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2024-03-07吴海霞林夏妃潘晶晶宋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握力角速度肌力

吴海霞 林夏妃 潘晶晶 宋振华

(海口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海南 海口 570208)

脑卒中偏瘫主要是由基底节位置的梗死或出血,致使脑组织、脑功能受损所引起的〔1〕,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病,临床上常以药物加基础康复训练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对症药物阻止病情的发展,配合康复训练恢复、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目前常用的康复训练对患者身体情况改善收效甚微。计算机辅助训练与评估系统(E-LINK)训练是一类主动运动且具有趣味的反馈系统,根据患者的兴趣方向,通过不同级别、难度的训练游戏,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手部功能〔2〕。等速肌力训练对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肌肉因废用造成的萎缩,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肌力,有利于上肢整体功能的提升〔3〕。本研究探讨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同意配合本实验者;③上肢布氏(Brunstorm)分期为Ⅲ期及以上;④首次发病者。排除标准:①体力不能够完成本实验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伴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④表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60)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等速肌力训练。使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生产厂家:德国D&R Ferstl公司,型号:Iso Med2000),进行向心、等速训练。患者坐位,身体固定,调整机头、座椅的角度,均为0 °,放松肩部,将肘关节端放于支架上并固定,将腕关节伸直,呈中立位,手握操纵杆把手(若手握困难,借用弹力带绑定)。进行训练体位准备,肘伸直0 °,确定肘关节活动范围(0~100 °为宜)。进行2.5 min热身活动,之后正式训练,最大程度屈伸肘关节,分别以60、120 °/s角速度进行训练,两角速度分别训练两组,一组为10次,组间休息38 s,1次训练3个循环,训练量以可使肌肉适度疲劳且不对第2天造成影响为宜。35 min/次,1次/d,5 d/w,连续8 w。研究组:进行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使用E-LINK上肢训练系统(生产厂家:英国Biometrics有限公司,型号:E4000)进行训练。选择训练系统内P100捏力器、SP1握力附件。其中P100应用于训练手指间捏力,SP1应用于训练手在自然状态下时,其下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单次治疗时,1个附件择取1个游戏模式,两模式分别训练12 min,24 min/次,1次/d,5 d/w,连续8 w。对研究组叠合等速肌力训练,其训练方式、时间同对照组。

1.3上肢Fugl-Meyer评定(FM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检测 治疗前后评定患者上肢运动、生活自助能力。对上肢运动能力使用上肢FMA测评,测评包含10大项目,33个小项目,满分66分。评分越高,代表上肢运动功能越好。使用MBI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测评10项,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满分100分,在日常生活中,得分>60分代表轻度障碍,即生活可自理;41~60分代表中度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1~40分代表重度障碍,生活依赖别人;≤20分代表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4屈、伸肌的伸肌峰力矩(PT)、总功(TW)、平均功率(AP)水平检测 采用Iso Med2000型等速肌力训练系统,于治疗前后,使用标准肘屈伸等速向心收缩测试程序,对其水平进行检测。开始正式测试前,均对患者进行两组亚极量肘关节屈伸运动,使其充分了解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误差。首先以60 °/s角速度来测试,屈、伸肘6次,再以120 °/s角速度进行测试,屈、伸肘12次,中间休息36 s,分别观察并记录屈、伸状态下的PT、TW、AP水平。

1.5最大握力、捏力水平检测 采用电子握力测试仪(生产厂家: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型号:WCS-100),分别与治疗前后,对其握力进行检测。使用液压捏力计(生产厂家:香港创新科仪有限公司,型号:PG-10)在治疗前后,对其捏力进行检测。

1.6临床有效情况检测 上肢FMA得分率=(训练后上肢FMA得分-训练前上肢FMA得分)/训练前FMA得分。显效:上肢FMA得分率≥60%,有效:上肢FMA得分率≥20%且<60%,无效:上肢FMA得分率<20%。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Z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上肢FMA、MBI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上肢FMA、M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上肢FMA、MBI水平对比分)

2.2两组不同角速度屈、伸肌PT水平 治疗前,两组在60、120 °/s角速度下其屈、伸肌P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两个角速度下其屈、伸肌P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角速度屈、伸肌PT水平

