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治疗特色探赜
2023-01-12张志萍
戴 娅,张志萍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2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著名医家皇甫谧以《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根柢,汇编整理而成的一本针灸学经典,亦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1]。皇甫先生删繁求简,精要概括了我国古代以针灸治疗多种疾病的理论基础和处方用穴,并将其记录在案,从而著成《甲乙经》。《甲乙经》前部分主要是对针灸理论的概况总结,而后六卷更侧重叙述疾病的临床治疗。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著作[2],夯实了针灸学的理论及临床基础,亦被尊称为后世的“针灸学之祖”。至今为止的许多临床教学资料,亦都是从中承源拾遗[3]、研精致思以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
而自古以来,由于很多文献对于胸胁部的界限记载描述不清、难以明确,故多将两者并称[4],因而本篇中所言“胸胁满痛”又包括“胸满”“胸满痛”“胸中满”“胁痛”“胁下满”“胸胁胀”“胸胁痛”等症。临床上患者描述此处的疼痛亦常牵连颈部、腹部等附近区域,因此本篇中亦不乏对“饮食不下”“不得息”“喘息不得举臂”“脐腹痛”等兼症的相关论述。目前,临床治疗胸胁满痛多将胸痛与胁痛区分开来,单独从胸痛、胸痹或胁下胀满疼痛进行论治,且相关报道多以中药汤剂治疗或中药汤剂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为主,鲜少单独以针灸治疗以上病症的相关报道[4]。故今笔者就第九卷第四篇《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中的针灸处方及用穴,来探赜《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治疗特色,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该疾病扩宽思路。
1 《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病因病机 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胸胁满痛的病因病机无外乎是气滞血瘀、枢机不利、痰饮等,而《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篇中主要论述的是“肝受病”及“卫气留积”所引发的胸胁满痛及其兼症的针灸治疗。本篇开篇载:“邪在肝,则病两胁中痛……黄帝问曰:卫气留于脉……重者鸡足取之”。即邪入肝经,而肝脉行于胁肋部,故胁肋疼痛;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乘脾胃故导致中焦虚寒,发为胸胁痛、脐腹痛等不适;肝主血、主筋,病则气滞血行不畅而滞留体内、关节肿胀而筋脉常发抽掣。卫气运行失常,与邪气相并蓄积于胸中,郁久成瘀,局部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发胸胁满痛、喘息气逆等症。
2 《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穴位分布情况 本篇中关于胸胁满痛的针灸治疗,按照现代教材的规范说法,其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清热温寒及治标治本。古籍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而在本篇开篇中就有关于“取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的记载,余下诸则在处方选穴中亦有体现,故不予赘述。统计发现,针对胸胁满痛的治疗,《针灸甲乙经》中治疗选穴共计39个,48穴次,有具体穴名的35个,其中以部位代指穴名的有4个,而以经脉代指穴名的也有1个,另有1个穴位的穴名存疑(故不予计入分布情况统计,总穴次计47次)。
此处笔者就《甲乙经》中针灸治疗胸胁满痛的处方用穴予以归纳总结,对其取穴规律进行探赜,结合文献浅谈《《针灸甲乙经》对于治疗胸胁满痛的的些许体会,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2.1 十四正经的穴位分布 分析发现,在本篇治疗胸胁满痛的穴位中,所属经脉排列前4位的分别是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阳胆经以及足厥阴肝经。其中足阳明胃经、任脉分别占到了29.8%和25.5%,两者几乎涵括了治疗胸胁满痛选穴穴次的一半以上。穴次具体使用情况:足阳明胃经使用14 次,任脉12 次,足少阳胆经及足厥阴肝经各4 次,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3 次,手阳明大肠经2 次,手太阴肺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及足太阳膀胱经各1 次。
