APP下载

军队院校军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24-03-19刘浩东李进杰彭志刚

科技风 2024年7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刘浩东 李进杰 彭志刚

摘 要:文章针对军队院校军士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培育特点,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着力点,面向军队院校教学转型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从军队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和培育的重要意义、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现状和面临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军队院校专业团队培育和建设的思路,以期能够对深化军队院校专业团队的培育建设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专业教学团队是指基于统一的目标和愿景,通过相互的协作和交流来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并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能力互补的业务群体[1]。教学团队作为高等院校的主体和终端载体,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近年来,众多地方高等院校纷纷开展了优质高校建设培育活动,其中均把建设和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放在首要的位置[2]。随着我军使命任务转型的建设和编制体制的调整,对部队岗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队院校作为部队人才培养的源头,建设和培育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更为重要和急迫。本文主要针对军队院校军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培育的重要意义、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思考和探索。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有利于提高军队院校教育质量

专业教学团队是前沿教育理念的转化主体、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载体、先进教学实践的执行个体、以及开展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组织团体。军队院校要提高教学育人的质量,首先就需要培育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这是实现军队院校高质量教学育人的基本保证。

(二)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有利于促进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军队高等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内容,而优秀的专业团队则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条件支撑和基础铺垫。因此,大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培育建设,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显著的促进军队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并使学科建设成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平台[3]。

(三)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有利于深化军队院校课程改革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是互为依托和相辅相成的[4]。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通过开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路重构、教学设计改良、教育理论研究等系统性和过程性的措施和手段的开展,最终会使军队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主要由造诣深厚的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勇挑重担的课程骨干、思维活跃富有朝气的青年教员等人员组成。这样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团队内部能够基于成员之间传-帮-带的作用,提升青年教员培养的规范化、并在团队成员之间实现人才培养的互补与提升,显著促进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引领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军队院校军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重教学轻科研,教与研脱钩脱节

随着近年来军队系统科研奖项的压缩,再加之科研考核的收紧,导致军队院校人员申报科研课题的积极性显著下降,专业教学团队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改革,而在科研建设的参与上明显偏少,这种倾向性就导致教学改革犹如无源之水,一方面使教学改革脱离了部队实践和需求的基础,另一方面使教学改革失去了科学性方法和理论的铺垫,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仅停留在形式性的变动,而缺少内核性的革新和科学性的验证,并且使教学改革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科学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使教学实践与部队任职岗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方向相偏离。

(二)团队组织松散,协作功能弱化

“松散式管理”和“个体式作战”是对目前地方高等院校教师工作特点的传神特写[5]。军队院校教员相比于地方高校教师,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其工作特点和管理方式均与地方高等院校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但却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比如在业务管理上,更多的是依靠教员的自我管理和条令约束,在工作特点上,更多的是教员个体的“单兵式作战”。这些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团队内的成员个体,在参与教学协作方面的积极性,并最终弱化了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的内在一致性和功能性,使军队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呈现“有组织的无序状态”。

(三)临时性拼凑组队,缺乏长效机制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要素是要确定科学的共同奋斗的团队建设目标,组织发展理论学家沃伦·本尼斯认为,共同愿景是指为团队成员所接受的、明确界定的、并有一定意义的共同目标[6]。在专业团队的建设培育过程中,团队吸引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团队参与者往往会由于团队具有某种吸引力或共同愿景而主动靠拢。因此愿景目标和利益回报是专业教学团队组建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但是,一旦在教学团队组建过程中出现远景目标的短视化和利益回报期望的功利化,那么必然导致教学团队的发展出现后继乏力的现象,而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部分教学团队的组建是为了参加各等级的评优评选或者参加某项竞赛活动,而并非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为目的的临时性行为,仅以短期化评选目标的所谓最优组合进行组队,而缺乏长期目标愿景,结果就会导致评选完成后的教学团队名存实亡,起不到专业教学团队的应有价值和作用。

(四)激励措施缺乏,团队成员动力不足

期望需求得到满足是个体努力工作的动因,教员个体参与教学团队建设的深层次动因主要是寻求获得需求滿足,也就是在满足团队需求的同时使自己的需求获得尽可能的满足,但目前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配套的政策激励措施和考核办法,缺乏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会容易使团队成员个体无法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造成团队成员出现的自身投入与成果产出失衡的感觉。另一方面,缺乏正确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会使团队成员忽视自身对于团队的角色价值,从而使其处于投机和侥幸的不确定状态中,难以激励团队成员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和形成团队意识。

(五)教学团队结构失衡,作用发挥不明显

随着军队院校编制体制的调整,近几年从地方招聘了大量的年轻文职人员,与之相对应的,也有很大一部分的老专家因年龄和编制等原因逐步退出了一线教学岗位,因此,目前军队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组成上,年轻的文职人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体角色,这样一个年轻的群体优势是思维活跃、紧跟理论前沿、精力旺盛,但也有其不可回避的劣势,比如对部队需求不掌握、对装备保障特点不了解、对军队人才岗位要求不清除,缺少部队一线的实践经验,缺少敢打敢拼、勇于担当的部队作风等等,这些劣势显著的弱化了专业教学团队的功能发挥,如何通过正确引导使这一群体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以及如何通过某些措施手段来弥补他们的劣势,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而从另一角度来讲,部分的老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的离开,也使得部分专业团队甚至出现没有学术带头人的现象,这一方面限制了专业教学团队发展的水平和上限,另一方面无法构建“以老带新”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制约了专业教学团队能力的提升和青年人才成长的速度。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专业教学团队的作用弱化。

