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视角下融入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建设

2024-01-25

好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园本幼小幼儿园

文 杨 娴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是其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小衔接教育质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和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园本课程的具体路径。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园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和当地实际,进行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而形成的适合本幼儿园特点的课程。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园本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选择不当

幼小衔接课程内容应涉及幼儿园、小学两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生活常识、规则意识等。目前,多数幼儿园存在过度关注知识衔接的问题,忽视幼儿的情感波动、心理变化等方面。这样往往无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完善的认知,容易引发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反感情绪和抵触心理,最终使幼儿到小学阶段的过渡不够顺利。

(二)幼小衔接形式单一

一般而言,现行的幼小衔接主要形式是集体授课,即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为幼儿讲解知识、传授技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和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没有组织幼儿到附近小学实地参观、体验,这不利于幼儿深入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三)家长衔接意识淡薄

不少家长对幼小衔接问题并不关注。他们往往认为,幼儿会识字、数数就行,甚至要求幼儿园提前教学拼音、算术等课程。由于忽视幼儿能力、品德、习惯的培养,幼儿进入小学后,就容易出现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

二、幼小衔接下融入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建设路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要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庭、小学、社区的资源,合力推进融入传统文化的幼小衔接园本课程建设。

(一)家园携手

家庭教育在幼儿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和理解较为片面,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参与幼小衔接园本课程建设。因此,幼儿园要注重与家长加强合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例如,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带领幼儿参观图书馆、博物馆,培育幼儿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校园互动

在幼小衔接园本课程建设中,幼儿园要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园是幼小衔接的起点,而小学是幼小衔接的终点。为此,幼儿园要主动与附近小学对接,共同参与幼小衔接园本课程建设,以减少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衔接期。幼儿园和小学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双向互动,切实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起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到小学观摩学习,了解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此同时,小学教师主动地介绍低年级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助力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又如,小学可以组织幼儿来校参加“传统文化交流会”“寓言故事分享会”等活动,鼓励幼儿与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感悟和收获,逐渐使幼儿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区助力

幼儿园要重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不断丰富幼小衔接课程内容。同时,加大幼小衔接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开展公益绘画活动,绘画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幼儿可以结合社区人员提供的绘画资源,进行自主创作,并将作品赠送给社区敬老院。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绘画能力,还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总之,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和实施融入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科学推进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猜你喜欢

园本幼小幼儿园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