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2024-01-18庄凰龙

关键词:有机化学师范生育人

郇 凤,鲁 超,庄凰龙

(1.福建省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 宁德 352000;2.绿色能源与环境催化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宁德 352100;3.宁德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4.国家海洋局宁德海洋环境检测中心站,福建宁德 352100;5.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37)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而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3].学科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有赖于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和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4].师范生作为日后教育教学的生力军,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力,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5].“有机化学”是化学师范专业最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之一,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石,“有机化学”学科教育成为师范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文中从“挖掘思政元素”“焦距学科大事件”“贴近实事热点”等方面凝炼教学内容,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多角度培养核心素养,为高校化学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充分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而且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围绕这一核心,高等学校充分调动各种育人力量,利用多种育人手段,发挥各种资源的育人潜力,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及全课程育人的育人新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门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有机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合成故事,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素养.表1列举了几项本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预期效果.

2 课程内容紧贴科技前沿,聚焦科学大事件,扩大学生的视野

本课程在讲解“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同时,介绍跟课程内容相关的科学大事件和科技前沿内容,启迪学生的科学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图1).

图1 有机化学相关科技前沿

在讲解醛酮与胺的加成反应时,可以引入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催化剂的设计即基于醛酮与胺的加成反应;在讲解淀粉的结构时,可以引入“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科技前沿;在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时引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一划时代创举,以及中国科学家“以最短路线完成有机合成明星分子紫杉醇的全合成”这一科技前沿内容[7].

3 课程内容紧贴实事热点,学以致用

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带来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8],本门课程在讲解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时候,贴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图2).

图2 有机化学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在讲解烯烃一章中“烯烃的聚合反应”时,以丙烯的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为切入点,介绍口罩、医用防护服、手术服、鞋套等隔离防护产品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在讲解卤代烃一章“重要的卤代烃”时,可以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介绍有机含氯消毒剂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和家庭消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讲解蛋白质和核酸一章中“核酸的生物功能”时,可以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采用转录抑制类药物阻断病毒核酸的生物功能达到抑制病毒生长、控制病情的目的[9].在讲解含氮有机化合物一章中“季胺碱与季铵盐”时,介绍季铵盐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手液和消毒液等产品中的应用.

4 多种教学方法并行,强调师生互动,形成活跃气氛

改变传统课堂容易出现的讲授为主、课堂氛围沉闷的现象.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讨论、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小组讨论和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利用学习通的选人、抢答、问卷等功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通平台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包括课件、教案、视频、动画等.课前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素材自主完成知识点的预习,并通过学习通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课堂上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重难点内容可以在学习通的辅助下突破,例如通过选人、抢答等方式展开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讨论通过学习通发布讨论问题,并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现场了解和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评分的激励政策和考核评价制度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后通过学习通发布与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知识点理解上的偏差,另外,通过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在线答疑,拉进师生的时空距离.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学习通分享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后拓展资料,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视野.

5 改革评价方式

本项目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表2),其中形成性评价占最终成绩的40%,终结性评价占最终成绩的60%.终结性评价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则包含随堂测验(10%)、课后作业(15%)、课堂讨论(5%)、总结反思报告(5%)和小组汇报(5%)等方式.其中,课堂讨论、总结反思报告和小组汇报都属于非标准化答案的考核,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综合评价和检验学生知识掌握及理解运用的能力.

表2 评价方式改革

6 讨论与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承担着,肩负着祖国未来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师范生的培养尤为重要.文中围绕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角度进行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增强核心素养,主要特色如下.1)文中立足教学一线,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与许多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题的论文从大方向上切入,讨论“体系”或“模型”的构建[10-17]相比,文中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具体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的实例,立足教学一线.前者对教育管理者更有启发意义,文中的研究则对一线教师更具参考价值.2)文中的研究符合地方院校的学情.相比于一流院校在培养学科素养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18-21],在普通高校推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文中一方面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师范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