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动态及展望
2024-01-18李燕青王双进
李燕青 王双进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自被提出以来就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企业的绩效受到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此,学术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而内部制度安排是将社会责任付诸现实的关键,公司治理作为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学者们对二者的结合、相互影响以及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意见,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4-0016-03
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Sheldon(1924)提出的,并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被众多国外学者所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首要关注的是“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社会责任”定义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善,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Carroll(1979)提出了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划分理论和金字塔模型,他主张企业要成为杰出的企业,必须在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方面承担责任。随后,学者们又把这些定义扩展到政治、环境、文化等多个维度的范围内进行探讨。在整个体系中,经济责任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所占据的比例是最为显著的。近年来,CSR与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已开始重视企业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责任作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对企业财务绩效、品牌资产、持续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强调了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刘玉焕,井润田,2014;王水嫩,等,2011;赵曙明,2009)。随着社会大众对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的日益重视,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投资者、供应商和员工的诉求,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公司治理面临着如何管理相关活动并均衡分配有限资源等问题。当前,在社会责任的组织战略、财务等方面的研究已日益成熟,但是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拓展。鉴于此,本研究首先梳理了社会责任在公司治理方面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几年来有关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规范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在每个社会群体中都存在着独特的有形或无形的社会规范,每个人都会自觉遵守;而那些违反这些规范的人则会被该群体的成员所排斥。靳小翠(2017)在社会规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当企业文化提倡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时,企业内部将产生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把它看做是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就会被公司内其他成员排挤,从而迫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等成员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朱光宇(2017)将委托代理模型作为公司治理问题的经典方法。由于它以假定员工(代理人)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雇主的行动为基本构架,因此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预防这种行动的合理机制。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经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决策时,需要对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权衡。公司股东、员工、投资者和供应商均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公司应兼顾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履行社会责任。刘连煜(2001)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观念,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就必须将其贯彻到公司的治理过程中去。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方式应该以股东的财产权利为依据,以国家的法律和规章为标准,对有责任感的企业给予嘉奖,对无责任感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让企业更加有责任感,而不是采取引入外部的社会福利人员进入公司董事会的方式。
(四)企业公民理论
企业公民强调企业作为社会中的经济实体必须承担与个人类似的、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经济行为与更广泛的社会信任的沟通与互联,服务于双方利益。金明伟(2006)认为,企业公民是企业与社会的第四契约,企业要向全社会承诺做一个愿意自觉履行其道德责任的企业公民。
二、实证研究
很多学者对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杨姗姗(202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并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从董事会特征(董事会规模、两职兼任和董事会独立性)和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管理层持股)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理论分析结合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机构投资者所占的股份比例越高,这一积极作用越大;管理层持股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改善财务绩效是不利的;两职兼任和股权集中度则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績效的关系无显著影响。
于晓红、武文静(2014)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采用2007—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高管薪酬、董事持股比例与社会责任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越高、董事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越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社会责任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越具有较弱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对当期企业价值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后续企业价值则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王化中和李超(2019)通过对食品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活动可以带来较好的财务回报,把社会责任建设当做一项长远的事业来做,更加有助于财务状况的改善;公司治理正向调节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高市场化地区相比较,低市场化地区企业公司治理程度越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效应调节效果越显著。
荆龙姣(202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社会责任履行与披露是上市公司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公司治理结构和产品竞争市场均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质量;市场化进程作为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不仅直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质量,而且进一步调节了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分层次、多元化的公司治理及均衡的市场化进程能够实现全社会对社会责任的共享与共治。为此,要强化公司治理机制与社会市场化机制建设,内修管理,外主公平,引导优质社会要素向优质社会责任企业集聚。
三、非实证研究
当前,除实证研究之外,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领域还出现了用非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
胡宁生(2014)提出,中国企业应构建三层同心圆模型ABC以明确其责任结构。最内层A代表企业的核心任务,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促进经济增长。中间层B涵盖企业在履行基础职责时应持有的社会价值观,如环境保护和良好的雇员关系。最外层C则聚焦于企业对解决社会问题的更广泛参与。在设定整体战略时,企业不仅需要各种子战略,还必须确保这些战略与其社会责任目标紧密相连。周鲜成和贺彩虹(2014)指出,與单一企业不同,可持续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如供应、制造、物流、销售和逆向物流,因此,其企业社会责任(CSR)具有独特性质。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利益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和政府,而次要利益方则包括社群、非政府组织、媒体、学术界和社会活动家等。这些群体构成了可持续供应链CSR的核心关注点,因此该模型下的CSR被定义为: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企业不仅需追求利润和股东价值,还需对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政府和社区等承担法律、伦理和慈善责任。
四、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现有研究表明,“股权分散化”的公司治理更适用英美等资本市场成熟的大公司,而所有权集中的模式则在全球范围内更为普遍。因此,公司治理的焦点也逐渐从所有者与管理者间的代理关系,转向了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在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通过各种隐秘手段,如关联交易,可能侵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高度集权的所有权结构下,管理者和员工持股主要反映了内部激励机制,而非真正影响股权结构。因此,在“共同治理”和“协同治理”模式尚未完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权集中特点到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各个方面(如责任、决策和管理制度设计)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Sheldon O.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London: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1924.
[2] CarrollA 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497-505.
[3] 赵曙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8,49.
[4] 于晓红,武文静.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5):74-78.
[5] 荆龙姣.公司治理机制、市场化进程与企业社会责任[J].统计与决策,2020,36(9):168-172.
Research Trends and Prospect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Li Yanqinga, Wang Shuangjinb
(a.School of Accountancy, b.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3,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ssue of CSR has been raised, it has been the focus of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s a manifestation of corporate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which makes the CSR issue an important area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inter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the key to put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real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the inter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enterpris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SR,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vailable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sults of scholar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ir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and their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propos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corporate performance
[责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