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性表达:在提问与思考中走向深刻

2024-03-19朱昌元

教育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辨性因果关系事物

思辨性表达是一种重要的理性思维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都设置了“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学习任务群,可谓一线贯穿、涵盖全程。尽管思辨性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磨炼,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充分激发、挖掘、整合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指导和强化训练,学生的思辨性表达能力必定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有价值的提问,是思辨性表达的逻辑起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问题的诞生,源自对思考对象的理性审辩与质疑。在撰写论述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质疑的态度审视素材,勇于提出问题,确定立意,从而使观点更具针对性,论述亦将展现出独特的理性魅力。

培养问题意识

在处理现实材料时,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对于培养思辨性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所谓“有意义”的问题,是指那些能够通过思维训练提升学科素养,从而有效达成学科核心目标的问题。比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被称为“45度人生”的现象,指的是一部分人在激烈的“内卷化”竞争中,既无法完全卷入,又无法完全“躺平”,而是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45度姿势的尴尬状态。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45度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它是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实?如果是的话,其有何积极或消极意义?其转化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面对某种现象,能够提出问题,表明已经启动思维的转轮,开启了思辨表达的逻辑起点。《周易》中提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礼记》也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两部典籍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一个“问”字,可见敢问、能问、善问是多么的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辨;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及其成果。问题意识的本质是质疑精神,即使面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和事理,也不应盲从,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提炼明确问题

教师除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更要由隐而显,着力培养学生提炼、概括问题的能力。在思考和探讨问题时,要求学生摒弃简单化、情绪化的认知,破除“经验”的执念和“直觉”的欺蒙,提出有质量、有意义、有现实针对性、指向事物精髓和本質的问题。如上文中围绕“45度人生”所提的几个问题,就属于有质量的问题。循着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辨析,就会发现“45度人生”是当代年轻人开始理性思考的标志,其积极或消极意义取决于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姿态和方向。如果选择“后仰”,可能会陷入负面情绪的“茧房”,那就会继续后倾,直至躺平;但如果选择“前倾”,就有可能站立,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问题贯穿始终

在论述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偏误:一开始提出了问题,但随着论述的展开,逐渐偏离了问题的核心;更有甚者,前言不搭后语,把先前的问题晾在一边,忘记了“初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时刻警惕并纠正这种偏误,始终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链条,不光让问题“导夫先路”,还要“不离不弃”,贯穿于整个思辨过程当中,确保前后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多维度的审视,使思辨性表达变得立体

对于浩渺无垠的宇宙来说,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基本的两个维度;对于一个立方体来说,长、宽、高是它的三个不同维度。不同的事物或事理,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源,让理性思辨获得较为透彻、圆融的品质。

引入二元对立的话题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二元对立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例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项羽在酒席上没有杀掉刘邦,是体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还是苏轼所说的‘君人之度?”这种对立的评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入探讨项羽的性格特点,对思辨性阅读和表达能力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写作情境,要求学生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超越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学会在对立和联系中展开辩证的、有理有据的阐述。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在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通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构建多元分立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发展趋势逐渐从传统的二元对立向更为多元的三元(甚至更多元)分立转变。以2022年的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为例,该题目巧妙地运用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术语,要求考生在理解这些术语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无独有偶,2022年的全国甲卷作文题,选用了《红楼梦》中众人给大观园题匾额的情节,指出其中有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种题写方式,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深入的议论。这些题目都强调了对同一件事物多维度的思考,要求考生具备更加辩证、全面的思维方式。

创设包蕴丰富的情境

思辨材料的引入和思辨情境的创设应具备时代感与深度,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以“短视频为何会火”这一问题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其能够走红的多方面原因。例如,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看,短视频往往紧贴社会热点,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从内容和形式看,短视频具有简洁明了、直击要点的特点;从与受众的关系看,短视频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从拍摄装备和技术看,短视频拍摄门槛低,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

多维度审视,要求观察者树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固守一隅、不偏执一念,而是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变换立场,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审视和解读,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的思维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看待事物和剖析问题。

有纵深的掘进,让思辨性表达走向深刻

“深刻”不仅是一种认识能力和思维品质,更是经过深入思考后所达到的境界。体现在文章中,则闪耀出理性的光芒。立论深刻的文章往往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联系,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掌握并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那么,让认识逐步走向深刻,让笔下的文字透射出思想的光芒,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界定概念,聚焦思辨对象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它要求作者不仅要具备主体精神,还需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让写作者和接受者能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有边界、有路径的思考。例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中,用文艺性的语言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三个概念进行了形象的解说,展现了他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这样既便于作者自己展开论述,也容易将读者的思考“聚拢”到特定的论题当中,引导他们深入参与这场不照面的“对话”。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比如以“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作为素材,拟成一个作文题,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在指导审题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提醒学生明确讨论的对象和范围,界定“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具体的论述。

由果溯因,揭示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广泛存在的一种关系。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因果互联互转,不一而足。在论述文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具有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关系的规律,揭示原因,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学生在寫作过程中,由于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辨识因果关系方面容易出现一些偏误。例如:强加因果,将没有内在联系的两种现象推断为因果关系;归因不当,在分析问题时只关注次要因素而忽略了主要因素;诉诸远因,忽略较长因果关系链中多种因素的辗转影响,用某种远程的间接原因直接解释某种结果。简而言之,学生可能过于简化复杂问题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进行因果分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发散性思维,以保证原因揭示的正当性和充分性。不妨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梳理影响结果的多重因素。通过构建“一果多因”的逻辑框架,可以让论证更全面、更具说服力。同时,逆向思考的方法也有助于验证因果关系的可靠性。

例如:“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慨叹:‘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请以‘假如××中没有××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这是一个引用名人名言的半命题作文题,提出的问题具有假设性和虚拟性,但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从否定的角度切入,带有强烈的忧虑和慨叹意味。每个“因”都会导致一个或多个“果”,而这些“果”又可能成为新的“因”。这需要我们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严密推论。

深入追问,拉长思维链条

只有穷尽事理,才能写出立意高深的好文章。作为教学组织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深入理解事理,洞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以“碎片化阅读”现象为例,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引导学生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什么是碎片化阅读?它为何会出现?碎片化阅读有哪些利弊?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应如何应对?作为个体,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等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辨识各种言论的合理性。只有通过深入的追问,推陈出新,化情入理,才能真正理解碎片化阅读的优劣,为公共话题的讨论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总之,思辨性思维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应当培养的思维品质。正如巴金先生所言:“只有写,你才会写。”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引导与训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思维、掌握其精髓,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

朱昌元,浙江省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专职专家、课程教学部主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管理工作,出版语文教育著作十余部。

“作为教学组织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深入理解事理,洞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猜你喜欢

思辨性因果关系事物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美好的事物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奇妙事物用心看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