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2024-03-10徐博涵

中国商论 2024年4期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经济乡村振兴

摘 要: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农村传统金融服务普遍存在准入门槛高、服务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农村地区尽快推动金融服务升级。数字普惠金融在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促进农业经济转型、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全面构建农村数字化普惠金融体系,完善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农业经济转型;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

本文索引:徐博涵.<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4):-049.

中图分类号:F831. 5;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2(b)--04

1 引言

2022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5.6万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达8.44万亿元,农业发展成就瞩目。与此同时,国内农业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人才资源流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污染环境较高等问题,制约了国内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要破解上述问题,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实行“科技助农、绿色兴农”发展战略。为顺利实施这一战略,需要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对该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受限于国内传统金融机制存在缺陷和农业生产“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制约着“三农”发展。另外,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实践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新模式,降低了融资门槛,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等问题,加速农业农村新科技、新设备、新作物、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为推动农村走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发展道路提供资金保障,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

2 数字普惠金融基本内涵及特点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概念较多出现在政府文件、学术论文、新闻报道之中。所谓数字普惠金融,直观地说就是数字信息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的产物,普惠金融出现在前,且其运营实践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之前,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数字信息技术的加持[1]。从普惠金融实践发展历程来看,早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早期形式为社区金融和尤努斯小额信贷。传统的金融服务往往体现出较强的“嫌贫爱富”,更倾向将金融服务提供给财产丰富的人群,这是主流金融学中金融排斥理论的现实体现[2]。但很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化实践中,研究者对主流金融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和对金融排斥理论的扬弃,逐渐产生普惠金融的思想萌芽。虽然普惠金融在此阶段并未形成自己比较成型的概念,但推出了农业信贷补贴、金融发展等理论,为普惠金融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奠定了基础。到2005年,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概念的定义由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会”上首次提出,正式形成了官方语境中的独立概念,也使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该概念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具有广泛包容性,旨在以可承受的成本向上述人群配置有效、适当的金融服务,缓解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扩大、资源错配等问题。

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较大削弱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个人信息分享、信息接收的效率。银行、券商、私募等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实践,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逐步向低成本、低门槛、高参与性发展,推出了基金中基金(FOF)等产品。同时,抓住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托数字信息平台开发出数字金融产品(如智能投顾等),降低了个人參与金融交易的门槛,使得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参与度都得到广化和深化[3]。2004年支付宝和2013年余额宝的先后上线,开启了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序幕。此后,国内数字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拓展服务群体等方面表现出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金融业务中的金融排斥问题,让普惠金融得到以下助力:

一是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走向大众化、原子化。传统金融机构出于信贷的收益性、安全性考量,往往侧重服务大型企业、高资产高收入人群,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金融排斥性,而对资金有迫切需要、处于长尾市场的资产收入相对较低的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在获得金融服务时存在较大的阻碍。数字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的应用和社会征信体系的构建,让金融机构可以细分市场、定位客户、精准营销,把不同额度金融资源恰到好处地配置给相应资金需求者,使长尾市场的边际成本大幅降低[4]。

二是数字技术让金融服务提供方式降低时空和成本限制。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一般通过App移动终端、金融机构服务网页等方式提供服务,让其可以不用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需要通过实体金融网点的铺设和增派工作人员来提供服务,避免了机构铺设、人员雇佣带来的高成本,使得金融机构不用因为在经济落后地区设立网点而亏损。同时,经济落后地区的客户即使在没有储蓄网点、ATM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工具寻找其需要的金融资源,且不受机构作息时间的限制[5],降低了金融机构因场地、人员和设备设置维持所需投入的成本,进而为降低交易成本带来了空间。

三是数字技术让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高。金融业务的风险往往来自信息不对称,普惠金融业务同样如此,因为普惠金融业务面对的大多为小微企业和低资产、低收入人群,他们本身缺少足够的抵押物、质押物,其信用和还款能力甄别的难度也较高,导致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较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商业金融机构提升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水平、风险识别的判断,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授信审批效率,也让原本不易获得信贷服务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提高了获得资金支持的概率。

