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2024-03-10邹雨辰

中国商论 2024年4期
关键词:物流产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进出口货物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带动了我国海运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海运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基础。近年来,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肉类消费国和进口国,肉类进口量逐年上升,肉类产品多采用海运冷链集装箱运输,在海运过程中需要对船程、时效、通关港口选择等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海运行业大力发展的今天,本文从肉类进口的角度针对我国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此为我国海运物流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海运物流;肉类进口;物流产业;货物运输;港口通关

本文索引:邹雨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4):-099.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2(b)--04

新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在国家战略性产业中获得一席之地,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物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肉类进口中,海运物流的优势比较显著,不但运量大、运费低,而且可以灵活选择不同航线,所以备受国际货运贸易的青睐。我国海岸线覆盖面有18000km,作为全球最大海运货主国与第三大海运运力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包括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等[1]。这些港口在全球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枢纽。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进出口总值的不断增长为海运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结合肉类进口,从我国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1 中国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

1.1 各口岸货运现状分析

中国海运物流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海运物流网络之一,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据我国当下的海运发展情况分析,海运行业发展稳中向好,首先,我国港口数量及船只的数量等都在稳步增加,其次,海洋运输总量逐步增大,最后,我国海运物流的头部企业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起到了示范作用,使得我国海运物流发展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下也暗含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参与海运的区块方面来讲,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货运吞吐量占有绝对优势,其他地区显示出不足。上海港2022年吞吐量4730万标准箱,宁波舟山港3335万标箱,深圳港3004万标箱,广州港2486万标箱,天津港2102万标箱,厦门港1243万标箱。

以进口肉类为例,分析不平衡原因如下:(1)受航线及受众客户影响,对于进口肉类产品而言,对产品的时效性有严格要求,航线选择及船程时间为重要考虑因素。直航船是优先选择,直航船通常采用最短的航线,节省了航程的时间。这对于快速交付货物和减少货物在中途滞留时间非常重要。深圳盐田港和上海均为深水港,且远洋航线多有直航船可直接抵达,因此在港口上为优先选择。其次,因进口肉类市场多贴近长三角及珠三角市场,交货地点多在港口周边,因此上海和深圳为港口的优势较为突出。(2)受港口的基础设施影响,进口肉类需全程冷链运输、保存,因此对集装箱制冷,库存条件都有较高要求。各口岸的冷插个数及配套的冷库,是重要参考依据。上海港口冷插数量约22000个远高于其他口岸,天津港口9000个,深圳盐田口岸4000个,广州南沙口岸1840个;在冷库配套设施上,上海港拥有目前最大规模的冷库设施,包括冷冻库和冰鲜库,有利于通关后货物的存放及销售。(3)受通关时效性及成本影响,各口岸的通关环境涉及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在肉类进口环节中需要进行综合考量。上海、天津、深圳盐田港作为肉类进口的主要港口,通关环境成熟,无论从政策执行、通关时效性上都有较强优势。关于通关成本方面,集装箱制冷堆存费用,以40RH计算,上海港口1~4天免费,5~7天216元/天,8~10天240元/天,超过10天,340元/天,费用低于其他口岸,天津自货物到港后开始1~7天为290元/天,8天及以上为310元/天。综上,如进口肉类产品多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聚拢,造成其他地区发展不平衡。当形成区域发展不平衡后,海运物流业的拓展无法畅通无阻地实施。

1.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程度持续提升,互联网逐步转变为“物联网”,选择步入国际领域的企业不断增多,海运物流的作用更加显著,但经济全球化也使该领域陷入发展困境[2]。现阶段,我国海运物流发展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1)海运企业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面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集约化企业会占据明显优势,被吞并的企业不在少数,合作方式、发展模式产生一定变化,企业规模需要做出调整,以更加高效方式完成运输,成为国际海洋运输市场中的一部分。(2)当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时,社会各界对海运的要求更加严格,海运物流也要做出调整,充分考虑到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尽可能提升客户满意度,为自身增加市场份额打下基础。(3)目前,绿色物流在社会各界备受瞩目,传统物流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绿色物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模式,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降低碳排放。它强调在货物运输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和污染。如监测和记录海运物流活动的碳排放,找到改进方法并确保达到環保目标。(4)自从电子商务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后,电子物流随之出现,逐渐应用在现代运输领域,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来支持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和货物运输的过程。电子物流涵盖了各项电子化的活动,如运输配送、供应链可视化等,从而更高效地处理和交付产品和服务。(5)国际上的大规模物流运输公司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热潮,引进了高科技的无人装卸设备、运输设备等,从而使海运物流行业的发展更加智能化、安全化。

2 中国海运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海运物流运力相对不足

我国海运运输公司运力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但与国际主要竞争者还存在差距。如表1所示,截至2023年9月,COSCO运力约297.7万标准箱,占全球整体运力的10.8%,运力与排名第一的MSC公司的530.2万标准箱相差将近一倍。

