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青年心肌梗死1 例

2024-02-28殷人麟吴雁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开口处肌钙蛋白脂质

殷人麟,吴雁鸣,尤 华,沈 峻

(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患者男,28 岁,6 h 前突发胸骨后疼痛伴胸闷及双肩放射痛,持续十余分钟后缓解,后反复发作伴大汗;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 导联ST-T 段改变,疑诊急性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后缓解。患者平素有熬夜及夜食习惯;吸烟10 年,平均1 包/天;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查体:肥胖体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33.2 kg/m2;血压152/106 mmHg;心率116 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I 2.86 ng/ml,D-二聚体1.20 m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99 mmol/L。入院第3 天冠状动脉造影(图1A)见右冠状动脉开口处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血流分级为3 级;前降支和回旋支管壁未见明显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纤维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破裂,该处纤维帽上可见血栓,以白色血栓为主(图1B、1C)。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Killip Ⅰ级;高血压2 级(很高危)。考虑斑块侵蚀,予拜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并强化调脂及抗凝等治疗。入院第4 天复查肌钙蛋白I 19.010 ng/ml,第11 天0.012 ng/ml;第13 天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处血栓已消失(图1D)。本案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LW2024-002-01)。

图1 右冠状动脉开口斑块侵蚀 A.右冠状动脉造影图(箭示血栓); B、C.OCT 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纤维斑块伴血栓(箭); D.治疗后右冠状动脉造影图

讨论 OCT 为新兴成像技术,能识别血栓类型及斑块性质。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一般发生于薄纤维帽处,其下可见较大的坏死脂质核心伴空腔形成及巨噬细胞浸润;破裂处多继发红血栓,且血栓负荷重,临床常表现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斑块侵蚀多见于青年人,一般纤维帽完整但不整齐,其上可见白色血栓,血栓负荷轻、脂质少,无明显炎症浸润及空腔,临床常表现为NSTEMI,抗血栓治疗对其可能更为安全、有效。OCT 可鉴别体内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对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以OCT 明确斑块性质有助于精准治疗及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利益冲突:全体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殷人麟查阅文献、撰写文章;吴雁鸣数据分析;尤华数据分析、审阅文章;沈峻修改和审阅文章。

猜你喜欢

开口处肌钙蛋白脂质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组安全壳内堆积物结构复杂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168例结果分析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心肌梗死早期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