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证奇览(全)》腹诊浅析

2024-03-13王小荣马秀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胸胁汉方医家

李 敏 王小荣 李 凤 马秀兰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日本汉方医家重视腹诊,古方派泰斗吉益东洞曾提出:“腹者有生之本,故百病根于此焉,是以诊病必候其腹。”[1]在日本现代临床诊疗中,腹诊(尤其是“伤寒派”腹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基本诊察方法,有专门的腹部检查和预先印制的空白页,用于腹部检测后图示,图文并茂,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的参考依据[2]。《腹证奇览(全)》为日本伤寒派腹诊最具代表性著作,是《腹证奇览》与《腹证奇览翼》合版,日人稻叶克文礼(以下简称稻叶克)及其弟子和久田寅叔虎(以下简称和久田寅)合撰而成,此书于1981年合版而出,一经问世,便对日本医学界影响巨大,推动了日本腹诊后世发展。

以吉益东洞为代表的古方派医家崇尚仲景医学,稻叶克以及和久田寅亦如是[3]。《腹证奇览(全)》以汉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理论基础,以其经方为主体,将腹证与《伤寒杂病论》原文相结合,再选方用药。现我国译版是由梁华龙、陈玉琢、陈宝明合编译,编译者将原书次序打乱,并分为总论与各论,总论述及腹证诊查方法、《内经》诊尺、仲景腹证部位、肾间动气学说、动悸辨证、腹中诸块辨证及治法六大版块,后各论主要论述各类方腹证。本文对《腹证奇览(全)》腹诊理论进行分析归纳,旨在为中医腹诊临床运用提供更多参考。

1 腹诊起源

腹诊在日本发扬较著,但细审其根源在于我国。腹证最早记载于已出土文物殷墟甲骨文中,例如其中所记载之「蛊」,《说文解字》[4]中言:“蛊,腹中虫也。” 亦有 “蛊膈” “蛊胀”之说[5-6]。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墓帛书《五十二病方》[7]中也有腹证的相关记载,例如脘痛、胁痛、肝痛、腹胀等。《三国志·魏书·方技传》[8]中记载了华佗为病人做外科手术之前运用腹诊方法以判断体内病灶部位、大小,确定病因、病位、病性,作为手术依据。而腹诊理论的建立成于《黄帝内经》,因此,《黄帝内经》是中医腹诊的理论渊源,为腹诊的弘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医家认为《素问·举痛论》所言“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为腹诊之法最早记载[9-10]。严晓双[11]认为,腹诊源于《灵枢·水胀》:“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王宏芳[12]认为“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是对腹诊的早期阐述。无论何种说法,腹诊起源于中国毋庸置疑。腹诊之术历史悠久,虽在发展过程中因封建礼教所束缚几近中断,所幸,我国医家现已识得腹诊于临床之用,已重拾腹诊之术,正如刘渡舟教授所言:“‘水流千载归大海’,令腹诊之术复还于中国,亦医坛之佳话,中日文化交流之盛世也。”[13]

2 腹诊、腹证概念

腹诊,中医切诊的重要组成,指医者用手直接触摸胸腹部,以了解胸腹部冷热、软硬、压痛、肿块及其他异常情况,从而推断出疾病部位、性质及病情轻重之情况,可弥补望诊之不足,现代将其归为狭义腹诊;腹诊理论在《黄帝内经》《难经》初步建立之后,张仲景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将腹诊与理法方药相结合,与六经辨证相融合,体现于《伤寒杂病论》中,使腹诊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诊断方法,对胸腹部进行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运用,即为广义腹诊;日本医家所推崇之腹诊多为后者[14]。

证,即症状、征象。腹证,医者通过诊察患者胸腹部征象,四诊合参,行腹诊术后所得出的腹部征象,腹证包括患者自觉症状及医者诊察所得体征,如腹胀、心下痞硬拘挛、心伏热等。腹证为疾病的外在反映,揭露了疾病的本质,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3 腹诊手法

《腹证奇览(全)》中记载了常用的腹诊手法,分别为覆手按压法、抚循法和三指探按法。日本医家进行腹诊,不仅重视对病人胸腹部的诊察,且重视患者行腹诊后的主观感觉。

3.1 覆手按压法与抚循法 令病人仰卧,静心凝神,双下肢自然伸直,两手置于双下肢外侧。医者当须调息定神,位于病人一侧,右掌覆于患者心下,专心诊察。医者覆手于病人胸部左右徐徐揉按,此为覆手按压法,覆手轻循抚肌肤,即为抚循法。通过覆手按压法所得出腹症再结合患者自觉症状可医得烦悸、懊憹、心悸、怔忡等病候,即可候心、胸、腹内静噪;而抚循法为诊肌肤滑涩润燥之法,古人云“循尺肤之滑涩,审肌肉之坚脆”[15]80是也。

