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三组关系:以“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建设为例
2024-01-23许兵左廷英崔先强朱建军
许兵 左廷英 崔先强 朱建军
摘 要:虚拟教研室是“互联网+”时代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一种探索。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虚拟与现实、师资与平台、跨界与协同等三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三组关系,是建设好虚拟教研室的基础。文章以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资助项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为例,紧紧围绕虚拟教研室建设中的三组关系,整合一流测绘高校在测量平差中的优势力量和教学资源,通过分阶段有重点的建设,不断提升“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的课程质量和品牌特色。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内驱力,激发起全体参与者的学术荣誉感和教育荣誉感以及提高教育能力、教学质量的紧迫感,虚拟教研室才能建设成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产学协同育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集成体系和创新平台。
关键词:虚拟与现实;师资与平台;跨界与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5-0136-04
虚拟教研室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1],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深化教学改革而产生的新教学形态,是对传统教研室的发展创新,是从教学源头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探索[2]。虚拟教研室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提升教学质量、教研学术水平和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虚拟与现实、师资与平台、跨界与融合等三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三组关系,是建设好虚拟教研室的基础。2022年2月,由中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七所高校共同申报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为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正式启动试点建设。
为了落实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要求,根据申报书提出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预期效果,围绕发挥虚拟教研室在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促进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各参与单位测绘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为载体,以中南大学测量平差国家一流课程为依托,充分整合一流测绘高校在测量平差中的优势力量和教学资源,通过分阶段、有重点的建设,不断提升“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的课程质量和品牌特色,在建设过程中,本研究紧紧围绕虚拟教研室建设中的三组关系,力图打造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具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类虚拟教研室。
一、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三组关系
(一)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虚拟教研室的组织形式是虚拟的,但虚拟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是真实和具体的。
互联网创造的新时空提供了跨时空合作交流的新舞台,虚拟教研室不受时空限制,打破校园围墙,为开展高质量的教研交流、高效率的资源协同、高水平的教研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撐[1]。虚拟教研室的标签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平台和资源库为支撑创建的教学研究单元,按照教育部的设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目标在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1]。
传统教研室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稳定的存在状态,是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基于教学论、课程论、教育评价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设计、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评价、课程教学管理、教师培训等应用理论与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如何将教育技术学运用到课程教学中的研讨越来越得到重视,呼应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要求逐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反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成为教育主流。
虚拟教研室应时代潮流而生,其研究活动并无基本范式,教研活动的效果尚难在短时间证实。在建设内容上,设计者给出了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三类内容,目前来看,虚拟教研室的“云上迁徙”搭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利用技术搭建虚拟教研室并进行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建、能力提升的教研共同体的愿景十分美好,但如何才能化“虚”为“实”,让虚拟教研室真正落地生根?归根到底,虚拟教研室的核心仍然是教学和科研,无论是课程群,还是虚拟现实技术,都是辅助教研的工具[1]。
虚拟教研活动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研究新模式,但又是现实存在的,想要让虚拟教研室落地生根,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作为虚拟教研室的主体,高校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本研究积极组织兄弟院校、同行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研究活动,利用集体智慧推动课程改革、内容优化和教材更新,探讨解决测量平差教育教学趋势的未来发展问题,打造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测量平差教师团队的综合水平。
1. 形成定期探讨机制。采取轮流主持人制度,以案例分享、教学示范、讲座沙龙等形式,分别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及教学反思,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授课方法,确保高质量教学过程的组织。兄弟院校在案例交流分享过程中,教学方法能够逐步提升和共同进步。以专业化的组织、多元化的融合、常态化的交流,共同推进智能化测绘遥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2. 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师队伍、名师和一流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实施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实施方案,定期邀请国内外数据处理专家来虚拟教研室为教师、学生讲授数据处理理论研究的前沿进展,不断完善授课理论体系,促进一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3]。通过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应用进一步深入融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呈现实质性辐射效果。以“辐射引领、奉献社会”为要求,制订可落地、可操作、可持续的帮扶计划,推动中西部高校测量平差课程教育的发展,催生一批省级或校级测量平差一流课程;对于测量平差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西部高校,项目组的团队高校成员可提供一定的教师测量平差教学指导培训,促进西部高校测量平差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平台与师资的关系
教研室的师资并不单一地归属某一具体单位,是靠共同的目标、兴趣和使命感凝聚在一起,因此平台建设必须集中高效,助力教研团队在平台基础上协同工作[4]。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虚拟教研室最初由7所高校共同申报,但在正式成立时,已大范围扩展了教研室成员,东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8所学校相继加入了教研室,使教研室参与教师达到300多人,足够数量、不同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分布在测绘、遥感、土木、交通等不同的专业教学岗位,他们中既有两院院士、资深教授,也有刚出校门的新人,如何满足系统内各位教师对学习目的的期待就是一个难题,青年教师如何站稳三尺讲台?资历深厚的老教授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学?必须为不同诉求的参与者提供适当的目标,才能使庞大的虚拟教研室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智能化平台是虚拟教研团队的生存环境和技术支撑,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校网络课程,拓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舞台,使大学教学从教授的个体行为转变为跨学校的群体合作,尤其是“慕课”这一网络教学新形式的迅速普及,催生了高校课程教学的深刻变革。
