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祁县方言中的“来”

2024-02-04吕璐骐

今古文创 2024年4期
关键词:晋语祁县句末

【摘要】本文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讨论了祁县方言中“来”作话语标记、语气助词和时制助词的三类情况,对一些方言中的常见句式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晋语;祁县方言;来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4-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4.042

祁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中部,根据第2版《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①对方言的划分,祁县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并州片是晋语区的核心区域,保留了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祁县方言也不例外。其中“来”字的用法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于晋语中“来”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邢向东(2015)对陕北和内蒙古晋语中表商请的“来”的用法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史秀菊(2011)、邢向东(2015)等主要是集中于讨论“来”作为时制助词/事态助词表过去时及其语法化的过程。雷雨(2014)、马苗苗(2016)、王晓宇(2020)等是针对特定方言点“来”在不同句子中的分布分析。还有关于“来”构成的特殊句式的研究,如宗守云(2014)。本文在参考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共时描写的视角下,对“来”作话语标记、语气助词和时制助词三方面展开讨论,并分析了一些常见句式。

注:*指该句子不成立。

一、“来”作话语标记

邢向东(2015)在研究陕北晋语中“来”位于句首表商请时指出,“来”原本应为独立的招呼语或祈使句,最初带有趋向义,后来与后面句子之间的停顿消失,语法化成为表商请的话语标记。我们赞同他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祁县方言中的“来”最初也应该是具有趋向义的独立成分,后来与后面的句子连接,逐渐虚化为话语标记。

祁县方言中,“来”在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句首都可以充任话语标记,表商量、邀请或命令等,后面可以加人称代词和动词,但不能是第三人称代词。后面衔接成分的不同会使其语义功能有所差别,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来+(NP)+VP”/“来+(NP)+VP+吧”

该句式属于“来”位于句首时的通用句式,对后续成分的限制小,也最为常见。

(1)来我去吧?我去吧。

(2)来咱们看个电影吧。我们看部电影吧。

(3)来他干活吧。*

(4)來你上讲台做一下这道题。你上讲台讲一下这道题。

前两个例句都有与听话者商量的意味,例(1)虽然主语是我,但通常是出现在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与该事件有关联的语境,比如公司安排活动,员工自愿参加说“来我去吧”。例(2)是和对方商量一起去看电影,是一种提议和邀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祁县方言中“来”表祈使义只能是对话双方之间的商议,不涉及对话以外的其他人,所以后面不能是第三人称,比如例(3)这样的句子显然是不成立的。且一般“来”位于句首表祈使义时,句尾通常会加“吧”来增强商量的语气,显得更加委婉,更容易被听话人接受。例(4)是“来”表命令,老师让学生做题含有以命令的语气要求对方做某事的意味,这种情况下说话者通常是听话者的上司或长辈,后面一般不添加语气词。

(二)“来+NP+VP+些吧”

相对于第一种句式,“来+NP+VP+些吧”的使用范围更小,且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其中“些吧”也带有趋向性。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离开所在去别处做某事。

(5)来我去奶奶家些吧。我去奶奶家吧。

例(5)是“我”离开自己所在的地方去往奶奶家。

第二种情况是停止正在做的事去做另一件事,活动范围不变。

(6)来我看电视些吧。我去看电视吧。

例(6)的情况可能是“我”在家学习,然后准备去看电视。活动范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更多是行为和状态上的切换。

(三)“来+VP+NP+的吧”

“来+VP+NP+的吧”也是祁县方言中较为常用的句式之一,主语只能是“我”和“你”,不可以是“咱们”和第三人称。分类情况与“来+NP+VP+些吧”一致。

(7)来我下楼买东西的吧?我下楼去买东西吧?

(8)来你写作业的吧。你去写作业吧。

上述例子同样带有商量或命令的含义。“来”位于句首的三种句式只是在主语和后附其他成分上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仍在表祈使的大框架内。

二、“来”作语气助词

关于句末的“来”的讨论经常围绕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展开,目前学界较普遍的看法是将“来”视为语气助词,表祈使义,这一用法始见于东汉以来的汉译佛经之中。据邢向东(2015)的考察,“来”位于句末表祈商请的用法在元明时期达到了高潮,后逐渐衰退。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但在晋语中得以保留。“来”位于祁县方言句尾作语气助词同样可以表祈使义,主语只能是第二人称,组合关系没有句首的“来”自由,一般句式为“(你)+VP+来”。例如:

(9)我教你,你过来学来。我教你,你过来学。

(10)看一下锅来,我一个人顾不上。看一下锅,我一个人顾不上。

(11)咱们出去玩来。*

(12)他做饭来。*

(9)和(10)都是说话者让听话者做某事,是一种单方面的要求和命令。因为是单方面的要求而非双方之间的商量,而且也和第三者无关,所以(11)和(12)这样的句子是不成立的。需要注意的是,(12)的意思在方言里是“他之前做饭了”,“来”在此处不是语气助词,而是时制助词。如果要表达“让他做饭”,通常要在句首加一个使役助词“教”,即“教他做饭来”,其中,“教”相当于普通话的“让”,实际上隐含的主语依旧是“你”。

可见,“来”在句首和句尾都可表祈使,都是将对话双方置于一个同样的场景中,命令或请求对方做某事,或是商量共同去做某事。二者位置互补,用法与功能有所不同。

三、时制助词“来”

对于“来”表过去时这一用法的研究成果颇丰,目前学界较为统一的看法是表过去的“来”产生于唐代,由趋向动词虚化形成。但对“来”这一功能的称呼和范畴化划分略有不同,曹广顺(1995)梁银峰(2004)、龙国富(2005)、史秀菊(2011)、张赪(2021)等学者是在事态助词的范畴内进行分析,“来”作为事态助词位于整句或分句的句末,表示某一件事曾经发生、已经完成。邢向东(2015)则是将“来”纳入时制助词的范畴内,认为“来”的时制标记是主要功能,兼有表“申明”的语气功能,并强调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之间的相对关系。两者在语法范畴上有所区别,但研究对象均都是表过去的“来”,故本文不作详细区分。且我们认为在祁县方言中“来”表过去确实隐含所陈述事实与说话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先后关系,所以我们在下文均采取“时制助词”的说法。

(一)“来”表过去时

在祁县方言里,“来”位于谓语后表过去时,如果谓语后有宾语则放在宾语后,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来着”,可以出现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例如:

(13)A:吃饭来没了?吃饭了吗?

B:吃来。吃了。

(14)打也打来,骂也骂来,就是不听说。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就是不听话。

上述例子中的“来”突出的是在说话时事情或动作是否已经发生或完成,都是已然态标记。

(二)“来了”及其句式

史秀菊指出,事态助词“来了”分布在并州片、吕梁片和五台片的部分市县。②在这些片中,“来了”在句末一般都是表过去时。比如在和祁县方言同属并州片的榆次方言中,“来了”用于疑问句尾表示以前记得某事,但现在不记得。例如(转引自王晓宇《山西榆次方言中的“来”》):

(15)厄认得你,你是叫块甚来了?我认识你,你是叫什么名字来着?

(16)你家是住几号楼来了?你家是住几号楼来着?

祁县方言中,“来了”通常位于句末且不能独立成句,没有实义,因此依然是已然态标记。除了单独位于疑问句句尾,“来了”还可以搭配动词、形容词等构成不同的句式,较为常用的有“可VP来了”“VP的来了”和“名词+可+形容词+来了”等。

1.疑问句尾的“来了”

在祁县方言中,疑问句尾表过去时的“来”可以搭配各种不同的语境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和语气,适用于各种场景。例如:

(17)你因为甚在地上了,咋来了?/怎么来了?你为什么在地上,怎么回事?

(18)我的桌子怎么是乱的了,谁来了?我的桌子为什么乱了,谁干的?

(19)我刚刚没听清楚,老师说甚来了?我刚刚没听清,老师说什么了?

例(17)中的“咋来了”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怎么回事”,通常出现在说话者看到某些不好的场景后惊诧地询问原因。比如小李骑车摔倒了,见到小王的时候十分狼狈,小王惊讶地对造成小李狼狈的原因发问。例(18)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谁干的”,一般是对闯祸导致不良后果发生的施事者身份的提问,带有一定的惊讶和愤怒的语气。比如小王来到教室,发现书桌被人翻动过,惊讶的同时愤怒地问这是谁干的。例(19)是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某同学没有听清,困惑地问旁边的同学老师刚刚说了什么。上述的“来了”表示已然发生,而且是对刚发生不久的事情的提问。

2.“可VP來了”

“可VP来了”主要表示某事之前进行的时间长或次数多,“可”后面连接的动词不能是非持续性和不可重复的。例如:

(20)小王可生病来了。小王之前病了很久。

(21)这本书我可看来了。这本书我看了很久。/这本书我看了很多次。

(22)他可死来了。*

例(20)中的动词“病”是一个强持续性动词,表示之前小王的病程很长。例(21)中的“看”持续性较弱,既可以是指看了很久,也可以是看了很多次,但更多偏向看的次数多的语境中使用。但例(22)是不成立的,“死”是一下就结束且只能进行一次的动作,与该句式是冲突的,“明白”“加入”“抓住”等动词同理。

3.“VP的来了”

“VP的来了”在祁县方言只存在于疑问句中,表完成体,并且是对刚发生不久的事情的提问。“的来了”中“来”的声母会脱落,与“的”合音为“dai”。例如:

(23)A:做甚的来了?/做甚dai了?干什么去了?

