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策

2024-01-18王琪珏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

王琪珏

摘   要:经济发展要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保证,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环境的实施者,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不容推卸的职责。新时代背景下,公安工作面临新挑战和新要求,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首先对公安派出所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服务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接着进一步研究其制约因素,如传统观念的束缚、警力不足的限制、基础工作的薄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最后提出了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途径,以求提高服务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关键词:公安派出所工作;服务发展;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4-0151-04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公安工作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增强自我转换的角色意识和社会化的发展意识,兼顾治安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和完善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围绕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氛围,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虽然我们已经在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治理的不适应也日益显现,一些固有的机制体制和工作方法已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公安派出所工作,使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当前公安机关的重要工作,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公安派出所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公安派出所工作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换言之,公安派出所工作必须适应、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才能确保其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阻碍。

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以稳定的治安环境作为前提和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能逐渐提上了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上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都离不开公安机关的保驾护航。

(二)治理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

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是实现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途径。优质的公安基础服务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经济发展也能够带动各项公安事业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各项公安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为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更是公安机关忠实履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使命”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拓宽服务发展的空间,改革创新服务发展的理念和举措,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打牢公安工作根基,着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公安机关性质的决定要求

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根本要求。公安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其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既是外部需要也是内部需要,更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决定要求,是公安机关无法推卸的职责所在。

二、公安派出所工作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公安派出所工作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目前,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安工作不仅要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更要积极配合政府以及其他行政机关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但是,目前公安派出所工作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需求仍有一些差距。

(一)治理观念相对守旧,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公安工作要围绕有限责任政府的理念,遵循市场规律。但是,由于计划经济观念和传统思维的转变缓慢,造成警务活动难以应对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自我转换的角色意识不強。广大公安民警对于管理型工作向服务型工作转变的理念认识不充分,在治安管理尤其是社会治安防范方面仍习惯于扮演“管理者”,维持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形象,开展工作沿袭传统的检查管理,缺乏市场条件下的角色转换意识。少数基层领导和民警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简单粗糙。另一方面,“片面注重治安效益,忽视经济和社会效益;注重局部治安环境,忽视整体发展环境”的做法亟待转变;同时,社会化发展意识薄弱,导致忽视社会公众需求,缺少系统地组织和发动社会资源投入社会治安防范,造成治安防控的社会参与程度和建设水平偏低[1]。

(二)治理机制比较固化,警务工作处于被动

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败,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支撑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公安机关为应对社会动态化的要求,对动态警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实行“110”快速反应机制、引入“两队一室”建设、路面提高见警率等措施,使社会治理动态效果凸显。但是,原有惯性的延续使得公安派出所工作还没有摆脱以往静态警务体制的模式,以至于派出所民警工作方式方法因循守旧,不懂得随机应变,学习改变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工作难以适应动态治安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同时,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现有警力却常处于被动应战的状态。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在一级勤务常态化的情况下均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存在部分警种职能划分不清、效率低下、待遇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都阻碍了公安机关职能的实现。另外,面对或大或小、或真或假的人民群众的案件报警,公安机关必须及时出警,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无效”或“虚假”报警,也造成了警力资源的浪费。

(三)治理手段较为低效,实践效果难以保证

新时代背景下,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足以引起社会心理失衡,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诱发违法犯罪活动。另外,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人口的集聚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剧增,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少隐患。科学技术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同样也为违法犯罪分子创造了便利,使违法犯罪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准进一步提高,手段方式也更加隐蔽,极不利于公安机关实施侦查打击。而当前我国基层公安机关的管理手段与之相比就显得落后低效了。这也使新时代背景下公安派出所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壓力。比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存有盲点、死角;重点打击和重点整治工作不全面、不彻底,存在薄弱环节等。另外,部分基层民警无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缺乏群众工作经验,面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往往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实践中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在社会治理中也绝不能缺位,而由于思想观念变化和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这是政府或公安机关的工作,与己无干,因此,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使得目前社会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公安派出所工作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完善公安基层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筹措公安派出所工作经费。不等不靠,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措施突破公安机关基础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通过专题汇报、邀请视察等多种方式,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汇报请示,争取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并加强与财政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以及时获得多方配合。

2.改善公安派出所一线工作装备。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层前线、服务实战需求”的总要求,根据打击犯罪、应急处突等实战需求,切实加大对基层公安机关装备经费的保障力度,为基层派出所民警警务工作提供硬件保障,进一步提升接出警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派出所工作效率。

3.大力创建“枫桥”派出所。为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治安管理创新能力,以及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对照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盼,公安基层派出所应大力创建“枫桥”派出所,使其完全符合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当前,很多地区公安派出所,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基层派出所建设整体还比较落后,还存在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执法勤务水平不规范等问题。所以,各地公安派出所要直面问题短板,勇于担当作为,增强做好新时代派出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地公安机关也要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工作,不断推进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以“两队一室”改革为重点,全面夯实公安派出所“硬”实力,把狠抓基层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和深化改革创新紧密结合、一体推进,着力打造规范化、智慧型、高效能的公安派出所。要以警务机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派出所综合能力,全面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完善星级评定考核机制,严守警力配备红线,优化勤务运行机制,创新打防管控体系,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要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社区警务效能提升等为突破口,紧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突出创建特色,注重创建实效,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二)强化公安派出所基层警务建设

1.以“大情报”体系为亮点,服务公安工作实战需要。情报信息是公安工作的灵魂。公安派出所应健全完善信息主导、反应敏捷的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争取工作主动权,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依据。一些公安派出所按照做强情报中心、做精所队情报室的要求,有效整合指挥中心、视频中心、情报中心,并达到1+1+1>3的效果,为实战单位提供了大量准确、高效、情报线索,助力各一线部门侦破了大批刑事案件,以及协助处置了一批突发群体性事件。