针对本轮试点,教育部专门开发了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为首批439个虚拟教研室开通了独立的教研空间,提供了实时交流、协同编辑等基础功能。但教育部建设的信息平台是一个普适性的基础平台,基本实现了支持教研室以视频、语音等方式开展协同教研活动,以及分享、传播与应用教学成果等功能[5],但平台内属于本课程的内容需要各教研室自己建设。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提高教学、教研质量和水平的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虚拟教研室从申报初期开始,就致力于规划教学共享网络资源建设,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的新形式,搭建起共享网络资源。贯通本课程作为国家一流线下课程的课件、习题案例、电子教材等相关资源。
1. 优化现有资源。依托中南大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全国精品课程、全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全国一流课程(线下)、线上MOOC课程等已有网络资源,共建共享虚拟教研室平台,构成“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网络资源体系框架,促进高校间的互动与交流。
2. 丰富共建内容。在与各共建高校充分研究交流的基础上,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集等教学资源,建成完善、全面的教学资料网络矩阵[6]。
3. 形成互动平台。逐步建成虚拟教研室成员与中西部高校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平台,探索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融合国内外一流高校测量平差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创新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夯实学生的测量平差专业基础,培养拥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一个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平台,对现有的网络教学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从当前已有资源来看,面向学生群体的协同教学平台已经逐渐成熟,面向教师群体的协同教研平台还有待探索[5]。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来看,提升不同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是虚拟教研室的核心,加大对现有平台类型和功能进行梳理和分类变得迫在眉睫。
(三)跨界与协同的关系
依托信息技术存在的虚拟教研室,可以轻松地实现跨界师资的聚合,但实现“1+1>2”的前提是协同融入同一个目标。
虚拟教研室并不是传统教研室简单的虚拟化,而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深化新教改产生的新教学形态,其可以打破地理距离的限制,容纳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是跨学科、跨业界、跨区域的教学、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虚拟基本教学组织或单元。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作为测绘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涉及数学、遥感、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涵盖内容非常广泛。而遙感、计算机等学科近年来在业界发展迅速,在这一领域,高校并不占优势。高校已经不再是生产知识的唯一主体,高校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在高校跨学科的基础上走出象牙塔,跨界融合,协同育人。而虚拟教研室具有的人员组成灵活化、组织载体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样化、教研方式互动化的特点[7],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微信群、QQ群等网络资源开展线上活动及常态化的群内交流,拉出各种以任务讨论为主题的朋友圈,共同探讨新的理念、方法和解决方案。虚拟教研室利用技术促进更广泛的教育合作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方便教育专业人士的远程工作与学习,为跨界协同提供了便利。
二、虚拟教研室教学改革探索方向
自“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虚拟教研室成立以来,本研究在广泛扩充师资力量的前提下,试图以深度融合平差理论学科的研究为核心,不断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在本课程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基础上,集聚力量,全面推进深度融合的科学研究。推动教师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升教学研究的意识,凝练和推广研究成果[3]。
1. 全链条分解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相关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动态,提出课程系列研究课题。针对高校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教育教学趋势的未来发展问题,测量数据处理的教学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2. 加大申报数据处理相关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力度。依托团队成员的科研基础,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力争测量平差数据处理相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积极申报各类成果。鼓励利用各种政府、行业、协会等平台,整合虚拟教研室已有教学、科研成果,参与申报项目成果奖励。
3. 持续推进教材建设。结合当今测绘科技发展前沿,优化现有教材与配套习题集。对标国家级教材要求,邀请跨学科专家共同探讨,持续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力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名单。
4.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充分发挥各合作单位的优势,拓展与本课程相关思政案例来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探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全面梳理课程内容中蕴涵的课程思政点,有重点的突出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构成丰富的本课程思政案例库。
三、结语
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的不确定性,需要参与者推翻自己有的固定思维、投入大量的科研精力才能实现,目前虚拟教研室给出的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四项基本任务,并无实施细则和明确的考核办法,需要试点建设单位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归根结底,虚拟教研室的主体还是教师,这一模式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学校有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的定力,只有在充分发挥教师内驱力的基础上,激发起全体参与者的学术荣誉感和教育荣誉感以及提高教育能力、教学质量的紧迫感,虚拟教研室才能建设成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产学协同育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集成体系和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骆香茹. 虚拟教研室:形式可“虚”,落地要“实”[N]. 科技日报. 2022-09-07(06).
[2] 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等. 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21(11):91-97.
[3] 教育部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J]. 中国教育网络,2021(08):9.
[4] 董春桥,王秀萍,王琳玲. 智慧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实践: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5):119-123.
[5] 战德臣,聂兰顺,唐德凯,等. 虚拟教研室:协同教研新形态[J]. 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3):23-31.
[6] 陈曦. 虚拟教研室:跨专业、跨地域教师的“思想碰撞”场[N]. 科技日报,2021-08-05(06).
[7] 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 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责任编辑:向志莉)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资助项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虚拟教研室”(项目编号:教育部2022-2-354)。
作者简介:许兵(1986—),男,博士,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InSAR數据处理方法与应用;左廷英(1964—),女,博士,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测量平差理论方法研究及应用;崔先强(1975—),男,博士,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GNSS数据处理;朱建军(1962—),男,博士,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测量平差理论方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