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2024-02-06潘增妹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面对纷繁错杂的新理念与新教法,老师们感到困惑与迷茫。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应该恪守本心,把握文本最核心的内容,即从思维层面寻求文本真味,从方法层面探究文本真意,读写结合得语文真谛,从而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本真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教法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学科,课堂可以安静思考,沉浸式感受,也可以热闹非凡,轰轰烈烈;激动时慷慨豪迈,语言激昂,深沉时委婉感伤,低叹吟咏。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老师执教一篇课文所呈现的课堂也各有不同。
纵观笔者身边的语文课堂,似乎略显急躁,比如频繁的“月考”拉快了语文教学进度,老师们普遍觉得必须“赶进度”才能跟上考试范围,因此日常教学只能浅尝辄止,难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又比如碍于繁重的且在不断上升的學科指标,一线老师不得不花精力大搞应试训练,缺失了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导致语文课堂情趣缺失,也不利于学生的生命生长。笔者以为,只有静下心来,寻求语文最本真的东西,方能呈现语文课堂最持久的生命力,让学生慢慢体味,用心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最终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思维层面寻求文本真味
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中,大单元教学设计备受关注,它是指向核心素养,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单元内容进行分解与整合,提炼与重组的二度开发和综合设计。但是在课改之初,大单元教学曾经一度走向误区,令一线教师苦不堪言,比如不熟悉大单元教学基本设计框架,主干问题之间关联度不大,没有从教材维度提出主干问题,主干问题过大、过难,情境化牵强,教学设计程式化、套路化,脱离实际,可操作性难等。在这一点上,温儒敏先生指出,要以语用带动思维、审美、文化,避免过于重视情境创设和活动设计;要多关注经典课文本身,避免过于重视大单元、群文等学习形式;应多关注经典课文基本功,有干货,单篇教学(精讲是基础)和知识教学(如语法、修辞等)不能弱化。温儒敏先生所说的“干货”正是语文教学所应追求的最“本真”的东西。[1]
如何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体现语文教学的本真追求?首先胸中要有“大单元”意识,单元教学内容往往由篇及类,要以思辨的眼光着眼于群文。崔允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指出:大单元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碎片化、学习行为被动化的情况,旨在引领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和探索,进而推动语文课程的整体改革与发展。[2]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设计表格,让学生梳理比较四篇文章在说理内容、说理思路、说理特点方面的不同,从而让学生辨析说理对象,构建读者意识。这是了解单元内容最基本的环节,学生能够在自主梳理中,深刻感受到四篇文本的说理特点——《谏太宗十思疏》委婉诚恳,《答司马谏议书》理性与克制之下的针锋相对一一驳斥,这两篇书信体具有非常明确的说理对象,表现出较强的语境意识;《阿房宫赋》铺陈渲染,《六国论》长于析理,这两篇内容均涉及战争兴亡,但“赋”与“论”语境弱,在单元教学实施中,可化单元教学为群文阅读,前两篇为一组,后两篇另设一组。[3]
在“大单元”意识统领之下,精读单篇,感受文本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辨识“大类”之下“单篇”的独特之处。《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批龙鳞”“逆圣听”的文章,作者要兼顾说清道理并且让皇帝欣然接受。文章开篇不谈政事,不议时局,而用两个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引出本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生动形象,不会引起受教者的反感。作者顺势而为,接着用三个“不”来反面说理,将太宗置于“明哲”“圣君”的重要地位,示之以谬误,引发思考,可谓引君入瓮,牵丝引线,不着痕迹。魏征循循善诱,推心置腹,语意恳切,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片肝胆赤诚之心,让太宗不得不欣然接受。在单篇的教学设计中,执教者不妨围绕“谏”字,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魏征的说理艺术,认识说理文背后说理的对象意识以及作者的品格,倾听理性的声音。
语文教学的复杂性在于,文字只是肤浅的表象,文字背后的内蕴与情感,受限于个体阅读经验,阅读体验差异较大,甚至很多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文本真味。有些课堂表面看上去很热闹,实则浅尝辄止,热闹过后学生没有太多的收获,更何况,文本的真味往往并不是在热闹的讨论中就能感受到的,反而往往生发于对文本的静心阅读之后,在教师的理答与学生的求索品味之中,在这个时候,或许课堂并没有过多的喧嚣,而是静静思索,细细品味,这样的课堂更具质感。
二、方法层面探究文本真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当下阅读教学方式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只有优化教材处理,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方能优化课堂教学。《周易·系辞下》有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不同教学方式最终目的是读出文本的魅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
同是《红楼梦》阅读教学,可以采用文本细读,咬文嚼字法。有老师关注到《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眼中王夫人住处的“半旧”二字,以此教学,有教师围绕一个“看”字刨根问底,以林黛玉“看”与“被看”观贾府人事浮沉,也有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味细节,在细节中感受人物性格,以小见大,如《红楼梦》第40回,在描摹众人“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的场景中,却没有描写薛宝钗的反应,作者有何用意?以此组织教学探究薛宝钗性格。也可以采用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法。很多同学读完《红楼梦》后感慨,当今社会的“理想女性”就应该是薛宝钗这样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还有一个曾经在网络上很火爆的作业:假如你是贾宝玉,你会选择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并说说你的理由。这样的探讨必然引发学生强烈兴趣。还可以运用思辨性阅读教学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可以设计一些思辨性读写活动任务、组织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活动,引领学生深刻体会文学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红楼梦》第3回林黛玉与贾宝玉初次见面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贾宝玉为何要摔玉;《红楼梦》第27回,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有人认为宝钗的“金蝉脱壳”之计是故意坑害林黛玉,但也有人认为不然,你持哪种看法?通过思辨性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贾宝玉性格复杂,堪称拥有文学史上最复杂的叛逆性格,既疯又癫,既叛逆又守孝,既花痴又自恋,道德与个性激烈冲突,又给了批判性阅读教学很大的空间。不管是何种教学方法,均为寻求文本真意。
