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国文教学法中的学生本位思想研究

2024-01-25范雪

文教资料 2023年18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清末民初

范雪

摘 要: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传入与清末的学制改革为学生本位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教育杂志》作为民国时期语文教育曲折发展的见证者,是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国文教学法中的学生本位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以《教育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教学观念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教学方法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具体表现为教法中体现关注的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经验和实践以及人文关怀;学法中的互动式体系和协作式课堂;教法与学法的渐趋融合几个方面,进而探讨清末民初国文教学法中的学生本位思想。

关键词:清末民初 国文教学法 学生本位 《教育雜志》

1909—1921年正处于“癸卯学制”颁布后到“壬戌学制”颁布前的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癸卯学制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当时国人对于现代化教育内容的选择,田正平教授也指出:“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使晚清最后八年传统教育的变革跨出了一大步,新式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绩。”[1]而语文作为国人教育和安身立命的根基,其处于困境中的现代化意识也逐渐体现。但是,由“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师本位教学思想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学生本位教学思想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也遭遇了一些现实的碰撞,比如“洋学”作为外来事物不被深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人所接受。因此,在这一时期,教育家们通过引介与创新,也在试图找到一个中西文化相调和的落脚点,努力探索着一条适合中国语文发展的道路。

《教育杂志》作为民国时期语文教育曲折发展的见证者,是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国文教学法中的学生本位思想的重要载体。当代学者们对于国文教学法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在国文教学法中所体现的学生本位思想方面研究稍显薄弱,尤其是在清末民初时期依托《教育杂志》而进行的研究更是缺乏。据此,本文以《教育杂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清末民初时期国文教学法中的学生本位思想进行梳理研究,从而找出对推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有价值的思想与方法。

一、教学观念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甲午战败后,时人已经意识到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他们在一系列的洋务实践中认识到了西学的优势,开始引进西学、重视西学。其后,辛亥革命的成功使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也逐步由专制向民主转变。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面貌,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独立性的人格,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注重宣传和推广西方的新教育方法,在1909—1921年这一时期,主要译介了“赫尔巴特形式阶段教育法”和“蒙台梭利教育法”这两种教育方法,新文化运动以后则着重推广“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新的教学方法的传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邢定云强调,“教学以不背儿童心性自然之发展为原则,处无固定方式之可循,教学上实际之处置,一任教师各自之教术,万不能拘泥。惟就心理上学习过程而言之,一定之阶段而行,以致束缚其自由活动,故教学顺序,本无设置之必要”[2]。

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本身,强调儿童的兴趣、心理与实际生活。先进知识分子也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学生本身,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与此同时,国内教育界也开始在心理学和智力测验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在这一时期,《教育杂志》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也有所涉及,并且介绍了多种教育测验理论和方法,为推动我国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随着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以及新教学方法的涌入,我国的语文教学方法也开始从传统的“讲解、记忆、诵读”向现代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学的新思路变革,语文教学方法初步呈展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鲜明特征。1915年,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小已经开始在国文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主义”。自学辅导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使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者。这标志着当时语文教育的目光已从教师、教材和设备上转向了教育的主体——学生。

教学方法指向教学任务的达成,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为完成教学目标所利用的方式、措施与手段的统称,它涵盖了学法和教法。[3]因此,下面将从教法和学法两个角度来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基于学生本位的国文教学法。

(一)语文教法中体现学生本位

1. 认知与情感:兴趣驱动为核心,推动学习过程自主化

夸美纽斯曾指出,如果教师不首先唤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要施教。清末民初的教育家们已经注意到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打造相应的教育内容。国文教学与现代教学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结合,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心理,推动学习过程自主化。即使有些地方不太适宜,但相对于旧时的国文教学也可以称其为新的教学尝试、新的研究。

例如,在作文教授方面,有学者于民国初年就指出,“作文教授,须一方面令儿童熟练读本,培养其原动力,一方面令儿童自由发表,发展其自动力”[4],同时也提到了当时作文教授需注意的事项有“选择教材需合儿童心理”[5]。学者们认为在教授作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教授的方法,要注重对儿童写作兴趣的培养,释放儿童的天性,唤醒儿童的写作热情。庾冰也认为“教授作文当以开发学者之思想为第一义”[6]。他提出应当让学生学习自作作文,即学生自己组织作文内容加以写作。学生的思想得到发展了,则作文内容自然丰富,待学生们有了支配内容的能力,再锻炼形式上的能力。虽然当时并未对此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但这种教授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再加以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说,以认知和情感为基础,以兴趣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习过程的自主化。

2. 经验与实践:学生主观体验与客观认知融合发展

清末民初的国文教学法中已经注意到将学生的主观经验与客观认知相融合,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现实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体验感。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客观认知,教师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经验与客观的知识融合起来,在实践中积累和学习经验,反思實践经历,从而深化学习经验。

“白话文教材的诞生使“言”“文”长期分离的语文教学进入了言文合流统一的新时代,这一方面显示出语文教材语言与学生口语接近,易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材编写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7]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随之加以改变,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大地解放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民国初期,姚铭恩在小学作文教学就要求“宜就读本及他科目已授事项,或儿童日常闻见与处世所必需者,令记述之”[8]。由此可见,民国初期的教育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形成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进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民国初期的识字教学也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将自己的主观体验与客观认知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识字步骤和识字方法方面则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抱着积极性和好奇心投入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识字五步骤中,教师将标记名称、认识物名、认识姓名、随时间写简单的语句,指导儿童的动作、日子和气候的记载、写出故事图上的重要处等通过将课堂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以经验和实践为基础并融合了学生主观体验和客观认知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效性。这种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思维,促进学生情感智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 以人文主义为导向:从工具导向到人文关怀