以肉类海运集装箱进口为例,海运物流运输多以外资船公司为主。在肉类出口市场较大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及阿根廷市场,马士基、MSC及达飞旗下的ANL船公司占有绝对优势。综合来看,马士基船公司布局全球航线,在其优势航线上如欧洲、澳新、南美航线等货运量占比较大。MSC船公司拥有广泛的航线运输网络,虽在新西兰、阿根廷和欧洲等出口肉类大国航线未及马士基货运量,但在北美航线、俄罗斯航线有较强优势。COSCO船公司在货运量和航线广泛程度均不及前两个船公司。

2.2 海运物流运力结构不合理

从船舶数量上来看,我国船舶数量多且逐年增长,但结构存在明显不足,干货船数量多占比较大,巨型油轮和集装箱船数量较少[3]。在本就数量较少的集装箱船中,自有船只数量仅为181艘。如表2所示,全球5大集装箱运输班轮运输公司船舶数量上,MSC船公司共有782艘船,自有船478艘,占50%以上,而我国集装箱船只数量最多的COSCO公司,总船只数量474艘,自有船占比只有38.1%,自有船只数量少会造成租船订船困难,调配灵活性查,交货时间不稳定等问题,极大削弱了我国在国际海运贸易中的竞争力。

2.3 海运物流服务功能单一

现阶段,我国很多海运物流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够先进,对运输物流服务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全方位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采用的运输物流服务不够多元化,这与客户的需求产生偏差[4]。同时,海运物流企业未注重服务模式、服务功能的调整,忽略了集成物流服务在市场中的较高地位,没有使自身服务朝着这方面发展,导致自身的物流服务质量较差,难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2.4 区域发展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运发展较好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在这些沿海地区的作用下,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而沿海的西南地区始终面临着海运发展艰难的问题,所以无法带动内地运输领域进一步发展。

2.5 受政策影响大

近年来,随着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俄乌战争爆发、海运物流受到冲击,全球各大国家都在扩张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参与度,我国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也在逐渐被削弱,海运物流随时面临着供应链中断、成本上升等挑战。

3 中国海运物流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运力提升

提高现有船只的使用效率,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船舶,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船舶信息系统、航行系统和船岸信息一体化等,最大程度地提高船舶的利用率,优化货物装载和卸载、航线和港口选择等[5]。增加自有船舶的数量和种类,通过购买新船舶或扩大现有船队来扩大运力,此外,定期监测运力结构的表现,根据市场情况和业务需求对现有运力结构及数量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增加运力,不断优化海运运输结构,从而增强在国际海运物流运输中的影响力。

3.2 关注海运物流数字化转型进展

首先,海运物流领域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突破,逐渐将数字化应用在具体工作中,在海关文件方面,实现了电子文件替换纸质文件的目标,转变了以往纸质化的局面,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纸张用量有所减少;人工智能对此作用显著,通过构建“感、传、智、用”的航运体系后,航运业生态链充分彰显自身价值,准确的实时化数据通过可视化系统展现出来,为传统海运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支持[6]。马士基航运和中远海控推出的TWILL和SYNCONHUB平台,均为全球数字化物流管理平台,其中电子提单系统是数字化物流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该系统允许货物提单的电子创建、签发、传输和存储,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提单,使签发准确无误,提单跟踪可视高效、减少了因纸质单据流转延误的时间,同时也为今后全球标准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其次,海运物流领域需认识到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性,及时进行构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集装箱航运企业需以现代化视角看待海上运输业务,加大对此类业务的拓展力度,使其与陆地运输相结合,并与陆上仓储、代理产生联系,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物流生态闭环,在运输环节考虑到货物种类、要求,针对全球卡车、火车、飞机和船舶运输进行合理搭配,促使运输成本有所减少。

最后,海运物流领域需构建RFID集装箱电子信息平台。国际海运具有专业、复杂的特征,利用集装箱完成运输的货物占比极高,即90%。因此,不仅要使用统一的集装箱,还需将RFID等技术利用起来,从而保障集装箱运输的先进性[7]。对于RFID技术,作用原理与电感、电磁感应密切相关,按照要求对物体信息展开采集,即使是强风、暴雨等天气此种技术的应用也不会出现问题。

3.3 完善业务布局

在全球市场方面,近年来,海运物流受到疫情、国际关系及贸易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发展中遇到阻碍,扩宽新的海运物流渠道逐步显示出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近几年着重发展的物流运输新渠道起到了很大的战略保障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整体增速11.7個百分点,2022年与REC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达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疫情期间,我国与细亚安贸易量创历史新高,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多方面贸易协定的签订,促进了我国海运及陆运新通道的发展,中国西部陆海新渠道海铁班列数量增加了47%[8]。虽处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贸易摩擦中,我国对传统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量下降,造成与之海运量下降,但其他国别及贸易区域多通道多方式的物流运输为我国海运物流抵御中断风险、完善布局提供了保障。

