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内容与方法
2024-01-12洪琪,刘晖
洪 琪,刘 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20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和中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文以载道”“立德树人”一脉相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进入深化期,2014年上海开始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2016年要求高校中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2021年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2],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内容要求、方法要求以及工作要求。自此,各学科的课程思政研究、建设和实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知网搜集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论文的有上万篇,且呈井喷式增长,但有关《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屈指可数。“美国文学”作为高校英语(师范)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一方面学生需要对美国文学展现的美国历史、政治、宗教等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易于学生进行中西对比,构建中国视野。本文希望借此研究转变教学上重知识、轻价值的现状,将抽象的课程思政理念具化到课程实际教学上,真正落实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师德素养同向同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围绕历史概念、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对“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意义和概念进行梳理。如王守仁的《走中国特色美国文学研究道路》。[3]其次,探讨文学课程思政内容和框架。如以个人篇、社会篇和国家篇三个模块为框架;或者从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文化自信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等。最后是文学课程思政方法的研究。如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校内校外结合方式、显隐结合、中西比较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国外虽然没有“课程思政”这一表述,但实际上他们对课程育人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如美国通过通识课程进行价值塑造,日本以“修身为本,知识为末”为教育原则,俄罗斯有专门道德课程,将伦理、道德和价值理念融入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
纵观国内外课程思政的研究,发现如下问题。1.新时期“课程思政”理念尚在探索、发展和深化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呈现宽泛化、抽象化、个人化、零散化等特点,具体课程的具体思政元素即教什么的问题急需明确和规范;2.课程思政的融入即怎么教的问题已有探讨和研究,但适用于一般类型课程,尚缺乏对文学课程独特性的思考;3.课程思政研究论文不少,但针对“美国文学”课程寥寥无几且内容宽泛浅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以英语(师范)专业“美国文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使之具体化,并研究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使其具体化和规范化,加强可操作性。
二、《美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内容
为了切实落实《纲要》中所倡导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1],本文从思想政治引领、中国文化视角和跨学科拓展三方面挖掘“美国文学”课程从殖民时期文学到后现代文学各个时期中具有相关性、合理性和时效性的思政元素。
(一)思想政治引领
思想政治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真善美为切入点,转变外语专业对价值塑造的忽视。现以一节课的内容为例展开。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辩证理解贯穿美国文学史的核心主题——“美国梦”的本质。如富兰克林的《自传》标志美国梦的确立,其成功告诉人们都有同等权利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梦想,在部分人眼里这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是自由平等的体现。但马克思主义揭示出美国梦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是统治阶级为了掩盖自身缺陷,达到统治目的而宣扬的虚假理想。“美国梦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他从古至今犯下的滔天罪行;对土著人进行种族灭绝,蓄养黑奴,欺凌外来移民……美国梦是一种压迫性的意识形态,因为它把个人利益放在了他人的需求——甚至他人的生存之上……它与整个社会的福祉背道而驰。”[4]美国梦认为一个人只要积极进取、辛勤劳动就能成功,懒惰无能就会失败。这种观点将成功的个人因素定为绝对因素,完全忽略个人无法掌控的社会经济历史等外部因素。由此统治阶级完美地推卸其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也解释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推销员之死》等现代作品中美国梦破灭和衰败的原因。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和美国自然主义代表作品《嘉莉妹妹》中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20世纪初美国社会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人如“浮木”般任由遗传和环境摆弄,每个个体如嘉莉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无暇顾及道德底线,出卖肉体换取舒适生活。虽然最后名利双收,但并不幸福。如作品中写道:“啊,嘉莉呀,嘉莉!啊,人心盲目的追求!向前,向前,它催促着……你坐在摇椅里,靠在窗户边,做着梦,梦想幸福,却永远得不到。”[5]因为个体的幸福绝不是建立在野蛮的丛林法则之上,而是建立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之中。富强是国富民强,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社会道德标准,和谐是建立一个人人公平的社会。在一个弱肉强食、冷漠、残忍的社会,个人就算获得了某种名利上的成功,也是悲哀和孤独的。
最后,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到人性中真善美的力量。小说中哈克在与黑奴吉姆的逃亡流浪路上,真切感受到吉姆父亲般的关爱和朋友般的友谊,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真善美。因此在面对是否背叛吉姆,出卖其行踪时,经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人性中的美和善战胜了世俗的偏见和宗教束缚,获得成长。马克·吐温借哈克的儿童视角反衬和揭露社会的腐败、宗教的虚伪和人性的邪恶。
(二)中国文化视角
