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的差事
2024-03-19李新宇
李新宇
历史学家唐德刚算过一笔账,说慈禧太后的花销一天需要4万两银子。也就是说,一个月就要花掉一艘巡洋舰的成本。
这似乎荒唐,但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说:他5岁的时候,一个月要吃掉810斤猪肉和240只鸡鸭。那些东西当然没有进入溥仪的肚子,却都记在他的名下。
对此,康有为做过一项调查,得出结论:宫中一切的用费都是三七开,三成是实际用费,七成是经手人分润。唐德刚评论说:“那三成是否真的用费,还要待考。”他补充的例子是:西太后在颐和园赏王公大臣看戏。怕露天晒太阳或下雨,要搭个凉棚。这凉棚花了30万两。如果三七开,凉棚实际用费是9万两。他不相信一个凉棚需要9万两银子,因为如果放在老百姓那里,也许连几百两也用不了。
那么,那些钱到哪里去了呢?
清朝规定,旗人呱呱坠地便开始领养老金,这是打江山的报酬,胜利者的特权。但这“铁杆庄稼”只能满足生存需要,却不能满足挥霍的需要,要宽裕,还得自己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呢?
出路主要还在朝廷,到内务府找差事。
《红楼梦》里的贾芸,为了谋得大观园绿化的差事,先是求宝玉、求贾琏,最后终于找对路子,借钱买礼物献给王熙凤,才把差事弄到手。送礼花费的银子,当然要捞回来,而且不能没有利润。贾芸通过“当差”,把贾府的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林黛玉房前栽的竹子,比本来的价格就不知高了多少。
慈禧搭凉棚的钱,也是这样算出来的。
腐败的表现首先是受贿和索贿。所以,官场的此类现象屡见不鲜。然而,清代皇宫里的受贿与索贿,却很有特色。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左宗棠平定新疆立了大功,返京后两宫召见。
按照惯例,太监向左宗棠要3000两的“关节费”。左宗棠有点脾气,就是不出,李鸿章不愿看到事情闹大,就代他掏了3000两。
召见过程中,左宗棠的汇报有声有色,慈安太后大受感动,想特别赏赐一下,就把先帝咸丰的墨晶眼镜赏给他。
可惜的是,太后虽然予以赏赐,却不可能亲自拿來交给受赐者。“授受不亲”是皇宫的规矩,这就需要在受赐者退出之后,由太监颁赐。
又是按照惯例,受赐者要给太监几千两礼金。
左宗棠性情直烈,一气之下,又发起了脾气:不要了!
太后的赏赐,先帝的眼镜,“不要了”自然是“大不敬”。还是那个帝国的“裱糊匠”李鸿章,无可奈何,又替左将军掏了钱。
(摘自《帝国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