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企业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分析

2024-03-15乔瑾瑾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电网企业

乔瑾瑾

摘要:文章为了探讨提高电网企业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的可行办法,以某输变电工程为例,分析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方法。对经济效益后评价作出介绍,了解实施后评价背景、原则及基本内容。介绍了结合项目实际,介绍后评价数据、方法、内容,并通过经济效益后评价得出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良好。通过综合分析认识到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今后电网企业及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支持。

关键词:电网企业;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

电力行业作为社会中的基础性行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电网建设项目而言,项目后评价在电网企业中,成为目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完善,其间为了使项目后评价过程更具有规范性,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管理条例,为电网企业输变电工程投资项目后评价提供支持。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同样可以采用此评价方法进行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相关处理。当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后,产生的所有历史数据均可作为项目测算的经济指标,通过对比提出有利于提升输变电工程投资效益的建议。

一、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概述

(一)经济效益后评价

经济效益后评价在输变电工程中应用,其应用对象具有针对性,主要为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采用再评价的方式,得出具体数据,了解投资的经济效益。根据现有的经济效益后评价经验,此评价方法是由两种评价方法组成,一是财务后评价,二是国民经济后评价。财务后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投资者,需要以真实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评价,而国民经济后评价的主体则是国民经济,评价对象是输变电工程可能获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对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后评价,如果站在多个评价视角,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内容也有明显差异。一是财务后评价,评价人员在预估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实际财务指标之后;二是从可研环节着手,得出预测评价结果,通过两项数据的对比,便可获得客观的财务评价结果。考虑到输变电工程的重要性,其作为电网工程的一种,对基准收益率提出了明确要求,行业整体在实现稳定发展进程中,同样对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做出了规定,这可能会降低项目投产后的利润率,而且资金回收期也会因此延长。

另外,输变电工程还具有技术性,经济效率除了与具象的经济效益有关,还要以技术为侧重点。尤其是在经济效益后评价中,根据项目的独特性,同时参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通过经济效益后评价了解实际可能获得的利润,以及项目投产后带在社会和经济层面带来的效益,检验项目与绿色环保节能的相符程度,以达到减少输变电工程资源能源耗损的目的。除了以上特性外,输变电工程本身的外部经济性也不容忽视,所以经济效益后评价时,应同时站在多个视角,对内外部因素展开全方位分析,保证后评价结果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二)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基本原则

1. 独立性原则

后评价过程中,输变电工程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前评估工作人员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這也为项目评价赋予了客观性。所以,要保证评价独立性,就要关注评价机构、人员结构、履责情况等,确保评价机构独立性的同时,也需要将独立性渗透至评价全过程中。

2. 可信性原则

保证评价可信性的关键,主要是后评价报告中需同时包含输变电工程的成功、失败的经验。作为评价人员,更要保证丰富的工作经验与阅历。另外,遵循评价的可信性,资料信息真实性、评价方法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而且也需要保证项目管理者、借款单位及项目最终受益者等,能够同时参与到输变电工程的评价中。

3. 公开性原则

经济效益后评价需要遵循公开性原则,而且透明度高的情况下,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后评价。立足于输变电工程的评价结果反馈情况,也能够认识到公开性的必要性,帮助电网企业以及工作人员积累、总结经验教训。

(三)经济效益后评价内容

结合现有的经济效益后评价实施经验,对于输变电工程,需要立足于三个维度进行,分别是:目标评价;项目投资效益与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对这四项评价内容作出具体分析。

1. 目标评价

输变电工程立足于整体投资目标的角度,其实这是后评价非常重要的一项衡量标准,利用技术指标,便可以保证最终工程建设的效果,与初期提出的设计要求完全一致。与此同时,采用此方法保证工程运行中产生数据、可预测数据之间具有清晰的对比效果,使经济效益的衡量可以真实呈现经济水平与存在区别。输变电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关键是要保证综合性与全面性,其中目标评价指标至关重要,借助目标评价搭建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可以增强后评价的合理性。

2. 项目投资效益与财务效益

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后,一方面,需要关注其是否能够满足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要重点关注项目的效益,尤其是投资效益与财务效益,这两项在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中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元素。关于投资效益,是指输变电工程在建设阶段的资金,采取控制投资资金的方式,确保工程整体的经济性。站在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阶段角度,投资效益同样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了解投资效益,使项目每一笔资金的利用率、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关于财务效益,需要在后评价中重点分析经营效果、内部收益率。那么,在构建后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以当前项目的运营财务效率为侧重点,并且也可以为后评价结果保证精准性与真实性。

