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灯火,照亮人生
2024-01-30马秀梅
马秀梅
关键词:生命教育;唤醒;心灵启迪;精神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99-0077-0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喜欢这样优美、诗意的语言,她启迪了我用爱去唤醒心灵,去点亮生命灯火。
于漪老师在她的《点亮生命灯火》一书中写道“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这句话让我更加坚信:做好时代的引路人,内心要有足够的爱和光。
我接手新班不久就发现一名同学眼中的“另类”学生——小然:他经常撕书,不交作业,爱捣乱。那天刚刚发了作业本,第二天他却告诉我:“老师,作业本儿丢了。”我说:“如果这节语文课,你坐得端正,认真听讲,老师再奖励你一本”。课堂上只要我的目光扫到他,他马上端端正正坐直,我兑现了诺言。哪知第三天交作业,他又说作业本丢了,我按捺住怒火,再次给他提要求,找到奖励他的理由,还特别看着他写上自己的名字,但意外的是他一连六次都这样,其他同学纷纷提醒我:“老师你别相信他,他上学期刚刚转学来的,从来都不写作业,还天天说谎。”从小然的妈妈那里得知,小然所处单亲家庭,以前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总是告他的状,妈妈经常批评他,甚至拳脚相加,他依然经常说谎,不写作业,乱摔东西。从其他老师那里我还得知,小然上课一贯屏蔽听觉、视觉和感觉,下课就正常了。
但我知道,教育不是简单粗暴的说教。我更不甘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游走的灵魂”,我时常看着自己在语文课本扉页写下的“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多指導”陷入沉思。
于是,上课了,我看到铃声落下才匆匆忙忙、气喘吁吁跑回教室的小然说:“来,你把黑板再擦一擦。”他很诧异,指指自己问:“我吗?”我点点头:“是的,请你擦!”要收作业了,总会有忘带的“钉子户”。我说:“小然,拿出你的便签纸,帮老师把这几个同学的学号记下来。”他又是一脸诧异:“马老师,你是让我记吗?”我点头:“是的,我相信你!”要发作业了,我说:“小然,你去把作业发给小组长!”他一脸激动。课后是我布置作业的时刻,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写在黑板上,而是拿出写好的作业签,向小然招手:“这是今天的语文作业,请你帮老师写在黑板上……”虽然有时他会忘记我的这些“交代”,但有学生问我作业时,我都会回答:“找我的助手小然”。就这样,他每天都被我“关注”,被同学“关注”,悄无声息地成了我的“小助手”。
不久,他妈妈激动地说:“马老师,真心谢谢您对孩子的付出,您使了什么魔法,孩子最近一回来就先写语文作业,我都觉得孩子像换了个人似的……”作文课上,现场作文《猜猜他/她是谁》分享环节,小然的同桌欣喜地说:“马老师,这次我同桌写得可精彩了,他写的就是马老师,他说他现在特别喜欢上语文课……”这不正实现了我的教育梦想——让语文成为学生迷恋的学科。
班里还有一名身形瘦小,性格内向的小希同学,课上我几乎没有见他抬过头,他也总是快速躲闪开和我的眼神对视,他的字迹歪歪扭扭。与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孩子因为身体发育缓慢,心里自卑。我便悄悄关注他,写字时轻抚他的背,适时提醒他坐直。一段时间后,他的字迹有了改变,我就经常赞美他的作业书写漂亮、有书法家的潜质。
不久,小希的妈妈对我说:“老师,这几天忍不住总想跟您说说心里话,最近孩子每天放学一进家门就对我说:‘老师表扬我的字有进步,有书法的感觉。’有时说:‘妈妈,老师说我作业写得好,可以得A星啦!’有时说:‘妈妈,老师给我的评语是:字写得好,人小志气大。’我听着孩子的讲述,心里偷偷地激动。有一次孩子对我说:‘妈妈,马老师是位优秀的老师,我要跟着老师好好学。’我虽然没有见过您,但我深深地感受到您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四年了我没有帮助他建立自信,您做到了,您太神了!我偷偷替孩子高兴,非常感谢您,孩子能成为您的学生,我安心,踏实。”
其实,我不懂什么魔法,更没有想到自己能被学生和家长如此肯定和认同。我只是明白学生最深的渴求就是被认可和被关注,并运用了心理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待信息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我还知道要用心关爱,适时关注、鼓励,恰当引导学生,才能做真正的点燃学生心灯的“点灯人”,才能让学生以旺盛的生命力,欢快活泼地使出浑身解数“绽放”自己。
如果我们教师注重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激发后进学生的斗志,相信一定会创造奇迹。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启迪我适度鼓励,充分的信任和诚挚的期待学生具有一种能量,就像小然他便感觉获得了我的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皮格马利翁效应还提醒了我,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要想让学生成长为期待的样子,莫过于使用鼓励和赞美给他建立自信。就像小希这类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美,就会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变化。这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效应。
其实,学生都是需要被期望的。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并使之变成他们的自我期望,当学生感悟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就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我们还要让学生懂得期望实现后的好处,以及达不成期望时会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这种利导思维和避害思维,可以使学生产生趋利避害的心理,为自己发展努力。
你看,一个细微的发现,一次温馨的提醒,一个充满善意的鼓励,一次真诚的表扬,都会激励学生向上生长的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让一个生命充满勃勃生机,感受到温暖和鼓励,触摸到浓浓的爱意。作为教师,我愈发觉得,教育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就是最好的教育。于漪前辈说:“教师的职责在于怀着对每个学生生命的敬畏和虔诚,手持火种,点燃他们精神成长的灯火……唤醒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望。”每每记起这些话语,品味着她的香甜,吮吸着她的无穷韵味,时刻来鞭策自己用心点燃学生的生命灯火。
毕业后的学生总会回来跟我促膝长谈:“老师,你的名言‘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让我受益匪浅……”“老师,是您帮我们出版了《小溪流》作文集,让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这次我作文满分,感谢小学里您启蒙了我……”“老师,我被南开大学和香港大学都录取了。”
感谢走进我课堂的每一位学生,使我作为教师拥有如此好的机会,用心点燃生命的灯火,照亮彼此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于漪. 点亮生命灯火[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乔塞尔森. 皮格马利翁效应[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