3.2 三指探按法 医者将右手食、中、无名指并拢,自缺盆处,从上逐步向下按压,后指尖倾斜,以候腹内凝结,又三指垂直以候腹底,此为三指探按法。若诊察时触及小块,则以中指指尖轻按。通过三指探按法进行腹诊可诊出血脉瘀结之证等。

汉方医家着重腹诊,但并非专攻于胸腹,《腹证奇览(全)》作为伤寒派腹诊代表著作,便有所体现。其中记载,腹诊时医者须调息安神,专心诊察,先诊虚里之动及胸中动悸,次诊胸中虚实缓急,又诊心下之虚实、胸胁之虚实,后诊腹中动气,诊上部时兼诊其面、目、唇、舌;中部兼诊胸胁腹之形状,乳头之枯萎;下部兼诊其股、胫、足,水肿之有无,厥逆之间甚,亦当详查;继则病人上至颈项,下肢腰尻,以及左右肩臑之肉,俱应诊之。又在大承气汤证篇中指出,腹胀满虽为大承气汤腹证,但须与外证对照,口舌之诊,亦不可落下。《腹证奇览(全)》虽为腹诊专著,但并非以腹证作辨证之唯一,亦参考舌诊、脉诊等其他诊断所得,以准确辨证及治疗为宗旨。

4 腹证部位

《腹证奇览(全)》中腹证部位以三焦划分为主,再以六经进行划分。《腹证奇览(全)》云:“‘焦者,烤焦、熏焦之义。’盖谓阳气熏焦,消化食物,运行精气,故咽喉至肛门分为三段,名曰三焦。”[15]14上焦,即膈上心胸部位;中焦,鸠尾下至脐上;下焦,脐下少腹之位。《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因此,太阳表证见于上焦是也;少阳病,不外乎“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胁下硬满之证”,见于上中二焦间;阳明者,胃家实,是以中焦是也。阴病,亦可分部位。太阴病,归于中焦,即《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病,无非“脉微细但欲寐、手足寒、下利时痛之证”,即为中下二焦之病;厥阴之为病,是以病始于下焦,直迫上焦也。

又将其细分,可分为胸胁、腹、少腹。胸胁为膈上之总名,包括肺、心、缺盆、膈上、膈内等;腹即膈下至脐,包括心下、胁下、脐上、胃等;少腹则为脐下至横骨,有肾、膀胱、肠、血室、脐下、关元、气冲等。上述肺、心、肾等虽为脏腑之名,但非全意在脏腑,此亦为对部位进行细分之符号尔。《临证指南医案》云:“肝著,胁中痛,劳怒致伤气血。”此并非全然言肝病,亦有指其部位之意,即肝区,右胁肋部;《金匮要略》曰:“肝著,其人常欲稻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5 腹诊理论及实际意义

5.1 确定病位,判断病性 有诸内者,必行诸外。《腹证奇览(全)》中提到:“胸胁苦满,或胸胁痞硬,或颈项强者,为小柴胡汤腹证。”[15]114指出小柴胡汤证之病位为上焦而胸胁,上及颈项,下逼胁下,在表里之间。《腹证奇览(全)》又云:“腹微满,从心下至脐上按之硬而微痛者,为调胃承气汤腹证。”“中脘旁有动气,按之浮者,大率为表证,病邪在表,正邪相争,鼓动于中脘旁,故见动气按之浮。”[15]117上述皆直述疾病病位,或在脏在腑,或在表在里,且直述其部位之腹证。当然,不可只见其疾病部位或周围症状便可予以方药,例如不可见胸满而未详审明辨,甚则不辨虚实寒热,便予以柴胡剂。张仲景《伤寒论》中言胸满之处较多,皆须结合其他诊断所得综合判断,如柴胡汤证之“胸满”乃为“胸胁苦满”,“苦满”为“心烦喜呕、胸胁疼痛等证”之省略;麻黄汤证及吴茱萸汤证之“胸满”为“喘而胸满”;“呕而胸满”并非以“胸满”为主证。《腹证奇览(全)》曰:“夫为医者,无一不言虚实,仅从外观之,不能辨其虚实。”……“心下痞,按之硬者,为实;又心下硬,动气居之,脐下脱者,为大虚;心下痞,按之濡者,为虚。”[15]134-135《金匮要略》言:“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在论疾病虚实时,须根据腹诊情况,审查腹证所得。另外,寒热之性在中医临床辨证中也至关重要,而通过腹诊便可初步得出寒热之性,“寒热真假”这种较为难辨的属性,关键在于腹诊得出腹皮寒热,再综合四诊所得,切不可单独依靠一诊,以偏概全。综上所述,临床可通过腹诊以确定病位且初步判断疾病属性,以彰显中医学“司外揣内”之用。

