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立场”,打造音乐课堂学习“生长点”

2024-02-03赵艺

江西教育C 2024年1期
关键词:音乐学习儿童立场生长点

赵艺

摘   要:基于“儿童立场”,如何打造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情感生长点”“乐感生长点”“美感生长点”?对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设计学生的音乐学习路径;要规划学生的音乐学习策略,深度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要把握音乐作品的外延,突出音乐性与实践性;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中学会欣赏与发现,从而不断地打造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生长点”。

关键词:“儿童立场”   音乐学习   “生长点”

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音乐是一种最彻底、最直接、最动人的艺术。叔本华说,音乐是直接表现意志的。儿童是与艺术学科联系密切的一个群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有基于“儿童立场”,秉持“儿童视角”,才能找到音乐教学成功的“密码”。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只有让学生在音乐的殿堂中遨游,让学生的心灵与音乐形成共鸣、共振,才能有效培育学生的“乐感”。

一、激发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音乐情感的生长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音乐情感生长。针对音乐课堂学习“生长点”的打造,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学习心理需求,又要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要以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起点,让音乐课堂教学“以学定教”“因学施教”“顺序而导”。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宝宝睡着了》为例,如何才能让学生静静地聆听、轻柔地演唱呢?如何才能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这首摇篮曲的特点呢?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柔美的基调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地重组音乐课程资源与素材,将教学内容定位为“摇篮曲”,引导学生聆听摇篮曲、学唱摇篮曲、创编摇篮曲,进而把握摇篮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基于自我的兴趣,通过演唱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等,来表现歌曲的情绪与风格。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与内在需求,要润泽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洗涤学生的心灵,在音乐的体验、探索、感悟、创造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音乐体验力。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基础,教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能让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内驱力,能促进学生的音乐情感生长。

二、探索学习路径,促进学生音乐“乐感”的生长

音乐作品是人类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艺术。每一首曲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艺术家精神、情感交织的产物。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也要激发学生的音乐通感与“乐感”。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生的音乐学习路径,促进学生的音乐“乐感”生长。

比如,在教学《雷鸣电闪波尔卡》时,教师不能将预设的节奏、舞步分配给学生,这会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呈现出肤浅的、被动的状态,让学生的音乐表现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虽然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乐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聆听,激活学生的“乐感”。其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醒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发散学生的音乐思维,催生学生的音乐想象。最后,学生在聆听歌曲中的B乐段时,说自己仿佛看到一位王子在弹奏钢琴,一位公主在翩翩起舞。这时,笔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编。如此一来,学生的音乐表现就不再是机械与被动的,变得灵动起来。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就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觉醒、自我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听赏”为主,尊重学生的音乐学习感觉,让学生用自己的音乐情感体验进行自主音乐学习;要有意识地发散学生的音乐思维,催生学生的音乐感知,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实践证明,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越丰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就会越清晰、越深刻。

三、挖掘音乐内涵,促进学生音乐美感生长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内在魅力;要叩响音乐之弦,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心动”,进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课堂动静结合、张弛有度,促进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促进学生音乐“美感”的生长。音乐课是敲开学生音乐学习大门的钥匙。音乐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彰显着音乐独特的内涵与魅力,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美育因子,发挥音乐作品的美育功能,彰显音乐作品的美育价值,是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以教学歌曲《送别》为例,这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创作的一首歌曲,根据美国音乐家约翰·庞德·奥特威所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改填歌词而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引入约翰·庞德·奥特威的《梦见家和母亲》,指导学生做高低不同的手势,让学生体会旋律的高低变化。每一次的旋律下行,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忧伤之情。这种忧伤之情,表现出了离开家乡的惆怅,表现出了对亲人的思念。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送别》的意蕴。“李叔同要送别谁?”“歌词中呈现了怎样的一种场景?”“结合歌词的内容,说一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这样一来,歌词中的“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垂柳”等,能给学生一种寂静清冷的感觉与氛围。最后的“今宵别梦寒”“惟有别离多”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离别的一种无奈。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音乐课堂充满“诗情画意”,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与体验。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音乐认知规律、探寻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以音乐作品为主线,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会欣赏;要给予学生全方位、立体的感受与体验;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美好地“生长”;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转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教师要通过听、唱、动、创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音乐,通过“以学定教”,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践证明,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和形式,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能促进学生的音乐情感、“美感”“乐感”的生长。

参考文献:

[1]杨丹.小学音乐课程实施的困境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8):109-115.

[2]蔡琼.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教学案例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1(32):81-82.

[3]李瑞萍.小学音乐课程实施中的美育探索[J].山东教育,2021(53):43.

[4]吕倩.浅析音乐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9):116-118.

[5]程丹.小学音乐教学中文化与情感素养的培养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3(12):246-248.◆(作者單位:江苏省南京江宁开发区学校)

猜你喜欢

音乐学习儿童立场生长点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浅析竹笛基本功训练学习的感悟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