2.以“轮值轮训”活动为亮点,缓解维稳工作的压力。全面实施“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实战培训工作,统一食宿、封闭培训,既提高民警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又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压力,更主要的是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处突备勤精兵,如遇紧急事件,能够及时赶赴现场,为处置突发事件赢得时间。同时,提升全体民辅警综合素质,增强规范执法、为民服务等各项能力。可以通过精密部署,多措并举,开展警种培训班,各业务警种结合实际、主动作为,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式,适时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力争取得良好的实战效果,并持续提升公安派出所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以“民生警务”为亮点,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机关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到对群众痛心疾首的事情“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情“零懈怠”,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以实际行动温暖一方百姓、凝聚一片民心。要深入开展“大走访”和“警民一家亲”等“里子工程”,充分了解社情民意,为民排难解纷,拉进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一些公安派出所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以“限时、延时、预约、登门”服务为内容的“弹性服务”,实行“三不下班”(未接待完最后一名群众不下班、未处理完当天的业务不下班、未办结完急办的事情不下班)制度,并推广各类别警务室建设成功经验,发动社区民警主动关怀、提前介入,无偿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加强整体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社会治安防控平台力求专业。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既是党中央从全局高度、全盘角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又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平台建设与应用可以依托各地公安应用系统平台的科技公司,主要包含公安检查站、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安防小区、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智慧内保、大型活动安保等子系统。除此以外,平台基础建设可以主要包括三维实景地图平台、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教学平台软件等几部分。各省公安院校也要形成“教、学、练、战、智”五位一体公安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省市县所四级公安机关;更要加强与各省公安厅业务总队和各地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等建立校局合作关系,建成实践教学基地,从全省优秀民警中选拔佼佼者入选公安业务教官库,达到理论与实践优势的互补。

2.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体系力求高效。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本性因素,建立社会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三大矛盾突出领域进行风险评估,妥善处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高危区域和高危人群排查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共娱乐场所、出租房屋、征地拆迁区域以及重点人口、重点上访群体进行有目的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努力发现隐蔽问题。

3.实有人口管理体系力求全面。结合基层基础大排查工作,把采集、录入人口管理信息作为社区民警的常态性主业和社区警务室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排查、考评等机制,研究实施科学的实有人口管理办法,加大入户调查和信息登记力度,掌握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形成以“走访排查清、调查摸底清、登记记录清”和“管理规范化、科技化、层次化”为主要内容的实有人口管理新模式。

4.社会治安防控力求精准。打击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密织各个重点区域的防控网,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上,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提高公安机关全时空管控的能力。依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分层次的治安巡逻体系;同时,集中统一设卡清查,实现网络化管理、科学化布警、动态化巡防,全面提高管理、防范和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

5.虚拟社会治理体系力求可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队伍的实战能力,按照“规定动作做实,自选动作做精”思路,对本地重点网站、论坛、QQ群、短视频平台以及上级公安机关部署的重点监控网站、论坛进行实时巡查,及时跟踪掌握网络舆情导向,切实提高舆情危机处理能力。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三方的管理;加强对上网痕迹进行分析,实时跟踪违反犯罪活动轨迹;及时进行分析预警、追踪定位、全时掌控,实现将幕后的虚拟人落地依法处置。

(四)持续加强公安基层派出所队伍规范建设

1.坚持政治建警,增强队伍凝聚力。要聚焦政策精神,注重思想建设,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为引领,牢固树立“党建带动队建”理念,着力规范落实各项基本教育、基本制度、基本动作、基本养成的标准,持续提高“学法规、找差距、补短板、促正规”专项活动成效,以理论武装增强队伍战斗力、凝聚力。按照政治建警的方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民警头脑、指导公安实践,全面促进公安派出所工作事业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警察队伍,始终不渝地捍卫党的领导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坚持从严治警,增强队伍执行力。要聚焦督导检查,强化规范管理。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断在“严”字上下工夫、出成效,坚持把从严加强日常管理作为正规化建设的立足点。严格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帮扶、有奖惩,将个人仪表、内务卫生纳入民警日常考核,强化警容风纪、内务规范化检查,提高队伍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培育“安全、正规、高效、务实”的优良警风。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公安工作警纪警规,对各类违法乱纪行为坚持“零容忍”原则不动摇。进一步完善违法违纪问题,分析研判预警机制,及早发现、解决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避免出现集体性、塌方式腐败现象,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

3.坚持文化育警,增强队伍融合力。先进文化是警力,也是战斗力。要将文化育警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建警、治警、强警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公安文化活动,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公安特点的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公安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展示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增强广大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与此同时,要聚焦制度落实,狠抓队伍建设。注重日常生活管理细节养成,严格对照正规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要求,从民警日常出操训练、内务设置、警容风纪和一日生活制度落实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队伍整体能力建设,促进全体民警在日常点滴中抓养成,确保队伍正规化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

4.坚持从优待警,增强队伍向心力。牢固树立既爱民又爱警的理念,及时出台“爱警惠警”举措,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体恤民警。深入了解和积极回应广大民警的新期盼、新要求,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开展暖警心工程,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缓解“5+2、白加黑”工作模式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提高福利待遇,增强民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队伍的活力和向心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公安派出所工作应始终坚持围绕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定位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政治建警,始终以民意为导向,走好群众路线,兼顾多方效益,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以接受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和要求。应进一步夯实公安派出所工作,打牢公安工作根基,提升推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能与水平,真正发挥社会治理体系实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卢中常.社会建设视角下的治安管理的反思及构建[J].治安学论丛,2008(26).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
在经济建设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文物保护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探究计算机网络工程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坚持“两条腿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经济建设下经济统计的应用研究
移民搬迁视角下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对策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