从工具导向到人文关怀的转变,是清末民初时期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癸卯学制颁布后,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消费者”,更是能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生产者”。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所以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语文的人文性亦至关重要,因为语文可以构筑个体的精神世界,语文的人文性重点突出了语文以人为本的特性。对于语文教育来说,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教育杂志》非常注重对儿童人文性的培养,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有学者认为:“国语教育的目的,不能单以养成读解力及发表力为满足,它的重要条件,却在涵养文学的趣味,陶冶国民的情操。”[9]因此,在民国初期的语文教育培养过程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都是十分重要的,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

从工具导向到人文关怀的转变,是癸卯学制颁布后教育宗旨的转变,其教育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从而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二)语文学法中体现学生本位

1. 创新学生自主观察和教师监测相融合的互动式体系

学生自主观察和教师监测相融合的互动式体系是清末民初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进行简要讲解,并提供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在学生自主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监测和指导,确保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过程符合科学规范和教学要求。这种互动式体系着重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清末民初的观察法并不完善,不少学者针对当时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提出了学生自主观察和教师观察相结合的教学愿景。比如钱基博通过观察一线教师的教学状况,在《国文教授私议》中提出“发现教师亦鲜加意于此者”[10],指出了当时语文教学的弊病,即教师未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建议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姚铭恩在教学中观察学生,在《小学作文教授法》中提出学生“确能自动,而确喜自动,对于自力之文,确能倍增兴味”[11]。强调儿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学习方法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创新学生自主观察和教师监测相融合的互动式体系,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它既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观察,又兼顾了教师的监测和指导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质量,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打造学生分团探究和教师辅助引导的协作式课堂

学生分团探究和教师辅助引导的协作式课堂注重学生个体和团队的协作,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优势,促进学生在协作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接受学习,需要教师主导学生来进行学习。清末民初的语文教育,开始出现了学生分团探究和教师辅助引导的发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创造性学习。学生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发现者,更加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民国时期体现这种学习方法就是分团教学,分团教学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第一位,正如天心所说:“欲发展儿童个性,养成优良国民,非采用分团式动的教育法不可。”[12]同时这种方法又可以促进全体同学的共同发展, “儿童之能力,既各有差异,欲以同一方法,使全体儿童无不理解,如此之教法,实未之有,故于施行分团组织之学级教育外,别无良法也”[13]。

清末民初的教育家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教学方法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如邢定云在《教学法之新研究》中指出,“新教学法的建设之路——教授之要诀,不在教师之能教,而在生徒能教;新的教授法应该趋向自学主义”[14]。分团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新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并为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搭建了平台。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探究性的方式去挖掘语文的内在意蕴,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式。

总的来说,打造学生分团探究和教师辅助引导的协作式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须具备良好的指导和引导能力,以此来推进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融合教法与学法的教学方法改革

从民国初期的教育发展来看,由“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却鲜明地体现在教学观念上“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体现了由“注入”的旧法向“启发”的新法的转移。中国教育学者对待外来教学法始终保持理性和积极的态度,他们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探索了教育学结构体系的科学化,并努力探索外来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改造。这种本土化改造在清末民初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学现代化的步伐。因此,中国教育学者的创造性思维与固有文化的传统相结合,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人们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的重要的途径。在语文教育历经百年的發展过程中,伴随着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在我国的传播,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尝试着创造出一套符合本土特色和语文教学实践的现代语文教学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语文学科的发展。教学法作为教学活动需要遵循的“当然法则”,是“教学的原则一规则体系”[15],清末民初的中国,教育学者们并不是一味地只强调“学”而不强调“教”,而是有着“教”与“学”趋于融合的特点,并且这一时期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要把学生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尊重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当然,在清末民初采用外来教学法的过程中,一些教学者因过于拘泥于外在形式而失去了方法的灵活性。因此,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我们需要结合国情进行发展和创新。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审视和批判西方理论,结合中西文化的比较,不断推动中国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发展,这样才能探索出扎根于本土的中国教育理论和方法,为世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正平.“癸卯学制”两甲子考论——纪念第一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颁布120周年[J].教育研究,2023(4):66-79.

[2] [14] 邢定云.教学法之新研究[J].教育杂志,1920(10):1-10.

[3] 耿红卫.民国语文教学方法的嬗变与特征[J].教育评论,2013(4):132-134.

[4] [5] [8] 姚铭恩.小学作文教授法[J].教育杂志,1915(6):13-28.

[6] 庾冰.言文教授论[J].教育杂志,1912(3):5-25.

[7] 陈黎明,林化君. 20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98.

[9] 余尚同.国语教育的新使命:养成文学趣味[J].教育杂志,1921(2):1-6.

[10] [11] 钱基博.国文教授私议[J].教育杂志,1914(4):64-188.

[12] 天心.分团式动的教育法之实际[J].教育杂志,1918(9):39-65.

[13] 天民.分团教授之实际[J].教育杂志,1914(11):45-128.

[11] [15] 陈桂生.教学法的命运[J].全球教育展望,2007(4):18-21.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文学变革与东北小说的文体构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以学生为本,让个性化阅读梦想成真
基于项目活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课堂评价语,打开思维那扇窗
民初外文报刊《大陆报》对女性思潮的影响
社会意识、诗学、赞助人视角下侦探小说的翻译
上海开埠与郊县手工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