中国文化视角以中美比较研究和中美影响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将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加速知识到能力、能力到价值的转变。古今相结合即知识的纵向贯通,让学生由今溯古,由古来今,展望未来;中外相结合即知识的横向贯通,让学生通过对比分辨是非对错,建立自己的中国视野。
首先,中美平行比较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在文学流派特点、作家生平、作品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进行相似相异比较。如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苏轼的《江城子》同为对亡妻的悼念诗,前者歌颂与妻子永恒的爱情,意境绝美,基调悲戚,有空旷、高远、神秘的浪漫主义情怀;而后者表达诗人在妻子死后挥之不去的孤独和伤感,幽深清绝,质朴自然,体现现实主义特点。在对比中体会西方情感的外放和浪漫,以及东方情感的含蓄和朴实。此外,许多美国人为之自豪的观点和“先进”思想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早就存在。如美国《独立宣言》中著名的口号“人人生来平等”,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道家的“齐物论”,儒家也有“人人皆可为尧舜”“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为为本”“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平等观点的表达。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获得文化自信。
其次,中美影响研究包括中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相互影响。前者的影响可以在超验主义、庞德诗歌、奥尼尔戏剧等作品中挖掘。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常借用《论语》经典语句来表达如何遵循内心。如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表达自我的不断解构,不被外在世界和已有知识所束缚,要相信来自内心瞬息变化的顿悟和灵感。又如为了说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无关乎名利得失,只在精神修养与提升,梭罗引用孔子和蘧伯玉使者的对话,孔子对后者提供其主人的消息“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7]而大加赞赏。虽然梭罗对论语的理解与原文有些偏差,但通过中美文学的影响研究引导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文化立足点。
以上方法帮助学生超越知识的简单识记,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建立中国视野,塑造品格。最终达到引导学生价值塑造和立德树人的目的,改善现有外语教学中中国视野内容的欠缺。
(三)跨学科拓展
跨学科拓展充分体现文学课程的综合性,以经济、地理、科学、政治、文化、历史等多学科为切入点展开文学文本分析,促进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改变外语学生知识面偏窄的现状。
首先,美国文学的发展与18—20世纪的科学发展息息相关。富兰克林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推崇自然神论,促进美国思想重心由宗教向科学转向。当时深陷清教思想束缚的人们发现上帝创造的世界原来是一个如“时钟”般的机器按照一定的公式法则运转,只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和照顾好上帝的创造物,便能更好地侍奉上帝。由此人们怀着宗教的狂热学习科学知识,逐渐摆脱清教主义的思想禁锢,进入崇尚科学的启蒙主义时代。此时的文学以政论文、小品文等为主,突出理性和科学精神。同样,20世纪转折时期的达尔文自然科学《进化论》从根本上动摇西方上帝造人的宗教观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人类社会成了毫无道德约束、弱肉强食的荒野丛林,人受制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然主义作品受其影响自始至终都笼罩在极度的悲观绝望之中。之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确立的一个绝对的、静止的和固定的世界观,带来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认识论,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更多选择和期盼,同时也导致人们对未知未定世界的焦虑和恐惧。如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我总在两种矛盾力量间游移徘徊,就反映了现代人的困境。再如弗洛伊德心理学对文学的影响,让读者开始关注一直被忽视的、冰山下的自我,即人们的潜意识,这也是现代作家竭尽所能要展现的那部分自我。从美国现当代的安德森、伍尔夫、福克纳、奥尼尔等的作品可见一斑。
其次,地理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美国文学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虽然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分水岭,除了经济和政治原因,还有地理原因。浪漫主义作家多生活在美国的东北角即新英格兰地区,由北至南分别为: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是该地区的最大城市以及经济与文化中心。艾默生、梭罗、迪金森和霍桑都生活在马萨诸塞州;麦尔维尔、惠特曼和欧文在纽约;朗费罗在缅因州。然而到了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却集中在美国中西部。如豪威尔在俄亥俄州,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之间的密西西比河边,德莱赛在印第安纳州。根据地理决定论,地理决定文化,文化决定历史。当初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就是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的。他们崇尚精神追求、欧洲文化和道德教育,从而形成“新英格兰文化”和“东部绅士传统”。普利茅斯是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指挥部,是内战前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然而随着美国的西进运动的展开,他们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故作高雅的态度逐渐与现实脱节。与之相对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展现的边疆故事和中西部的亲身经历更符合时代气息,深受读者喜欢。以上通过文学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各个学科的串联,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同样,经济语境对理解“美国梦”的变化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美国殖民时期,美国梦还是一个宗教梦,清教徒自视为上帝的选民,要在美国建立新的伊甸园以洗清英国国教的腐朽。他们把宗教梦和世俗梦结合,认定名利等世俗的成功能证明是上帝的选民从而进入天堂,从一开始美国梦就和金钱挂上钩。虽然革命时期,富兰克林所代表的政治梦有着崇高的追求——民主和自由,但人们对经济地位的追求也毫不懈怠。富兰克林最初身份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代表,即美国人的标签。浪漫主义时期,以梭罗代表的超验主义想要遏制“欣欣向荣”的物欲追求,提倡精神修炼才是真正的财富。他把自己的物欲降到最低,认为一个人一个星期只用工作一天就可获得维持生活的物质,其余六天应该在自然中领悟超灵给人类的启示。然而到了现实主义,对金钱追求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马克·吐温小说中所讽刺的,《嘉莉妹妹》中所呈现的都是这种毫无廉耻的贪欲。到了自然主义时期,人没有自由意志,其经济地位决定命运;而进入基调悲观的现代主义,美国梦成了彻头彻尾的金钱追求。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妄想用金钱换来身份和地位、尊敬和爱情等等。主人公悲剧结尾也表明作者对金钱梦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批判到了后现代走向极端,嬉皮士的出现代表对美国梦的彻底弃绝,他们提倡回归自然的最初最原始的状态,放弃一切物欲追求。经济语境对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解能起到积极作用。
