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专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模式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研究

2024-03-18张兵之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水产

张兵之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双师型”教师提法,又有“双证”说,即教师资格证加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有“双素质”说,即既能理论教学又能实践教学。后来又发展到“双证+双素质”说,即既有双证,又有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有服务于科技开发、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能力[1]。为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发挥应用型职能,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2020 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 号)等。系列文件表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同时也强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教育部要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能低于50%。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双师型”教师的质与量都有严格要求。

一、水产类“双师型”教师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大胆招聘具有特殊技能人才进入教师序列。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由于评估、评价甚至各种排名的需要,在人才招聘和引进方面仍然把“名校”“高学历”作为主要标准。由于各高校尚未实行新教师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制度,导致了教师从企业中提升实践技能的效果不理想,未能实现教师的“双师”培养要求。水产养殖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巨大。当前,国内相关高校新晋教师一般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理论素养及学习经历能满足理论教学需求,但一般实践技能相对欠缺,且水产行业工作地点一般比较偏远,条件相对艰苦,教师去企业锻炼的意愿不强,虽有部分教师因科研需要,与养殖企业有一定联系,但基本停留在采样、技术顾问、提供一些监测服务等浅层联系,对实践技能的提升有限,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也不利于水产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水产类高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上缺失。尽管高校开始倡导要培养“双师型”教师,但相应政策还没有出台,对教师的支持还没有落实,更谈不上考虑相关企业的利益。二是缺乏服务企业的意识,也没有“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如何及以何种身份进入企业锻炼没有政策支持也无保障措施,无法调动教师积极性。三是企业参与教育办学的兴趣寥寥。大部分水产养殖企业都属于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体户,还处于企业经营的初级阶段,没有能力或者尚未形成参与办学的概念,又因校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且回报周期长,企业缺乏积极性和热情。

二、国外“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2]

在国外,由于其形成时间早,“双师型”教师培训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政策体系,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均有其独特文化环境下的教师资格审查与培训政策。

首先,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对“双师型”教师一般有如下两点要求,一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理论背景,比如学士学位或更高;二是要具有实际的培训经历,可以选择入职前或后进行培训,但必须达到政策规定的时间。

德国的教师培训是一个“双元体系”,由大学课程的9 个学期(160 课时/学期),以及在相关的师范院校和专业培训学校的实践性实习培训形式完成。在《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指导下,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专业教师培训框架,并不断增加教学的实际内容。这些基础性的学习与培训是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先决条件。

英国的“双师型”教育培养模式采用了“三段衔接”与“校企参与”制度。“三段衔接”机制包括入职前、入职时以及入职后三个阶段:校内必要的理论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正式入职前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实践训练;入职后,要到相关企业驻企锻炼,以获取该领域相关理论发展、技术进步、科产融合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校企参与”是通过协调大学和企业资源,为教师们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实训机会,从而使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澳大利亚职教教师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学校系统培养、社会优秀人才招聘和在职进修。

在新加坡,成为“双师型”教师需要通过学习经历、工作能力、道德品质、教学技能和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的考核。理工类学校的教师则要求更为苛刻,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必须有着至少三到五年相关企业重要岗位的工作经验。

同时,在国外,“双师型”教师拥有法律保障的培训权益,以便于继续接受教育培训,并在此期间免除教学任务,确保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以德国为例,他们的《教师培训法》和《学校法》明确规定了“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督促教师不断接受培训,免除因培训影响的相关教学责任,对在职教师提供了充分支持。此外,在英国,制定了“教师教育国家标准”,作为衡量所有继续教育学院教师能力和职业发展水平的标尺。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则明确规定:拥有副学士及以上学历(获得国家认可资质证书);完成教师资格证书培训与认证;拥有至少3 至5 年行业或企业工作经验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新加坡的理工学院,教师多为聘用制,第一次聘请2 年,第二次3 年,第三次5 年,经三次聘期才可能被签订长期聘用合同。规定专职教师每年至少需接受20 到30 个工作日的培训,在前两次聘期之间,教师需要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来了解企业发展形势和技术进步情况,长聘后每5 年必须参加3 个月以上的新技术培训。