3. 国民经济效益

输变电工程在经济效益后评价中,是否完整与全面是后评价的关键。关于后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除了上述要素外,国民经济效益也必不可少。采取此方法,对项目整体经济效益作出衡量,其间评价人员更是可以直观发现外部经济性可能会带来的影响,项目后评价的可行性,这对于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国民经济效益可理解为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处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与国民经济活动中的总投入、实际获得总产出的联系。所以,基于此视角分析国民经济效益,也可以视为宏观经济效益。以后评价的方式衡量国民经济效益,不仅作用于输变电工程,更是作用于社会经济,助力其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实际上在后评价中,更多是采取费用和效益分析,在分析项目经济参数基础上,还需展开精确计算,以在宏观经济发展维度保证输变电工程的效益。

二、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案设计

(一)项目概况

此次分析输变电工程共有3座220kv变电站、4座330kv变电站,总容量为3512.5兆伏安。2020年售电量为30亿千瓦时。

此项目投资方面,前期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预算投资是1668.23万元,包括变电站工程、输电线路通信工程等。经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投资是1650万元,竣工决算投资合计1521.23万元。对比前期概算总投资数额,节约了128.77万元。针对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的经济效益,采用经济效益后评价的方法。

(二)经济效益后评价相关数据

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基础数据,主要总结为两大类,分别是投入数据、产出数据。一般在处理基础数据时,工作人员须保证指标统计计算口径的一致性。输变电工程投资与筹集资金,主要参考项目竣工决算数据。输变电工程销售收入,需要考虑当前实行的平均销售电价、平均购电单价等因素,具体包括增售电量、购电单价、明确售电量增量方法等数据,前两项参数以所在地区的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电价为准,是确定售电量增量的可行办法,在项目投运之后可以按照所在地区的电网实际发生负荷变化进行分析。项目运行成本中,包括材料费、工作人员薪资及其他费用等。材料费按照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的电压等级的上年度统计值加以确定;薪酬由工资、福利费用组成。

(三)评价内容与对象

经济效益后评价分为财务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两个模块。财务后评价需要关注到输变电工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分析包括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利息备付率。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后评价,通过指标计算以及对比的方式进行。

国民经济后评价分为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外汇净现值等、对于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下面分别对此作出介绍:一是经济内部收益率包括全部投资、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二是经济净现值同样包括两部分,即全部投资、国内投资经济净现值,通过这一指标,可以了解到输变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净贡献,属于绝对量指标;经济外汇净现值作为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可以以此体现出输变电工程在国家外汇收支方面产生的影响。

尽管后评价很多数据属于历史数据,但是考虑到今后诸多数据仍需要结合实际展开预测,如购售电量、购售电价、运行维护成本等。所以,数据难免具有不确定性,也需要在后评价中进行重点分析,判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影响。关于不确定性分析,建议重点关注盈亏平衡、敏感性。盈亏平衡点一般可以通过产量表示,如果盈亏平衡点低,代表输变电工程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可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相反,输变电工程便有可能面临亏损当输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之后,一旦因素指标发生变化,将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售电量、售电单价和运行维护成本改变,那么项目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相关指标也会随之改变。按照不同因素变化幅度,可将其作为测算依据,测算后便可得到指标变化临界点,并进行判断。

此次讨论的输变电工程,在财务后评价环节,先后进行了财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财务分析得出评价结果,根据表1数据可知,该工程财务情况较好,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是16.56%,投资回收期6.82年,也表现出较强的应力能力,可以解决当地供电能力、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盈亏平衡方面,根据此次项目资料与数据,具体包括:第一,年均固定成本,如折旧费、摊销费和材料费等,共计362.17万元;第二,单位产品方面可允许变更成本为0.2845元/千瓦时;第三,基于项目数据代入分析得到单位产品销售税金,数据为0.0029元/千瓦时。根据上述数据,盈亏平衡点产量是261306万千瓦时,盈亏平衡点销售价格是0.3752元/千瓦时。那么基于此售电量、售电单价,可以预见该项目的盈利能力非常高。当年售电量2613.06万千瓦时,售电单价0.3752元/千瓦时,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同样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敏感性方面,结合此次项目的财务后评价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整理为表2。根据表2可知,投资内部收益率本身在面临因素变化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尤其是售电单价。对比所有因素,售电单价对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以售电单价下降10%为前提,极为可能会引发不平衡现象,如投资内部收益率下降;以售电单价提高10%为前提,则会相应的提高投资内部收益率至31.02%。

在国民经济后评价环节,输变电工程前评估基础上,可以开展国民经济后评价。根据本项目实际,当项目投产后,得出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分别是15.52%、8584万元。对比分析后发现,前者大于社会折现率,后者大于0,可见该项目具有良好效益。

(四)评价方法

1. 专家评价法

经济效益后评价采用专家评价法,需要参考专家对项目的主观建议,再通过分数、指数、评语,以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为对象,作出总结式评价。专家评价法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使用难度不高,所以在很多供电企业中均有应用。然而此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主观意识过于明显,很难保证结果的清晰性与客观性,如果输變电工程的复杂性不高,可以考虑采用专家评价法。