于漪老师的朗读课堂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先生将朗读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她认为有磁性、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朗读能使学生入耳入心,入耳入心以后,他就会终生不忘,成为学生的文化积淀。教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屹立于天地之间那个清高、孤傲、悲凉的形象,万千思绪,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还有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再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高望远,有感于人生短暂,个体的独孤与宇宙天地的渺远,诗人悲从中来,不由得潸然泪下。在朗读中,语文“真味”自然生发。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特点,寻求文本与课堂的关联点,语文教师这个时候所起的作用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既能连接学生心靈深处想要探索的欲望,又能通往文本的繁华世界,所以,这座桥梁既需具备实用功能,又必须兼具艺术性。《红楼梦》第5回主要内容为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通过画册、判词、曲词等形式,含蓄地交待《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教师可以选取小说中的插画设计问题,以插画的形式构建阅读教学,让学生结合画面联想人物命运。无独有偶,连环画常采用简洁的文图结合的方式表现故事的精彩,它曾经是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儿童时期阅读经典的美好记忆,也很适合古典小说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画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要情节,以灵活有趣的形式展现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品味文本的真谛。还有老师以设计明信片的形式教学《故都的秋》,感受郁达夫笔下的秋色,学生在一系列的设计与修改,表达与交流中明白,郁达夫笔下的秋天,并不是眼前的秋天,而是心中的秋天,并不是现实的秋天,而是想象中的秋天,并不是客观的秋天,而是主观的秋天,原来这里的秋天是审美的秋天,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真味”,收获到了独特的阅读体验,点燃了学生阅读经典的激情。
三、读写结合学得语文真谛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篇文章,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重要的一个使命或许将落到写作与表达上。我们看到新手上课,往往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仅仅定位在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梳理上,课堂内容缺少对语文真谛的追求,成熟的教师往往善于依据课标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选编了较多的新闻类文本,在当下自媒体时代,读懂并学会简单的新闻类文本创作、并将此类文本的创作手法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当中,便成了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追求。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篇人物通讯为例,三篇通讯依据人物的不同人生经历与贡献采用了不同的结构方式。记袁隆平的人物通讯以时间为轴线采用“纵式结构”,让读者了解杂交水稻的研发过程及其影响。张秉贵在平凡当中成就伟大,作者截取了其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场面和细节描写来呈现出人物的非凡。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他有许多“非常”之举,具有多重“身份”,涉足了不同的领域,作者采取分阶段、多角度的方式来塑造。在教学时,了解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并感受其优秀精神品质当然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除此以外,本单元学习的重要任务还包括了解通讯的结构特点,探究情节结构安排的缘由,让学生真正体会“典型环境再现典型人物”,所有情节结构的安排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结合通讯的特点,让学生尝试着去写一篇人物通讯,根据人物的人生经历与事迹,选择合适的主题,采用恰当的结构方式,以展示人物个性。
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新闻评论教学为例,该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论述精当,是新闻评论文的典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容易走向两种教学误区。一是忽略新闻评论文体,教学侧重内容的梳理、主题的把握,而忽视了对“新闻评论”这种偏重“论述文”文体的写作特点的把握;二是在教学中,过度的偏重“知识点”的解读,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教学的引导。在笔者看来,这篇“新闻评论”短小精悍,是评论文写作的典范,循评论之理,悟说理之道,对论述文写作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首先在逻辑结构层面,该文说理层次清晰严密,论述角度从个人、企业到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阐释由技术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由个人实践上升到终极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视野放大一些,可以由一人一事物一现象拓展到逐层加大的群体,由个人想到集体,再联系到国家民族,直至人类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其次就论证方法而言,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尤为突出。作者通过层层对比,一步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阐述深刻。假设论证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排比的气势,对偶的工整,反问的语气,关联词语的运用让语言前勾后连,逻辑思维缜密、严肃又不失生动,可谓理性与诗意并存。再是论证层面,在论述文写作教学中,为了让说理走向深刻,在论证层面,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论述方法,弥补学生以例代议的平面论证困境,让思维在归纳、演绎、对比、分析、推理中,形成了一种立体的、独特而有力的论述范式,清晰缜密地说明道理。语言层面,可以运用一些关联词或过渡语,让每个句子连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让说理走向深刻。[4]
从2023年全国高考真题卷来看,“因文设题”是高考的命题方向,考题贴合文本,反模式、反套路化,这也引导着语文教师教学的方向——因文而教,因为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最重要的考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品味意蕴,体会情感,深度表达,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的本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四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2]崔允漷.进入“素养时代”,如何建构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J].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21(11).
[3]余党绪.理性的声音与理性地倾听——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学刍议[J].语文建设,2022(7).
[4]洪方煜.裁缝灭尽针线迹——例谈高中生论述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8(1).
(作者:潘增妹,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教师)
[责编:张应中;校对: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