总体来说,国外“双师型”教育制度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通过明确准入规定、规范化培养方案,以及提供必要支持等方式,确保教师具备必要素养和实践能力。值得我们从中学习借鉴,不断完善自身的“双师型”教育体系。

三、水产类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现状

水产类企业虽然参与办学的意愿不强,但养殖是技术需求较强的行业,对专家的需求比较旺盛。水产专业教师服务养殖企业模式主要有专家咨询、“顾问”、技术入股、合伙经营等模式,各有优缺点。专家咨询方式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胜在灵活,对企业而言,既可以解决问题,又节省了费用;对专家而言,则实现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又避免了企业经营中琐事的羁绊。“顾问”方式使企业与教师的连接更为紧密,有利于全过程养殖问题解决,教师更了解企业运行情况,能积累较多实践知识。技术入股模式,体现了知识的价值,提高了教师在企业运营中的决策权,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收入,相应地也要付出更多的劳力和时间。合伙经营甚至单独经营,有利于核心技术的保密,体现了教师开拓精神。对三所高校20 位水产相关专业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人数为5/10/5)调查问卷(见表1)。

由表1 可知,讲师学术水平累积不够、人脉较少、社会知名度也不高,基本不会以专家身份服务养殖企业,且大多属于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资金进入企业内部的管理。教授由于学术水平较高,有更多的机会以专家身份被邀请参与企业问诊,就企业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部分副教授也能够参与到这一部分工作,个别富有开创精神的副教授敢于合作经营或办独资企业。技术入股或合伙经营则需要教师花费较多时间用于企业。大部分副教授也处在技术积累阶段,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不多。此外,某种程度上水产类教师服务社会(养殖企业)基本属于自我管理。

四、水产类“双师型”教师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高校对待类似水产类教师对外服务的方式,政策并不是非常契合,如有的高校鼓励教师“停薪留职”,给出3 年或不等年限,给愿意创新的教师兜底。但与部分教师讨论分析得知,很多教师并不愿意辞去教师职位,他们认为教师职业社会认可度高、较稳定,参与养殖企业运营仅希望增加点额外收入。此外,这类政策仅对高校向社会输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有益,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无帮助。

笔者认为,对于水产类“双师型”教师培养,首先在认识上要拓宽思维,实践不仅限于驻企工作,顾问、咨询等也是实践的一种;其次在政策上与时俱进,经费不足,配套政策缺少或不具可行性是许多高校的现状;最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在“双师型”教师认定中,有些标准难界定和量化要适应水产行业的特殊行情。例如,水产养殖行业缺乏职业技能证书,其鉴定标准应该探寻技能证书替代品。针对服务的不同类型,实际评定时考核结果衡量标准,尺度要重新建立。对获“双师型”称号教师在政策、津贴、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存在激励措施缺失的问题。

五、水产类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响应国家号召,遵循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结合水产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建设适应学校特点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让“双师型”教师在水产类本科高校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一)解放思想,改革“双师型”教师培训与管理政策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要拓宽思路,不仅有技能证书者可以,在企业锻炼、培训的过程也可以认定,并积极探讨可执行的衡量标准;对于水产类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实践时长作为教师培训的组成部分,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扩大“双师型”教师的后备力量。

(二)拓宽渠道,以项目驱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是高校“双师型”教师有效的培养方式。利用“科技副总”“双创博士”“企业博后”“苏北计划”等科研平台/项目,鼓励水产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通过项目驱动,既培训了教师又服务了企业,一举三得。

(三)突破桎梏,革新考核制度

不同于普通教师的考核体系,应新建“双师型”教师考核办法,考核分为校内教学科研考核、校外实践考核两部分,建立稳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让“双师型”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获得肯定。

(四)优胜劣汰,激励“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制定奖惩办法,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为抓手,鼓励先进、使“双师型”教师既有尊严又有实惠。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聘期考核培训,在年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条件要详细可考,建立能进能出的“双师型”队伍管理机制。

六、结语

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水产作为应用性强、区域分布明显、实践经验要求高的专业,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根据调查水产专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建议水产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从政策法规、教师准入、发展培训、过程考核、成果激励等方面着手,逐步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与国情相符合,水产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驶入快车道,实现良性循环,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水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