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教师素养评价的“迷雾”

2024-03-19王志向马文文

教育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迷雾行政部门核心

王志向 马文文

教师素养评价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等机构依据既定的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等综合品质进行判断和分析。中小学教师素养评价结果通常与其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等切身利益相挂钩。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素养评价中有两大问题难以解决,一是“体系扩充”,二是“对象泛化”,前者是指教师素养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只增不减”;后者则是指评价时不考虑评价对象的特征,采用统一标准对其进行“一刀切”式的评价。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学教师素养评价体系持續吸纳新内容,导致教师身上的负担不断加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基于教育实践优化需求的指标细化。例如,当前家校社三方对中小学教师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其初衷是丰富、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而优化教育教学实践,这也使得教师素养的评价指标随之不断增加与细化。其二,教育理论研究的盲目创新导致的“连篇累牍”。教师群体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创新。教育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在构建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或者单项素养的指标体系时,往往热衷于吸纳“新内容”,而忽略了简化或删除“旧内容”。例如,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方面应具备的素养涉及“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智能素养”等,面对形形色色的词汇,教师很难分辨其中的差异,找出信息化时代最应具备的关键素养。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素养评价通常对全体教师执行“一刀切”的标准,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不同教师群体的特征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够透彻、分析得不够到位。中小学教师群体结构复杂,脱离具体的学科或者职务来谈“教师核心素养总体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中小学教师的基准性核心素养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但不同学科、职务的教师应具备的总体性核心素养是有程度差异的,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班主任应该比非班主任教师具备更强的沟通与管理能力,校级领导应该比中层领导具备更强的统筹规划能力。

中小学教师素养评价的“双重枷锁”束缚着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甚至引发其职业倦怠。然而,欲将其打破,仅凭单方面力量很难实现,须多方协商、合力破解。

首先,中小学教师素养评价标准制定团队应在充分调研教育教学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各科教师、各职务工作人员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并基于此制定科学的评价量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对教师实施评价前,可根据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对量表再次进行更适切的调整与完善。例如,农村或山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可以适当低于城镇中小学教师。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尽量避免将某项素养的测评成绩与全体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导致“赶鸭子上架”的情况,苦了教师也苦了教育。可以考虑对某项素养测评成绩排名靠前并对将该素养充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给予额外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

最后,中小学教师要改变对教师素养评价的“抵触”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薄弱方面进行持续的自我学习与提升。中小学校应鼓励教师以学科组或者行政处室为单位,建立各类素养的学习共同体,在相互激励、相互探讨、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迷雾行政部门核心
迷雾中的闲庭信步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演唱会迷雾(下)
演唱会迷雾(上)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数列迷雾不用怕 防微杜渐见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