5.2 审查病因,明辨病机 汉方腹诊是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张仲景运用腹诊以审查病因病机,《腹证奇览(全)》亦传承此特色。腹诊的运用是建立在脏腑生理机能及气机运转的基础上,故运用腹诊可及时发现和分析脏腑机能与气机失调时所致的各种病理变化。

“不大便、不能食、腹胀、小便不利或热结旁流”为大承气汤之症状,抵当汤中亦有“不能食、不大便”,此时,便须予腹诊之术以分辨,若少腹部触及石样块状物且应指者,已成燥屎,则为大承气汤腹证;抵当汤证五六日后颇为能食,此为瘀热在里,消谷善饥。由此可见,同为“不大便”,根据腹诊所得,审查其病因病机不同,给予方药亦不同。

5.3 指导治疗,推断预后 日本汉方医家尊崇张仲景,将其《伤寒杂病论》视为医学圣典,重视临床,看重疗效。腹诊对于辨证论治有指导作用,且可推断预后。因此,汉方医家更加坚定腹诊对于临床之重。《腹证奇览(全)》在桂枝去芍药汤证篇中:“胸满,自心以下无力,按之亦无痞硬、拘急者,为桂枝去芍药汤之腹证。”[15]61将腹证与方药相对应,即患者出现上述腹证可使用桂枝去芍药汤治之;又如心动悸为炙甘草汤腹证;气上冲、脐上动之证可用桂枝类方。腹证与方药相对应、相固定,根据腹证选方,即有是证,用是方,以腹定方,将腹证作为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

《金匮要略》在论述“虚烦”时曰:“虚者乃愈,实者三日复发。若心下按之痞坚,则为实;未有痞硬,则为虚。”又如《腹证奇览(全)》云:“动气在心中,背五六脊椎彻痛者……肚脐下空虚者,为危重(垂死之候,不可妄论其治法)”。[15]25上述可见,腹诊对于疾病转归及预后都有其独到之处。

5.4 判断正气盛衰,防病于未然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护卫人体不受外邪所侵害,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行。而腹诊可辨正气之盛衰,简而言之,通过腹诊之抚循法可审察肌肤正气以知兴衰。即医者手掌平按于肌肤,从胸至腹,多次轻轻抚循,若肌肤湿润充实,为正气旺盛;肌肤干涩粗糙者,则为腠理不固;再参以脉诊,审查卫气之强弱,亦当详尽。

中医学历来重视“治未病”思想,现许多中医医院都设有“治未病科”。胸腹部脏器较多,因此较其他部位来说发病率也较高,且疾病多为传变,若因疾病还未有外证而腹诊诊得之却未治,或因疾病症状复杂尚不能诊得是何疾病而拖延治疗使之传变,岂不叹哉?正如《皇汉医学》中所言:“腹诊法以知为诊治之基本,再参以脉应、舌证、外证……若此类疾病而有胸胁苦满证,更参脉、舌、外证等后,选用柴胡剂中之适当方剂则诸证皆能治愈……用此诊腹法,虽有病而不自觉之外观健康者,能触知其潜伏的病根,即可消患于未然。”[16]“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最高原则,腹诊对其有积极意义。

6 结语

腹证是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体征。腹证之得,腹诊起主要作用,《腹证奇览(全)》集伤寒派腹诊之大成,腹诊手法、部位及意义都有所体现,对临床意义较大,我国医家对腹诊应用并不多,笔者认为可吸取汉方医学可取之处,丰富诊法内容,为提高辨证论治准确性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胸胁汉方医家
《针灸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治疗特色探赜
“神药”出厂价18元零售卖1000多元
给自己开一剂开胸顺气的药
蒋健教授胸胁痛经验方介绍及验案举隅
汉方、韩方、日方,自然酝酿完美养肤力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汉方美肤
汉方润燥肌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