在国内港口方面,我国各个港口的业务区别较小。因此,为了加快海运物流的发展步伐,需将港口之间的协调工作落实,防止恶性竞争频繁出现,并充分考虑到各港口资源,对此展开科学化整合[9]。在此过程中,我国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统一管理港口城市,整理出可靠、重要的资源,依据实际情况做到全面整合,确保相关联的港口都可以将资源应用在具体工作中。例如,对于大规模的运输业务,小港口无法完成,但大型港口却没有机会。对于此问题,应及时调整各港口船只的运行,保障船只的协调性,防止船只资源的使用受到影响。其次,指导港口业务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港口业务的相似程度较高,导致很多小型港口的发展空间较小,因此推动港口业务多元化十分必要,鼓励规模大小各异的港口实施与实际情况相符的业务,秉持着差异化的理念开展业务活动,确保我国海运物流水平越来越高。最后,该领域需注重海运物流横向一体化发展。从海运物流的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将远洋运输作为重中之重,部分企业比较注重公路运输。因此,海运物流企业需加强对核心业务的分析,使全部资源都融入该业务中,尽可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如果某些业务属于非核心业务,海运物流企业可以不由自身完成,而是进行外包,遵循强强联合的基本原则,使供应链的市场竞争水平迈上新台阶。

3.4 完善海运物流的服务体系

我国海运物流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高度重视海运物流服务体系,并及时构建优化该体系。首先促进海运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如构建订单跟踪系统,及时识别订单编码是否正确,对订单目前物流所处位置产生明确认知,客户想要知晓物流信息,通过该系统即可实现。在信息化建设盛行的现代社会,各港口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信息化建设能够强化各部门的沟通。其次,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海运物流方面使用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在立足我国海运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关注航线的更新和优化,重点优势航线的保持,新航线的开发,不断提高船期准确度,保证货物可以按时交货,以客户需求为切入点,扩展服务项目及流程,如增加单据审核、进出口报关、门对门送货服务等。最后,树立品牌效应。站在大型港口的立场上分析,要想树立品牌效应,不仅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还要摒弃滞后的经营理念,保障经营的现代化及个性化,分析业务流程的疏漏之处,及时完善该流程,树立较强的运输风险控制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风险方案。

3.5 增强对外合作

新形势下,我国应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大规模的海运企业中,考虑到我国海运物流情况进行引导,鼓励大规模企业成为国际竞争的参与者,将控股手段利用起来,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注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学习这些企业在物流运输行业的先进经验,将这些经验融入自身发展中。同时,该领域还要加强相关项目的引进,构建全球海运联动体[10]。

影响国际贸易运输的因素偏多,其中一项关键性因素为运输方式,倘若运输方式单一,那么不仅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还会导致物流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需采用水路、公路、铁路联合运输的方式,将三者的优势展现,注重物流过程的衔接。在公铁海联合运输环节,需构建健全的联合运输协调机制,以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为载体,防止三方的关系产生冲突。

3.6 推动绿色海运物流发展

鼓励海运船公司采用清洁能源,如液化天然气(LNG)或氢燃料电池,以减少船舶的碳排放。加强绿色港口设施建设,港口可以采用清洁能源设备、绿色码头设施、自动化和智能物流技术,以提高运输和货物处理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推动绿色海运物流发展是为了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促进可持续的海运物流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海运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基于对进口肉类产品的思考,发现当前我国在中国海运物流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运力不足、运力结构不合理、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区域发展差异以及政策影响大等,对此还应加强运力提升、开展物流数字化转型、完善业务布局以及服务体系、增强对外合作、发展绿色海运物流,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善我国在海运物流存在的不足,促进海运物流长足發展,为肉类进口提供便利,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范松江.我国海运物流发展现状探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6):91-92.

胡天勇.我国海运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1):53-54.

何树钦,董霏.海运物流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J].珠江水运,2021 (23):20-21.

姚瑶.我国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1(21):89-91.

崔晓楠.精准实施智慧航运协同发展智慧物流[J].中国远洋海运,2018(6):24-25

耿彬.中国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9):108-109.

王焕毅.浅析海运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山东国资,2020(4): 92-93.

郭兆阳.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国际海运物流供应链面临的机遇及挑战[J].珠江水运,2022(4):71-73.

刘晏君.我国海运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20 (21):35-36

郭兆阳,曹宇,金明.主要国家发展国际海运物流供应链的经验及启示[J].珠江水运,2020(22):43-44.

猜你喜欢

物流产业
现代物流管理成本核算探讨
长沙市物流产业发展动因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互联网+”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
基于GEM模型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和路径优化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SYH药业集团物流发展道路探析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基于SWOT分析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