由上可见,足经的使用次数明显多于手经,手少阴心经及督脉使用次数为0次。十二经脉中,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而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胸胁满痛的病位在胸胁部,故足经使用次数或与十二经脉走行相关。
2.2 局部的穴位分布 按部位划分后,篇中穴位使用情况为:胸部16 次,下肢11 次,腹部7 次,颈部7 次,上肢4 次,背部及耳部各1 次。选取穴位最多的为胸部及下肢,其次是腹部、颈部,这与胸胁满痛的病位基本一致。而局部取穴包括胸腹部及颈背部,共计31次,占总选穴次数的66.0%,远多于远端取穴,占据了半壁山河。
2.3 布穴线的穴位分布 《甲乙经》以《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蓝本创立了分部依线布穴法,将人体腧穴按头、面、项、肩、胸、背、腹等部位进行划分[1]。统计后发现,本书卷三中所载35条线路穴位使用情况如下:颈第十二线5 次,胸第十四线8 次,胸第十五线3 次,胸第十六线1 次,胸第十七线2 次,腋胁第十八线3 次,腹第十九线2 次,腹第二十线0次,腹第二十一线2 次,腹第二十二线1 次,腹第二十三线1 次,其余布穴线分布穴次共计19次,约占40.4%。
2.4 特定穴的使用次数 据统计,该篇中分别出现了6 次下合穴,3 次荥穴,3 次输穴,1次经穴,4 次合穴,2 次原穴,1 次络穴,5 次腹募穴,1 次背俞穴,3 次八会穴,特定穴的使用次数29 次,占比为60.4%。从中不难看出,特定穴中下合穴的使用次数最多。从标本根结气街理论来看,下合穴位于下肢,邻近经气生发处;病在胸胁部,六腑居胸腹,为经气所归处,故以“合治内腑”[5],通过刺激经气生发达到治疗目的。
表1 治疗胸胁满痛穴位的归经分类
表2 治疗胸胁满痛穴位的部位分布
表3 治疗胸胁满痛穴位的布穴线分布
3 《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处方用穴规律 归纳分析《针灸甲乙经》中治疗胸胁满痛的处方用穴,《甲乙经》中的穴位选
表4 治疗胸胁满痛穴位的特定穴分布
取及处方应用有以下特点。
3.1 重视循经、远端选穴 《甲乙经》中治疗胸胁满痛的腧穴,涉及12条正经,除了督脉及手少阴心经,在其余十二正经均有分布,但以任脉及足经的腧穴为主,足经中足阳明胃经占比较大。《灵枢·卫气失常》篇曾载“血气之输,输于诸经,气血流居”,腧穴本就是气血流居之所,人有疾时气血易瘀积于此,针刺此处可疏经通络、畅通气血以治其疾;《针灸大成》中杨继洲总结归纳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临床上应用广泛。正如《难经》中关于任脉循行分布的论述,载“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而足阳明胃经自头走足,《灵枢·经脉》言其“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入大指间,出其端。” 而胸胁满痛的病位在胸胁部,故“循经而按之,则气有所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针灸取穴与十二经脉走行相关,因而本篇中治疗胸胁满痛选穴多以任脉及足阳明胃经为主。
从以上归纳总结中也不难看出,在治疗胸胁满痛的处方取穴中,仅次于胸腹部的选穴部位是下肢,远端取穴的应用不在少数,值得探讨。在本篇中有载“取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均可体现出远端取穴的治疗思想。以足三里为例,本篇中4次提及该穴,如“补三里以温胃中”“胸中暴逆……后取三里、云门”等。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既符合循经取穴的治疗规律,也结合了“上病下治”的远端取穴方法;而现代研究也表明,针刺足三里既可调理脾胃,又可荣养心脉,使心脉充盈、脉道通利,从而缓解胸痛症状[6]。远端取穴不仅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同时也是针刺远端穴位的感传现象及经络感应的体现。从现代医学角度的生物界超分子“印迹模板”信息流理论解释,就是通过针刺等物理手段刺激远端穴位,促进皮肤下肥大细胞释放生理活性物质,从而加强或降低对应“印迹模板”流“气析”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7]。