2.3两组不同角速度屈、伸肌TW水平 治疗前,两组在60、120 °/s角速度下其屈、伸肌TW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60、120 °/s角速度下其屈、伸肌TW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角速度屈、伸肌TW水平

2.4两组不同角速度屈、伸肌AP水平 治疗前,两组在60、120 °/s角速度下其屈、伸肌A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两角速度下其屈、伸肌A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同角速度屈、伸肌AP水平

2.5两组最大握力、捏力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最大握力、捏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握力、捏力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两组最大握力、捏力水平对比

2.6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其中显效19例、有效34例、无效7例)高于对照组(65.0%,其中显效9例、有效30例、无效21例),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130,P=0.003)。

3 讨 论

脑卒中偏瘫多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一侧肢体会出现无力、活动不灵或是活动不能的情况,给患者的自理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并对其家属造成精神、经济双重负担〔5,6〕。患者在急性期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向以化瘀活血、清除脑自由基的脱水降颅压为主〔7〕,随着时间的推进,应当以药物配合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很大帮助。

E-LINK训练系统是由英国Biometrics公司生产完成的,通过一系列的模块组合,为患者提供了一类寓教于乐的康复手法,具有创新性〔8,9〕。系统具有训练、评定、报告、分析、数据库5个功能,其主要应用于对患者的握抓、侧捏及前臂的旋前旋后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其训练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追随训练,二是目标达到、维持训练。主体形式为反馈训练,同时配合对患者的听觉、视觉、感觉的刺激,可提高其对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改善其注意能力、手和眼的协调性及记忆能力,经过训练,患者可自主完成正常动作,如手指的弯曲、握力、捏力等,E-LINK训练涵盖11类电脑游戏软件,支持患者依照自需求来挑选游戏的速度、难度,这种灵活有趣的训练系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及参与恢复训练的积极性。E-LINK训练系统在对患侧的手部功能进行改善的同时,也会使其手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本实验采用德国D&R Ferstl公司推出的等速肌力训练,可以全面且客观的对肌力情况进行评定,治疗前后的评价结果也比较准确〔10,11〕。此训练为抗阻训练,因此要求患者具备一定程度的基础肌力,本实验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即为能进行分离运动。为避免对肌腱造成微小损伤,尤其可能对患者造成的疼痛、肌肉迟发性肌肉酸疼,本次实验选用向心模式。康复训练应以提高肌肉力量为目的,因此在对工作速度的设置中,将其设定为中低速,低速能够产生更多的关节压力,更加靠近正常的肌肉生理,符合训练计划的目的及待练肌肉群的功能。等速肌力训练具备客观安全性、可重复性等诸多优势,能增强肌肉力量,提升上肢协调性、选择性的任意活动,提高患者的上肢肌力及上肢运动功能,对偏瘫患者的上肢整体功能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FMA主要为脑卒患者设定的运动评估方式,其包含感觉、平衡、疼痛等5个领域的内容,具有评估内容全面、测评功能日常化的优点,能够快速且直观反映出患者地异常运动状态〔12〕。MBI可反映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水平〔13〕。研究表明〔14〕,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FMA、MBI评分与其患病程度呈负相关,即两者得分越低,患病程度越严重。本研究结果说明,该联合训练方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PT表示由肌肉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TW表示一定时间内肌肉做功总量,AP为单位时间肌肉做功量,能反映肌肉做功的效率〔15,16〕。研究表明〔17〕,脑卒偏瘫患者的屈、伸肌PT、TW、AP水平均呈现异常降低的状态。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相关研究一致。说明该联合训练方法对患者的屈、伸肌PT、TW、AP水平具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最大握力可用于表示前臂肌肉在安静状态下的力量,最大捏力是反映手指灵活度及其力量的重要指标,两数值可反映出手功能水平〔18〕。研究表明〔19〕,脑卒中偏瘫患者受其疾病影响,其握力、捏力功能均处于较低水平。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相关研究一致。说明该联合训练方法对患者的最大握力、捏力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够增加手指的灵活度。

综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E-LINK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其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提高,手指、肘关节灵活度增加,最大握力、捏力增大,对上肢功能改善情况较好。本研究选择的样本量有限,实验结果存在偏差,应加大样本量,继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握力角速度肌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不容忽视的握力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圆周运动角速度测量方法赏析
能锻炼握力的伞
半捷联雷达导引头视线角速度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