三、军队院校军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一)教与研并重,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源泉活水

高等院校的教研关系,应该是教学是流、而科研是源,因此高质量教学输出需要基础知识扎实、紧跟学科前言和发展动向的教员群体。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高等教育,只管教学而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7]。专业教学团队要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措施改进方面取得内核性进步,就必须注重科研建设。高校教师通过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一方面能够了解和跟踪到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通过将科研与部队实践进行结合和应用转化,才能发现在部队战斗力生成过程中的现实需要,从而自觉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应树立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课程的建设团队,也是参与与该课程相关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和实际研究的科研团队。

(二)健全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功能

首先要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导机制,要在系室层面明确和指定专业教学团队的负责人,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应善于利用和借助外部的条件,同时也应注重加强和提升团队的内部文化氛围。因此首先要注重提炼团队成员个体的愿景和目标,然后以共同愿景为基础,形成强大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团队成员为实现共同的愿景目标而努力[8]。其次要通过构建微信群线上讨论、线下交流研讨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升团队成员个体之间的思维碰撞频度、广度和深度。三是要在平等和宽松的团队氛围下构建日常的管理制度,如例会制度、学术讲坛制度、工作汇报制度等,这是教学团队高效高质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

(三)固化教学团队组织,注重积累沉淀

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摒弃因参加各等级的评选或者某项竞赛活动,而临时拼凑团队的现象,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程分布情况,相对固化教学团队组织结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人才梯度、学科建设等情况进行微调,但专业教学团队的组织不宜经常性调整和临时性成立,否则容易导致团队边界模糊,团队功能作用弱化,正所谓铁打的营盘(团队),流水的兵(成员)。只有经过时间沉淀的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学团队,才能逐步积累和沉淀出高水平的成果,才能有的放矢和深入内核的进行教学实践和改革,才能厚积薄发和卓有成效的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而针对参加各等级的评选或者某项竞赛活动的情况下,要首先确定参评课程,之后应以建设该课程的现有专业教学团队为基础,对参评成果进行打造和优化。这就要求各专业教学团队,在平时工作中就要注重成果积累,提前做好年度评比规划,切忌临时抱佛脚,在各种评选活动中长期的低水平徘徊。

(四)完善团队激励机制,激发团队工作活力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成员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是激励主体系统地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进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9]。

专业教学团队的激励机制与团队工作目标的完成和团队建设的效果息息相关。激励机制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院校层面应该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把专业教学团队的培育和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并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人员、配套、政策等的全方位持续可靠的投入。其次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给予優秀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科研立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职称评聘、评先推优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和自主性,使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并应确保各项激励机制能够最终落实。第三是要构建和谐奋进的团队文化,要竭力营造和构建进取、和谐、团结、乐观、严谨的团队氛围,要从人本主义角度激发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但应注意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并要结合团队成员的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个成员个体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去开展工作,并可有效地避免个别团队成员存在的机会主义和“搭便车”等不良现象。

(五)加强教学团队力量建设,适应培养对象岗位任职需求

随着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军队战略转型和使命任务的拓展,现代化军队对毕业学员的岗位综合能力要求极高,这对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军队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也必须具有能够根据不断更新和提升的教学需求,来相应的优化团队人员结构和提高团队教学质量的能力,从而确保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力量能够满足军队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在院校层面首先要积极鼓励教员参加包括军内和地方的各类教学技能培训,并结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以及参加部队送教送学和基层代职锻炼等途径来提高团队成员的能力水平;其次还要在院校层面高度重视青年教员的培养和锻炼,应着力构建常态化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员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并在系室层面做好相关政策机制的落实落地和督导反馈。

结语

教学团队建设培育作为高等军事院校的基础性内容,是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和载体,因此要立足于军队院校转型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军队院校发展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过程,根据军队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和教学团队建设实际,牢牢抓住军队院校改革转型的重要机遇,遵循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特征和内在规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效高质的开展好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平台和载体支持。

参考文献:

[1] 蒙维洋.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探讨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J]. 高等建筑教育, 2013, 22(2): 147-150.

[2] 王乾. 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6 (10): 26-27.

[3] 胡丽婷, 杜兆东, 赵桂秋, 等.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 (3): 20-21.

[4] 王晓秋. 精品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教师团队的自我建构[J]. 教育探索, 2012 (11): 44-46.

[5] 张子照, 朱晟利. 谈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 2012 (2): 91-93.

[6] 朱小萍.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 34(4): 116-119.

[7] 任志玲. 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的互馈作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2): 204-206.

[8] 高俊強, 陈红.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2): 21-24.

[9] 查兰建, 毛汝, 贺菁, 等.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激励机制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 (04): 81-82.

基金项目:海军航空大学教育理论研究课题(XQ014)

作者简介:刘浩东(1986—),男,山东淄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航空装备维修类专业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毛泽东与军队院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