2. 数理统计评价法

对比专家评价法,数理统计评价法降低了对主观评判的依赖性,意味着人为因素不会对后评价结果产生直观影响,使最终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项目所有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彼此之间往往有密切的联系,针对此类项目的经济效益后评价,便可采用数理统计评价法,保证后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但此方法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用到海量数据,尽管大量统计数据可以保证最终评价结果准确,也可以为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但是增加了后评价过程的复杂性,也难以体现评价过程的重要性。另外,应用数理统计评价法,后评价对象也有非常严苛的要求,例如数值务必要具体,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前期采集数据环节的工作量。

3. 指数与经济评价分析法

采用指数与经济评价分析法,提前确认好综合性的经济指标,面向多元对象实施后评价。此方法在经济效益后评价中应用,可以了解到该评价方法特征的准确性,以及各个评价对象之间对比的清晰性,但后评价时应用到的公式与模型等相对复杂,后评价过程中还存在大量因素,需要评价人员予以克服。另外,指数与经济评价分析法无法提供统一性的量纲公式,这也是在经济效益后评价中应用需关注到的重点问题。

4. 混合评价法

所有后评价方法中,混合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相对广泛,而且也在很多供电企业中得到应用。混合评价法中包含模糊评价法,此方法整合了大量模糊因素,即便在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后评价中评价对象结构层次丰富,依然可以保证后评价结果的精准性,达到定性、定量结合的目的。除了模糊评价法外,混合评价法中还包含计算机评价法,此方法整合了大量评价指标数据,以综合评价方法与现代化技术,面向复杂程度高的评价对象进行准确评价,了解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5. 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

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构建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这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为最终获得的评价结果赋予可比性与可借鉴性。根据后评价经验,总结该方法评价流程如下:

(1)选定权重。

确定建模权重,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流程如下: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构建判断矩阵→单一准则重要性对比检验。

(2)选定后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

对于此次经济后评价,相关的所有评价指标中,隶属度函数如下: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等。以投资回收期为例,这一指标在定量指标小且好的前提下,根据戎上型隶属函数形式,构建函数如下:

式中:a1是预期投资回收期,x是后评价数据,a2是输变电工程所在电力行业投资一般回收期,通常取值范围在15~20年,此次设计取值为18年。

(3)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上述总结指标、权重向量等,得出公式如下:

式中:W是h中综合权向量,wi是第i个指标综合权重值,取值范围是wi∈[0,1]。hij是h中总评价矩阵的第j个项目第i个指标隶属度,取值范围是hij∈[0,1];vi是第i个项目综合评价值,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序,了解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结合隶属度,计算得到输变电工程整体成功度。

根据以上提出的所有评价方法对比,下面主要选择并构建多层次模糊模型。建模过程如下:一是构建层次模型。评价人员划分指标层指标,具体见图1。二是权重。工作人员负责的项目,是对准则层、指标层包含所有指标进行打分,一般两个指标可作为一组,工作人员依次打分。打分时应用多层次分析法,根据各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便可以得出具体准则层与指标层所有指标的分值。如表4所示。三是评价结果。按照财务后评价以及前评估情况,构建隶属函数模型,计算得出所有指标隶属度,具体数值整理如表3所示。随后代入财务效益后评价指标隶属度值、指标权重,得出表达式为:

代入隶属度值和指标权重,获得评价结果,表达式为:

经济效益后评价全部指标隶属度值、合成权数代入至公式,获得此次输变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后评价结果,表达式为:

经过综合分析,此次经济效益后评价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是0.916,代表此工程能够满足预期设定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输变电工程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后评价,最为直接的效果是了解到各项综合效益,如供电量效益和可靠性效益,借此来增加供电企业效益,以及实现电力行业发展。经济效益后评价期间,无论是采用计算还是评价的方法,均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段,保证后评价结果客观性,最大程度地增加项目投资效益,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也可以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此同时,采用后评价方法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今后行业内经济效益的评价也起到推动与优化作用。电网企业要想更加精准地了解效益,针对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选择应用经济效益后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项目实际获得的经济效益,帮助项目节约成本,实现输变电工程以及电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栩,韩伟涛.新能源投产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分析与研究[J].企业管理,2022(S1):432-433.

[2]李昆.赣抚平原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1,4(01):75-78.

[3]吴正煜,戴元凤,宋瓛,等.大型医用装备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与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20,41(08):69-73.

[4]王景芸,张逸凡.AH P-FCE法在武汉市江夏区某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后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1(21):4-6.

[5]周群英.陜北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3):101-102.

[6]刘卫东,朱晓虎,蒋文海,等.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8(04):2-3.

[7]魏秀梅.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厂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377.

[8]徐婧源,薛燕.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技术问题探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7,11(05):65-67+84.

(作者单位: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输变电工程电网企业
输变电工程设计节能新技术及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与探索
项目质量管理在输变电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网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探析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