3.2 侧重局部、布穴线选穴 局部取穴即依据主要病变部位在该处或附近选穴以治疗该病,关键点是病变部位[8]。该篇中治疗胸胁满痛亦相当重视局部取穴。局部取穴以胸腹、颈部为主,临床治疗胸胁满痛的常选取胸腹部的穴位,颈部取穴亦不少见。该篇选用的胸腹部腧穴共有23 次,21 个穴位,为璇玑、华盖、紫宫、玉堂、中庭、灵墟、神封、步廊、期门、梁门、巨阙、辄筋、大包、渊腋、中脘、胸乡、云门、气户、章门、膻中、气冲,位置从第2胸椎直至腹股沟处。临床上对本书卷三中所载35条分经分部的布穴线应用较少,但不难看出,本篇中治疗胸胁满痛六成穴位基本来自于颈、胸及腹部的布穴线,其余布穴线穴次分布较少。篇中不乏提及“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胁下动脉”等局部取穴的论述。本篇中载“胸满痛,璇玑主之”“臂不得举,渊腋主之”“胁下积气结痛,梁门主之”等条目,均是通过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例当“胸中积气,气逆上”时,选取局部膻中穴。《针灸逢源》中明确记载:“膻中为气之会,气病治此”;而膻中位于胸部,其内为心肺,故可调气降逆、宽胸利气。针对心脏骤停大鼠,现代医学研究了膻中穴对其心肺复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刺激膻中穴可明显提高大鼠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临床显示通过灸膻中穴治疗心动过缓的疗效亦相当显著[9]。《灵枢·卫气》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根据气街理论所言,凡分布在相应气街部位的腧穴,即可治疗相关部位的疾病。另一方面也解释了胸气街之腧穴膻中、璇玑等亦可治疗胸满痛等不适。
3.3 注重特定穴的应用 本篇中出现了29次特定穴,尤其是五输穴的应用,包括肝经荥穴行间,胃经合穴足三里,心包经荥穴劳宫,大肠经输穴三间,小肠经经穴阳谷,脾经输穴太白,肝经输穴太冲,胆经荥穴,胆经合穴阳陵泉。《灵枢·九针十二原》言“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大量特定穴的运用,说明《针灸甲乙经》充分认识到特定穴的主治作用,并将其有效运用到了临床实践中[10]。开篇治肝受病所致胁痛时,取穴行间;《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胸胁……肝别贯膈”,故可循经取行间。与此同时,肝属木,行间为阴经荥穴,“荥主身热”,同时亦是肝经子穴,所谓“实则泻其子”,因而针刺行间穴可疏肝理气以治胁痛。
3.4 擅用单穴、强调辨证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中不难看出,包括皇甫先生在内的许多医家认为针灸选穴贵精不过多,只要选穴正确,施治得法,则足以治疗疾病,并不主张多取穴[11]。在本篇中,就不乏“胸满痛,璇玑主之”,“胸满马刀,臂不得举,渊腋主之”等论述。《甲乙经》中以病统穴,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辨证理论,但各条文中针对每一种病证的辨证治疗极为细致。自“胸满痛,璇玑主之……中庭主之”不难看出,以上五句均是对胸中气逆引起的胸胁满痛等症进行治疗,然根据临床表现出的或痛引胸中,或饮食不下、呕逆,或胸满不得息、呕吐烦心等症状,针对性地选取华盖、紫宫、玉堂穴进行针刺。而“胸胁榰满,痛引膺……步廊主之”三句均是治胁下心肺的疾患,却是从纳肾以归气的治法加以辨证选穴。
4 《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针刺禁忌
该篇中关于胸胁满痛针刺禁忌的论述较少。“诊视其脉大而强急,及绝不至者,腹皮绞甚者,不可刺也。” 本节明确指出诊察患者脉象,脉象大而强硬急疾或脉绝不至者,都禁用针刺治疗。故应精研针灸之道,避免针灸误施。“胸满呼吸喝穷诎窘不得息,刺人迎,入四分,不幸杀人。”本节叙述了误刺穴位后出现的情况,可“不幸杀人”。在临证施针时,须慎重考虑针刺的深度,以防事故。而综合卷三中关于各穴位的定位及针刺方法,不难看出:胸胁满痛多选胸部及下肢部的穴位,卷三载“华盖……向下沿皮刺三分至五分”、“步廊……斜刺三分至五分”等条目,均是关于胸胁部穴位针刺深度的论述,且深度基本在四分左右,多以斜刺或平刺为主,以防刺伤内部脏器,致“不幸杀人”,故临床操作应小心谨慎。
综上所述,《针灸甲乙经》中第九卷第四篇《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对于胸胁满痛描述的内容相对较为局限,提及病因病机、针刺方法及禁忌较少,但在本书其他篇章予以了补充完善。相对而言,本篇穴位选择较为丰富,其选穴多取与任脉、足经相关的经穴,以局部选穴为主,注重特定穴,擅用单穴并强调辨证,但临床单穴处方应用较少。笔者认为:在治疗胸胁满痛时,应仔细辨病辨证,以资穴位、针具、刺法的选择;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结合单穴处方治疗疗效可能更佳,也是临床治疗胸胁满痛的新思路,希望能为临床医者针灸治疗胸胁满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