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椒”历险记:谁的职场不迷茫?

2024-03-19曹霁

教育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青椒职业学校

曹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今,“90后”和“00后”教师举起大旗,阔步迈入教育改革新阶段,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成长困境。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系着中国教育的未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福祉至关重要。为了解广大中小学职初教师的生存现状,本刊编辑部针对教龄在5年内的广大青年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聚焦职初的成长困惑与问题,倾听教师心声,共话未来发展。

新生代教师的职业“初体验”与自我体认

教育职场上,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新手教师。他们初出茅庐,怀着激情和梦想走上三尺讲台,准备开启一段新的人生体验。成长的过程不是一路坦途,面对身份的转变,职初教师们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有教育教学的困惑、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桎梏、非教学任务的负担,还有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这些因素都深刻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认同与体验。

在本次的中小学职初教师现状问卷调查中,教师对工作的感受集中在“有成就感,能体现自我价值”和“工作负担较重”这两条上。其中,教龄在1—3年的教师对于工作负担较重有更明显的感受,工作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较低;教龄在3—5年的教师职业体验有所优化,工作负担感有所减弱,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职业价值。此外,在乡村和县城学校工作的教师与城市学校的教师相比,工作负担感更重,乡村学校最为突出;县城学校的职初教师更满意于教师“工作稳定、收入尚可”这一优势,乡村学校职初教师的工作体验则相对消极,认为“两点一线、生活单调”,有工作成就感的教师较少。

在山东济南一所重点中学当英语教师的王文欢,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除了想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还考虑到教师职业的属性优势——有寒暑假、工作稳定,但工作两年后,王文欢却想逃离这座“围城”。“毕业的时候满怀雄心壮志,工作之后才发现,当老师不是管好自己的课堂和学生就行,还要面对棘手的家校矛盾、不理解教师苦心的学生、复杂的人情世故、永远干不完的杂活、巨大的教学压力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无时无刻不消磨着我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王文欢认为,教师一肩挑着学生的未来,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是一份“开局即决战”的工作,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坚定的意志力和超强的责任心,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

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教育的现代化成就在逐渐彰显人的价值。成长于21世纪的“90后”和“00后”,本身价值观就普遍带有极其鲜明和强烈的人本化取向。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和文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趋势发展,这些因素也在深刻影响着新生代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职业价值观。

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们普遍认为,与其他年代的教师相比,“具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思想”是新生代教师的最大优势;其次是“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也有不少职初教师认为,作为新生代教师,他们更加熟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问卷中,新生代青年教师在描绘自己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活力”,其次是“创新”“有思想/想法”“认真负责”“有个性”等,可见他们的自我认识总体偏向正面,并且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相呼应。与此同时,“躺平”“累”“压力”“迷茫”“内卷”“内耗”“整顿职场”等也成为他们定义职场自我的关键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教师发展与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疏离。

在新教师职业观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教师对教师社会地位与其职业价值的匹配度表达了否定意见(如图1所示)。“教师权益很多时候得不到保障,社会上尊师重教的氛围也不浓郁,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自身,很多时候都把教师定位成‘提供服务者而非‘人生引领者,这样的定位会大大降低职初教师对自我和职业的认可度以及工作的成就感。”来自广西南宁的职初教师张嘉昕说。

奔赴教育新天地,新教师要补的课

随着新时代教育思想、战略、要求的变化,新教师们有了更多的成长需求和更高的发展追求,更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为其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和有效支持。

本次问卷数据显示,18.86%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前培训,32.63%的教师认为职前培训对实际工作没有太大帮助。来自江苏的董老师认为,新教师职前培训应该基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持续展开。“入职时,学校会给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培训,但培训内容更多是校领导对学校的宣传,给新教师‘画饼,说实话,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没什么用。”与董老师有相似感受的是来自四川的岳老师,他表示,比起套路化的规训、被强迫按照命令和痼习做事,他更喜欢务实、中肯的建议和自由、大胆的探索。