B:上班来。/上班的来。/上班dai。上班来着。

(24)A:去哪的来了?/去哪dai了? 去哪里了?

B:去杭州来。/去杭州的来。/去杭州dai。去杭州来着。

句中“来了”和“来”仍然是表过去时,即被提问者不久前在工作,不久前去了杭州,说话时间距离动作发生的时间相隔较短。

4.“名词+可+形容词+来了”

“名词+可+形容词+来了”主要表示某事物现状与之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带有感叹意味。例如:

(25)他家孩子学习可好来了。他家孩子以前学习很好。

(26)二娃以前可瘦来了,这半天肉嘞。二娃以前很瘦,现在胖了。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状和从前状态的对比,例(25)是孩子学习成绩退步,例(26)是二娃身材的改变,两者都隐含着一种时间流逝、今非昔比的感叹,并且说话时间与事物起始状态相隔时间较长。

(三)“V的N来嘞”

祁县方言中句末包含“来”的句式大多表过去时,但“V的N来嘞”句式情况特殊,其中“来嘞”表示现在进行时,把N省略句子也可以成立。方言里“的来了”中“来”的声母脱落,合音成为“dai了”。

(27)下的雨来嘞。/下的来嘞。/下dai嘞。正在下雨。

(28)开的车来嘞。/开的来嘞。/开dai嘞。车正在开过来的路上。

例(27)指当下的天气状态,例(28)指车正在来的路上并且即将到达约定地点,或者刚刚到达目的地,但更多用于前者。“的”本来就是山西方言中常见的持续体标记③,“嘞”又是晋语中较为常用的表正然态的语气词④,两者再综合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表达出雨从天上降落到地面,车从远处开过来等语义,都含有正在进行的意味,从而更加确定整个句子的时态是现在进行时。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祁县方言“来”的语法分布和功能的描写,可知在山西祁县方言中“来”的三种用法都是由表趋向的“来”虚化产生的,这些都可以为晋语和古代口语之间的承接关系提供进一步的佐证。作为话语标记或语气助词表祈使的“来”分别位于句首和句尾,二者位置互补但功能略有不同。作为时制助词,“来”“来了”可在不同句式中表过去时,值得注意的是在“V的N来嘞”這一句式中,“来”本身的趋向义再加上“的”和“嘞”的双重影响,使得该句式具有表现在进行时的作用。有了以上语法现象的描写,后续可以从来源和演变过程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张振兴等总编辑:《中国语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②史秀菊:《山西晋语区的事态助词“来”“来了”“来来”“来嘅”》,《语言研究》2011年第3期,第103-107页。

③郭校珍:《山西晋语语法专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邢向东:《论晋语时制标记的语气功能: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一》,《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92-102页。

参考文献: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

[2]高洁茹.内蒙古晋语中的“来”[J].文教资料,2015,(10):23-24+51.

[3]郭校珍.山西晋语语法专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雷雨.内蒙古晋语区的“来” [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03):84-87.

[5]梁银峰.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中国语文,2004,(04):333-342+384.

[6]龙国富.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J].语言科学,2005,(01):54-61.

[7]马苗苗.山西临县话助词“来”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60-63.

[8]史瑞敏.山西沁水方言中的“来”及其语法化[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06):4-7.

[9]史秀菊.山西晋语区的事态助词“来”“来了”“来来”“来嘅” [J].语言研究,2011,31(03):103-107.

[10]王晓宇.山西榆次方言中的“来” [J].新余学院学报,2020,25(01):71-76.

[11]邢向东.论晋语时制标记的语气功能: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92-102.

[12]邢向东.陕北、内蒙古晋语中“来”表商请语气的用法及其源流[J].中国语文,2015,(05):387-396+479.

[13]邢向东.陕北神木话的话题标记“来”和“去”及其由来[J].中国语文,2011,(6):519-526,575-576.

[14]张赪.后期近代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功能及演变[J].中国语文,2021,(06):643-658+766.

[15]周文瑞.清徐方言中的句末助词“来” [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16]宗守云.晋方言的“可VP来”和“可要VP了”结构[J].燕赵学术,2014,(02):6-9.

作者简介:

吕璐骐,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方言学。

猜你喜欢

晋语祁县句末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图片新闻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晋语“圪”词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