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召唤结构”理论对《边城》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2024-02-06王军

学语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边城阅读教学

摘要:《边城》(节选)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编选的经典小说作品之一。本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教学此篇可尝试引导学生在“召唤结构”理论的指引下,寻找文本“空白点”和“不确定性”,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召唤结构;阅读教学;指导作用;《边城》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可知,文学文本一般都具有“召唤结构”,他们还认为文本的结构是隐性的。然而,结构主义认为文本的结构是显性的,他们觉得文学与社会密切联系,文学具有社会性。一般认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是开放性的,交流性的,应与时代相融合。“召唤结构”理论是由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文学作品在其内部存在“空白点”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在解读中凭借个人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力来填充,即通过读者积极地参与文本解读来实现其价值的重构。

一、“召唤结构”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空白是一条通幽的曲径,使欣赏者循此而入洞天桃源,领略艺术欣赏的神圣灵光,享受人类最崇高的美感,艺术创作,创作‘空白有时比创作形象更重要”[1]。《边城》(节选)正是利用它自身制造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因素促使已经习惯了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产生期待视野和强有力的“召唤结构”,吸引了无数读者。

1.“空白点”与“不确定性”的概念。文本的“空白点”是指文本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也可以通过作品已有内容进行推论得出。伊瑟尔谈到文本的“空白点”时说道:“作为空间,它们本身是‘虚无,但是作为‘虚无,它们又是引起文学交流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推动力量。”[2]另外,文本具有开放性,它的价值并不全由作者来完成,于是就产生了“不确定性”,这是读者审美意义上的概念。这种“不确定性”还需要借助讀者的参与来最终实现文本价值。以小说《边城》(节选)为例,文本中有时间交代上的“空白点”。小说中提到“祖父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文中没有明确交代祖父从二十岁开始的这五十年来的具体经历,仅是通过时间的变迁暗示他的坚守。对翠翠仅用“一转眼便十三岁了”。小说也有描写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翠翠母亲的形象在小说里共出现六次,但小说中却没有明确完整地交待其悲剧爱情故事。“翠翠的母亲,某一时节原同翠翠一个样子。眉毛长,眼睛大,皮肤红红的。也乖得使人怜爱——也懂在某一小处,使家中长辈快乐。但一点不幸来了,她认识了那个兵。”短短几句,就给审美鉴赏产生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2.“召唤结构”理论让文本解读更加多元。“召唤结构”理论指出:优秀的作品本身应当包含“空白点”和“不确定性”因素,这样才会保证文本的审美价值。而文本阅读活动就是读者“填补”的过程,需要读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再生产作品的内容和意义。[3]以小说《边城》(节选)为例,这种由“空白点”和“不确定性”因素形成的文本“召唤结构”表现在叙事方面十分明显。例如关于主人公翠翠的爱情故事叙写,作者有意省去了她和爷爷过端午的情节和两兄弟为其唱歌的场景,仅仅通过翠翠梦境表现她的爱情萌芽。由此可见,“召唤结构”理论让文本解读更加多元,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对于文学活动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召唤结构”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文本解读存在脱离生活、脱离审美甚至脱离文本的功利化、模式化的问题。对文本“召唤结构”视而不见,甚至消解蚕食。以《边城》(节选)阅读教学为例,具体如下:

1.功利化导致对文本“召唤结构”视而不见。目前,忽视文本特征,对“召唤结构”视而不见带有功利性特征的解读大量存在。教师为了短时间促进纸笔测试的成绩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研究文本的考点和应对考试题型的答题模板上了。久而久之,文本解读就指向了答题公式和套路,学生的文本解读则走向了机械僵化的刻板思路。以《边城》(节选)阅读教学为例,参考下表:

由上表可知,传统的教学设计还是按照单篇教学传统的三维目标模式展开。不可否认,这些目标是在阅读教学时应该关注的教学目标,然而这些完全是围绕着应试来制定的,导致教学实施过程都机械进行。虽可能满足知识点传递的目标要求,却忽视了文本的“召唤结构”,阻碍了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丰富学生审美体验了。

2.模式化导致对文本“召唤结构”消解蚕食。在传统的文本解读尤其是小说的解读中,围绕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面面俱到且点到为止的形式大量存在。解读的方法千篇一律,带有明显的模式化,让教学过程变成了程序化的加工,让学习成果成为了生产线上的产品。长此以往,学生对文学作品丧失了阅读的热情,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失去了审美的趣味。以《边城》(节选)阅读教学为例,参考下表:

由下表可知,若以模式化的传统解读文本会消解并蚕食“召唤结构”带来的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挖掘。对教学目标的探讨仅是浅尝辄止,无法有效达成。然而,通过引导学生在“召唤结构”理论指引下寻找文本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来激发他们结合作者背景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掘,文本解读可以进入更深的层面。

三、“召唤结构”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把“召唤结构”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可以让隐含在作品中的结构激发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进行想象、创造,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让学生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1.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伊瑟尔认为,看一部作品不应当只看它说了什么,还要看它“没说什么”。这其实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好的地方。以《边城》(节选)为例,在整体感知环节,要想真正把握“边城”的特点,不可忽视文本“召唤结构”视野下的“没说的话”。例如,文章写边城地处“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学生读到这里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个生活环境偏远且安定的小镇。文中寥寥数语:“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在老师的引导学生会对边城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发挥创造去为小镇人民画像。以上解读,都是传统教学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没说的话”。

2.由阅读文本到教学文本的转变。“我们所谓的阅读文本,是指教学场之外的文本。我们对此类文本的解读,常常是随性的、是个体的、是静态的、是感性的。而阅读文本一旦进入到教学场,就必须转变为课堂文本。课堂文本面向学生,具有群体性与生成性。而且这种解读,不仅具有感性的体验,更具有理性的探究。”[4]基于此,以《边城》(节选)阅读教学为例,参考下表:

以《边城》(节选)为例,它的经典原著是一般的阅读文本,编者节选后进入教材的四个章节就成了教材文本。经过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探讨形成共鸣的文字就是教学文本。无论编者还是师生能够有极大的阅读热情对这三类文本进行积极的解读和创造,都得益于这部小说自身的“召唤结构”,这种文本内在结构带来的阅读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也是帮助学生开启了阅读的新的视野,它使得阅读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对形成了一种多元的互动。

3.促进阅读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带入了对与错的二元评判之中,最终导致公式化、模式化。“召唤结构”理论的引入,可以改变原有的阅读教学现状,且对阅读教学观念转变起到助推作用。传统教学观念,已经将教学行为止于对湘西人性美的热情讴歌,或者是对淳朴民风民俗的赞美,而“召唤结构”理论会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去寻找“空白点”及“不确定性”,小说的深层意蕴会被进一步挖掘。长此以往,教师阅读教学的观念也会随之转变。

总之,在“召唤结构”理论的指引下,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空白点”和“不确定性”,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不断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虽然也呈现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和改变,但是从“召唤结构"的理论认识与应用的角度进行设计的案例不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今后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理论的深刻认知。尤其是利用该理论和上文中着重提到的方法指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审美。通过实践探索和不断反思,从而更加有效地把握好阅读教学的特点及规律,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师自身阅读教学水平。当然,“召唤结构”理论也是动态变化的,也可以不断被丰富和完善,它也只是众多阅读理论中的一种探索,还需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并不断总结经验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宝增.创作空白论[J].文艺研究,1990(1).

[2]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叶圣陶.写作常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20.

(作者:王军,广東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高级教师)

[责编:尹达;校对:张应中]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边城阅读教学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对STP系统的指导作用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血清降钙素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指导作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