从学校步入社会,新教师需要补的课有很多。根据问卷,教师在职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集中在“学生管理”“教学能力”“家校沟通”以及“社会角色及思维转换”这几个方面。其中,在工作的前两年,教师在学生管理、教学能力和社会角色及思维转换方面产生的问题更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教师在关注教育教学方面问题的同时,也开始重点关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包括同事关系、领导认可、家校沟通。与之对应,在“目前最希望提升的专业能力”调查中,总体来说,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主要集中在学生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升上(如图2所示)。其中,工作1年内的教师更多选择“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提升”,工作1—3年的教师更多选择“学生管理与引导能力”;工作3—5年的教师则更多选择“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對于新教师而言,这些课如何补、由谁来补,也是关键问题。在对职初教师的调查中,多数教师在遇到教学或是专业问题时,会选择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求助或学习等自学方式提升自我。“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是多数学校开展教师培养工作的主要模式,对于如今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了先进教育理念洗礼的新教师而言,师傅还能否领徒弟“进门”?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的职初教师对师傅的引领作用表示了认可,并秉持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理念,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索,修炼自身。同时,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与师傅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一致,带教没有太大帮助”,或是“感觉师不如徒,被动接受学校安排”。

教师的培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进一步优化培训的机制和内容。教师们的诉求或可提供参考:在关于教师成长支持的调查中,教师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是“组织教学观摩,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向老教师学习的机会”,其次是“创造学习环境,保证充足的教研活动和自主学习时间”,再次是“赴优秀学校参观访问、学习交流”,最后,他们也希望学校能够“优化校本培训,提供更好的场所、先进的设备、培训经费等保障”。总而言之,广大职初教师期待的是精准、务实、有效的培训。

“压担子”,激励成长还是过度施压?

成长之路上,有人半路抛锚,有人拼尽全力突出重围。结合本次问卷调查中职初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来看,近三成教师希望自己“成为名师、名校长”,近四成教师“立志终身从教,做扎根一线的普通教师”,有两成左右的教师表示“如有更好的职业选择会放弃当老师”,其余的教师“无明确规划”。在美好教育理想和远大教育目标的驱使下,年轻教师们大多干劲十足,但不能忽视的是,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阻力,甚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问卷中,一项关于工作压力的数据值得警醒:23.57%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极重度压力”,35.69%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重度压力”,34.01%的教师认为自己有“中度压力”,仅有6.73%的教师感觉自己有“轻度压力”。教师们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压力来源(如图3所示):排在首位的是“非教学任务繁重”,其余依次是“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管理困难”“工作时间过长”“评估和考核压力”,少数教师提出“与同事或领导关系不和”或“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不畅”也是自己的压力源之一。在访谈中,不少教师表示,新教师承担的工作远远多于老教师,而且大多是非教学工作,这使得他们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更大。

给年轻教师“压担子”是不少学校锤炼教师能力、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方法之一。对于“压担子”这件事,教师们存在不同看法:一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和责任感;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这是学校对教师的变相考验和筛选;而大多数教师则认为这是一种对青年教师的“压榨”。不少职初教师对“压担子”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压担子”让其感到压力和困扰,甚至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当然,也有近四成的教师表示“压担子”带来的影响较为正面,认为能促使其快速成长和进步,或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帮助。

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教师被压的是非教学方面的“担子”,比如筹备会议、运营公众号、撰写宣传稿件等行政性事务。“有时候只有这些事情干好了,才能被领导看见,才会在专业发展上得到关注和支持。”来自浙江的黄老师道,“我不反对年轻人多吃苦、多干活,但我们要吃的是成长的苦、要干的是长本事的活。”

在经历了现实的“打击”后,不少教师甚至在职初期就产生了深重的职业倦怠感。来自福建的兰老师分享了她的感受:“读大学时,我的教育理想是非常崇高的,决心以后一定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导学生,可现实是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分数,留给教师施展抱负的空间很小,我感觉自己离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了。处在职初期,需要学习和应对的事情本就很多,再加上大量非教学任务负担的压迫,我感觉自己的精力严重不足。”兰老师一度因为工作产生了抑郁情緒。

在关于学校支持的调查中,26.6%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少关注”,23.57%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完全不关注”,36.7%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有所关注,但支持不足”。可见,学校还需进一步关注、关心新教师的身心健康,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新教师就像一棵新栽的树苗,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细心养护,才能向上生长,为教育的森林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青椒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彩泥变变变
——青椒
职业写作
青椒就要这样种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温室青椒高产栽培技术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青椒简易的保鲜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