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有效沟通“三步法”

2024-01-30郭彦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7期
关键词:三步法有效沟通亲子关系

郭彦利

关键词:表达欲;“我句式”;有效沟通;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99-0076-01

家长一开口,孩子就显得不耐烦,亲子之间不能有效沟通,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家庭。其实,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可以试试亲子沟通“三步法”,帮助家长更好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第一步:回应式倾听,听孩子的内心。

“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充斥在原本应该亲密的亲子关系当中,家长习惯性地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讲很多大道理,甚至苦口婆心劝孩子听话。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根本不是自愿沟通,是“被沟通”。其实,有效的亲子沟通需要家长先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通过倾听觉察孩子的感受和问题原因所在。

對此,在倾听时,家长不能一边做事一边听孩子说话,这会削弱孩子表达的欲望。在沟通时,家长要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做好全神贯注的倾听准备,让孩子有安全感。在听之前,家长可以先问一句“孩子,怎么了?”然后耐心等孩子的倾诉。期间可以再问“还有吗?你能不能说说具体情况?”等孩子具体说了,再说“然后呢?你有什么感觉?”倾听的同时,家长可以用“哦”“好”“嗯”做相应的回应。

第二步:多用“我句式”,正向表达对孩子的期待和具体要求。

家长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例如准备出门了,孩子还在磨蹭,妈妈通常会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快点呀,总是磨磨唧唧,每次都得催你,让人等你,烦死了。”这就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指责。听到这些,孩子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战争”爆发。换一种表述即提出具体的要求,妈妈可以说:“我们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

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孩子的生活经验较浅,很多在父母看来很容易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却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家长多一些耐心,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仔细感受孩子的心理,分析其原因,然后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三步:关注感受,探寻孩子的内心需求。

有一位母亲,面对两周才回一次家的孩子,第一句话就是:“这次考得怎么样?”孩子顿时火冒三丈:“问什么问?再问就死给你看。”然后把门猛地一摔,将自己锁在了屋子里。母亲怒火中烧,随即一脚把门踹开了,对着女儿就是“啪啪”几个耳光。当母亲冷静下来以后,主动问女儿:“你想要妈妈怎么样?”女儿说:“你只需要给我物质上的支持,我不需要你对我学习上过度的关注,我半个月回一趟家,你第一句话就问我成绩,你爱的是我?还是我的分数?”母亲顿时怔住了,不知所措。原来自己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过她内心的需求。

家长要懂得考虑、顾及孩子的感受,在和孩子沟通时加上一句“行不行?”“你觉得呢?”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了解孩子,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精神生命最好的联结就是看见孩子最真切的需要,承认孩子的真实感受。

倾听、理解、尊重、建议,这些都是与孩子沟通应有的态度,温暖而不失力量,饱含着父母智慧的爱。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接纳和爱。如果可以,请你每天抽一刻钟的时间,静下心,蹲下身,好好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一刻钟,必将超越金钱的富养,让孩子变得更温暖!

猜你喜欢

三步法有效沟通亲子关系
新课改下课堂提问“三步法”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步法”在球柱处方转环曲面处方中的运用
“三步法”教会学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