思政元素的挖掘远远不止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可以有更丰富的拓展(见图1)。
图1 “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结构示意图
三、“美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
为了避免思政建设中的“表面化”“硬融入”“贴标签”和“两张皮”的问题,[2]课程思政一定要契合文学课程的性质,将文学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和文学研究方法结合。一方面要考虑整个文学活动,另一方面必然需要文学批评方法。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相关的要素组成,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同时,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能提供介入文学活动不同的切入点。文学要素和文学批评方法就成为挖掘《美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左右臂。
(一)聚焦作品
经典的文学作品本身就体现了“真善美”,可用新批评方法进行挖掘。通过文本细读,聚焦文本内的形式因素,提高学生的文学语言的审美能力。如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通过音韵的巧妙使用传达主题,在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这首诗的尾韵长元音/i:/贯穿全诗,体现诗人爱情的绵长和忧伤。开篇大量运用的鼻音/m/宛如诗人抽泣低语,述说凄美的爱情故事。/k/、/h/、/d/的头韵展现诗人对夺走爱人的天使的控诉、呵斥和痛恨。最后诗节频繁使用饱满柔软的元音/aɪ/传递出对爱人的无限温柔和思念。还可将此作品与其他作品结合,进行互文性研究,或者如前文提到的中美文学平行比较和影响研究等。
(二)研究作家
从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生平来挖掘思政元素,在特定历史、宗教等语境中考察作品。如写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独立宣言》,是一部表达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独立的伟大作品,其著名的口号“人人生来平等”曾激励美国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其起草人杰弗逊也是一位伟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和政治家,但这位“民主之父”同时也是一位大奴隶主,毕生坚守蓄奴生活,至死拒绝解放自己的奴隶。其所谓的民主的局限性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的“民主”的历史语境和意义有很大区别。
(三)关注读者
读者的反映、批评和强调读者在作品阐释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读者所处环境以及自身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获得,会形成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独有期待和思维,由此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在文学教学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引导他们自己发现思政元素。例如《哈克·费恩》这部小说的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都有不同。“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刚开始读者只是把它当作一本儿童探险故事,是比较浅层的理解,二战之后哈克身上的废奴主义意识和反叛社会规约争取自主和独立精神得到挖掘,“随着20 世纪60、70 年代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小说中的种族表征引起了学界的争议。”[7]从“黑鬼”的称呼以及哈克对待吉姆的态度等方面透露出作者的种族主义倾向。读者反映批评的这种多重性帮助挖掘众多思政元素,如哈克身上的真善美、美国历史语境变迁、种族主义等等。
(四)探究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
1.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的映射可由马克思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方式来进行探究。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作品中阶级斗争和经济地位。如约翰·契弗的小说《巨型收音机》看似讲述一对夫妇过着窥听他人的变态生活,实则展现美国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悲剧:幸福和艺术的物化、夹心阶层的焦虑、社会的异化,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作品中前殖民地获得独立后所遗留的一系列问题。如在西方受欢迎的《追风筝的人》展现战后阿富汗人民的悲惨生活。主人公阿米尔只有来到美国进行“文化杂糅”后,父子关系、男女关系、兄弟关系等等才能得到改善,这是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普适主义和种族偏见。通过对现实关注,让学生警惕国外的价值渗透,加强本土视野建立,也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思政元素。
2.精神分析批评将心理学和文学结合,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如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中,母亲是一位形如枯槁、缺乏生机的中年妇女,谁知她年轻时是一位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女孩。“会穿着男孩的衣服骑自行车,招摇过市,”是什么改变了她?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她年轻时拥有鲜活“本我”,追求自由和爱情,但在令人窒息的父权社会下,“本我”在“超我”压制下逐渐熄灭,失去生活动力,变成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自我”。她唯一残存的“本我”是寄希望于儿子,希望他能实现她没实现的愿望,追求内心,不被社会所裹挟。由此也能从心理层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和平等的意义。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作为传播中西文化的使者,不仅要向国人传递英语文化知识,更要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美国文学》是他们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学生须正确地、批判地和全面地学习美国文学。通过思想政治引领、中国文化视角和跨学科拓展可以确保思政内容;通过文学批评方法确保思政内容挖掘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思考和改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