然而,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未能跟上其实践发展速度,就连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也未形成权威定义,但业内还是就其内涵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如《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所表述,数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利用数字金融技术实施推动普惠金融的行动,由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结合演化形成[6],普惠是目的、数字是手段,是以数字技术驱动金融实现普惠性服务的形式,它以信息化技术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动力源,有效打破传统的服务壁垒和空间成本约束,切实增强其降成本、扩服务等方面的功能[7]。目前,国内金融行业加快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步伐,不断摸索符合国内实际的服务模式,虽然因相关理论框架不完善、经验积累不足等出现了模式异化、使命漂移和资源错配等问题,但随着国内从业者和研究者的努力,必然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理论框架和发展模式[8]。

3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3.1 优化农村金融资源及生产资料配置

普惠金融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各地在乡镇区域有序推动基层金融机构网点、村级金融服务、银行卡自助支付设备、电话支付终端等向乡村基层延伸,有效强化了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基层金融服务效率。很多县区着手运营信息技术,开发出很多“互联网+”涉农信贷产品。同时,金融机构积极扶持农村电商,进一步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等生产生活要素流通的快捷通道。部分金融机构还对一些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农民、农企与合作社间强化合作关系,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9]。

3.2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

加强现代化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先行前提和资本。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收入提高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来支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注入启动力量,通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来发挥其聚集效应和分配效应。一方面,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帮助农村更新生产工具,提升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吸纳更多人才返乡就业。另一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起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财富再分配的作用,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和能力,为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注入新的活力。

3.3 降低融资成本和信贷风险控制

受到数字化、信息化加持的普惠金融,可与基层政府组织合作,精准定位农村各类信贷服务对象,为“三农”客户提供具有低利率、长周期、还款灵活等特点的惠农金融绿色服务通道,缓解农村建设资金供需差距较大及风险难以把控等问题。另外,很多金融机构通过银政合作,在贷款数额、利率等方面对担保对象给予优惠,有的还为农村二三产业项目设置小额信贷重点帮扶,部分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获取信贷难等问题。

3.4 推动农业生产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

数字农业是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技术逻辑起点是通过研发各种精准的农业模型与系统,设立各种物联网传感、遥感设备和搭建农业市场信息处理平台[10],搜集和处理海量的涉农信息,全面精准掌握可能对农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为农业生产者迅速做出准确的經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11],做好生产经营安排。然而,国内这类市场信息处理平台目前数量较少,部分已建成平台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亟待我国在该领域加大投入力度[12]。

4 制约农业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4.1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成本依然较高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成绩卓著,但农村地区基础建设依然相对滞后。截至2021年,全国行政村数量为69.1万个,自然村数量为261.7万个,农村的总数量不但多,而且分布相对分散,各村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单个村级单位居民对信贷需求的数额也相对较小。如果在如此数量庞大的村居中都建立金融服务网点,对任何一个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也会在客观上提高金融机构帮扶其发展的服务、交易、谈判、监督等成本,降低其提供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4.2 农村经营主体不稳定、风险高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较为突出,容易因气象、地质、生态、生物、洪涝等自然灾害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进而使农业经营主体始终承担较高的自然风险,会使其收入和还款能力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会加大农业经营主体承受的市场风险,同样会影响其收入和还款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虽然对农村推出的普惠金融会强调普惠性、帮扶性,但为了确保其提供的资金安全和金融机构自身的运营安全,金融机构在为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时,不可避免地考虑资金风险控制问题,上述因素导致农业经营主体收入不稳定,削弱了很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

4.3 农村金融基层基础建设不足

当前,农村金融在网点设置、人员素质、产品设计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一是金融机构网点设置不足。虽然各地都在积极增加基层金融机构网点设置,以拓展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但由于国内农村数量巨大、分布分散,网点的覆盖率依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甚至还因为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撤除了部分在农村地区设置的网点。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目前的光纤开通比例、宽带用户数量不足,农民因金融知识有限而难以适应金融服务线上化、支付线上化,导致移动网络支付的覆盖率较低,限制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三是金融人才不足。部分农村金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素养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村普惠金融作用的发挥。四是数据相关各项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在数据交易市场规范、相关产权界定、保护措施及责任划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规范健全,构建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仍有较长的路要走[13]。

