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制在班级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2024-03-10殷玥
殷玥
[摘要] 小组合作制能够有效利用青春期孩子渴望同伴认可的心理,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实现学生的有效合作、班主任可以在分组、成组、反馈三个环节进行思考:创新分组方式,奠定合作基础;细化组内分工,激发合作动力;开展多元评价,推进持续发展,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并能够认清自身的价值,从而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
[关键词] 小组合作制;班级管理;有效合作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其合作能力。七年级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既有对新学年、新老师、新同学的好奇,又保留着小学时期的童真与散漫,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管理难度较大;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的青春期,相比于老师的认可,他们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收获温馨和谐的同伴关系。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小组合作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班主任要针对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性别构成、性格特征,利用中学生重视同伴评价的心理,实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更好地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并参与到集体学习、生活中去,并从集体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从而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
一、创新分组方式,奠定合作基础
在确定小组之前,最重要的是确定组长的人选。组长需要具备统筹规划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了避免学生们的判断偏差,新建班集体的组长可以由班主任直接指定,形成惯例后,每次重新分组时都可以由班主任提前选定好组长。无论是新建班级还是成熟班级,无论指定组长的理由为何,选定以后班主任均需要告知全体同学,组长的选择并非依靠班主任单纯的主观臆断,而是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的。此举旨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树立组长的威信,在班级内部传播正能量,引领全班同学明晰前进之路。
组长选定后,班主任可将组员的选择权交还给组长与学生自身。为了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班主任应依据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多轮次分组,每位组长在同一轮次内只能选择一人,并且进行蛇形选取,即第一轮先选的组长在第二轮中将最后选取,并且组长与组员间要达成双向选择时才能成功。这样的选择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由度,保证了不同小组之间的相对均衡,避免了学生小团体的大规模出现,帮助学生结交更多的朋友,而且提升了组员们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细化组内工作,激发合作动力
班级管理的小组合作制要确保组内“人人愿干活,人人有活干”,让每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得到充分、高效地利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设置科目组长。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是各个科目的组长,由科目组长负责该科目每天的日常工作,包括收发作业、检查背诵、检查笔记等,这样既能保证每位组员每天都承担一定的职责,学会体恤他人的不易,同时又做到严以律己,以此推动小组的整体发展。
第二,安排记分员、记录员与汇报员。小组内也有两名专门的记分员,一人负责记录组员周内的正分,一人负责记录组员周内的负分,双方互相监督,以保公平。在每周总结时,他们会清楚地呈现每个人本周的表现情况,大家互为点评员,根据数据进行复盘,然后针对性地为组员提出改进建议。小组内根据组员的性格还专设记录员与汇报员,选取性格较为内向,但是比较细致的同学做组内记录员,整理每周小组会议的讨论要点、整改建议、经验分享等;选取性格比较外向、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代表小组面向全班进行交流汇报。一个学期后,小组对组内的这些工作进行轮换,让组员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第三,轮流担任值周班长。在班级内,每个小组还会轮流担任值周班长,负责本周内班级的所有事务,并且每天进行简短的汇报与小结,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第四,轮流竞聘担任班级职务。我将一日常规细化为30项工作,鼓励大家竞聘承担班级事务。例如,有专门负责教室一体机、空调等电器的设备长;有专门负责每天为大家记录作业的作业长;还有解决学生丢三落四问题的失物招领长等特色职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竞聘,竞聘难度越大,获得职位的幸福感就高,对于工作也能越认真负责。
三、强化反馈机制,推进持续发展
小组合作制中,及时、有效的教育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强化,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激发学生的个体责任感、参与感、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小組合作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有利于班主任把握班级动向,了解小组间的竞争情况、组长的能力培养情况。
在评价频率上,班级设计每天一小结、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清算。每天一小结在放学前由值周小组安排每天的值日班长做小结,及时发现班级内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鼓励先进,以达到及时强化的目的,实现积极的正反馈;每周一评比则以评比的形式进行,对每周积分最高的小组进行表彰与奖励,请组长做经验分享,让每一位组员抽取奖励,同时以抽签的形式对每周积分最低的小组给予惩罚;每月一清算是对全班学生所积累的个人积分进行积分拍卖,使他们能兑换到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小组认同感,还能保障所有学生的参与度,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被看见。
确定了评价反馈的频率后,那如何评价一个小组的表现呢?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从多元维度观照学生,细化小组积分,对他们抱以积极的期望,增强对学生的信心。在班内,小组积分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日常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优秀行为。一日常规包含按时到校、个人卫生、礼仪规范、书桌整洁等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主要聚焦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课上参与度、坐姿及不良行为矫正等方面,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情况包含上交作业情况与完成质量两大方面,除了有正确率的考量,还会对是否订正、是否有做题痕迹、是否有笔记进行考评,以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作业巩固学习内容;优秀行为方面则更多关注学生的近期表现与意识品质的培养,比如近期学习态度有改善、有进步,可以加分表扬;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应予以鼓励;能够主动承担班级的相关事务、热心帮助他人,应予以提倡等,旨在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积极进取的品格。
积分规则的细化的优势如下:第一,以数据的方式将评比量化,这比主观感觉更具有说服力;第二,有利于操作的实施,增强各学科老师之间的配合度,保证规则的一致性;第三,细化的规则能够更好地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第四,降低学生参与的门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免学生被边
缘化。
在班级中实施小组合作制是一项庞大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班主任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也需要科任老师们共同配合,更需要学生的认同与支持,从而让这一制度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
殷 玥 湖北省十堰市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