4.4 当前金融产品开发未能把准农村需求

虽然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诸多优势,但因当前对数字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处于初始阶段,很多产品设计因未能把准农民需求。一是产品定位不准。部分金融机构设计推出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虽然打着数字、普惠等噱头,但锚定的依然是那些自身资质较好、融资相对容易的客户,偏离了要满足农民信贷数额小、降低融资门槛等需求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原本要实现的效果[14]。二是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提供不足。面向农民、农企提供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依然较少,其面临的传统问题(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流程繁琐等)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5 政策建议与对策

5.1 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农村的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对于商业金融机构来说,为投资上述项目所能得到的回报率对其吸引力相对较小,所以具有“普惠性、帮扶性、逆周期”的政策性金融来满足上述项目的资金需要。一方面,政府应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基建项目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应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扶持农业产业链、农业科技等领域发展,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5.2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升级,特别是抓好农村地区“5G”基站的规划、建设,探索运用“5G”技术助力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推广。二是加大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设立优质的科研环境、完善的薪酬和晋升机制及配套设施,吸引人才在农村扎根落户。同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加强对农村人才数字技术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还可以让金融专业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新入职人员到农村进行基层实习,既积累基层实践经验,能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帮助农村经营主体正确、高效地运用金融资源。三是加强数字风控体系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金融机构设立实时的风控监测系统,并采用穿透式监管,实现对生产、流通过程中资金安全的全流程监管。

5.3 建设农业农村多元化普惠金融体系

构建多元化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完善对农村经营主体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服务,为农村经营主体搭建多层次金融支持渠道[15]。一是针对贫困及偏远的农村地区增设基层金融网点,提高农民、农企得到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二是优化农村普惠金融产品设计,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创新设计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特别是可以引入基金中基金(FOF)、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等新型金融产品,发挥其散风险、稳健增值、专业服务、低参与门槛等优势,为农村居民拓宽吸引社会融资、参与金融投资的机会和渠道[16]。三是健全优化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政策性保险,最大限度地帮助其分散和管控各类潜在风险,为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基础性保障。

5.4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有关部门应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改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和产权交易规则,构建符合农业农村需求的土地经营权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和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二是构建完善的借款人、政府、银行、信托、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多方参与的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厘清各方承担风险的比例,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17]。

6 结语

数字普惠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支持的重要支撐,两者深入融合,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趋势、新需求,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转型升级。因此,我国应立足农业农村产业今后发展潜力和方向,依托金融大数据平台,持续优化农村保险体系、发展政策性普惠性金融,有效调配各种生产要素禀赋,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焦云霞.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逻辑、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3):52-66.

Kempson,E. and C. Whyley,1999,Kept out or Opted out? Understanding and Combating Financial Exclusion,Bristol: Policy Press.

金梦媛.智能投顾与FOF的一体两面:访盈米财富副总裁  孟岩[J].大众理财顾问,2017(6):64-65.

吕家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16(12):22-25.

Francis E, Blumenstock J, Robinson J. Digital Credit: A Snapshot of the Current Landscape and Open Research Questions.CEGA White Paper, 2017: 1739-1776.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54(8):71-86.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19(4): 1401-1418.

潘宗英.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应对[J].农业经济,2023(5):100-102.

江志明,秦军胜,周廉凯.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银学刊,2022(4):61-64.

毛烨,王坤,唐春根,等.国内外现代化农业中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践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412-414..

金建东,徐旭初.数字农业的实践逻辑、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1):1-10..

黄可欣.金融科技支持乡村产业兴旺的模式、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1):229-232.

覃朝晖,潘昱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5):23-33.

邹新阳,温涛.普惠金融、社会绩效与乡村振兴:基于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J].改革,2021(4):95-106.

周明栋,韩英贺.普惠金融以“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江苏宿迁为例[J].征信,2021,39(11):35-41.

曾庆松,冯科.多重基金网络、信息发掘与基金中基金(FOF)绩效:基于2018—2021年FOF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153-160.

田军.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业普惠金融发展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23(3):26-28.

猜你喜欢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经济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务探索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数字普惠金融的县域测度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脱贫攻坚的优势分析、具体实践与路径选择
肯尼亚M—PESA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