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路径研究

2024-01-08劳超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人才战略小农户融入路径

作者简介:劳超华(1988-),男,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现代化。

摘  要: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前,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面临诸多挑战,如综合素质不高、生产经营弱势、生产条件不完善等,影响小农户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阻碍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对此,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的广东开平市为例,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提出有助于开平小农户有序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即政府应大力发展人才战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支撑,改善小农户发展环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多措并举,增强对小农户带动能力;小农户应加强现代农业知识学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对接现代农业能力。

关键词: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融入路径;人才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標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1-0060-04

Abstract: The connection of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with modern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realiz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t 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into modern agriculture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low comprehensive quality, weak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mperfect production conditions, etc., which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hinder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and modern agriculture. In view of this, taking Kaip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e of the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light of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integration into modern agriculture, and analyzes the alloc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moder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ath that is helpful for Kaiping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to integrate into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n orderly mann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alent strategy, improv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The main body of the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hould take mor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to guide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knowledge, change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ocking modern agriculture.

Keywords: small farmer households;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modern agriculture; integration path; talent strategy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农业的一场革命,而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依然是小农户。因此,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本文从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不同视角,分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探索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1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现状与困境

1.1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现状

近年来,开平市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突破,打造茶叶、丝苗米、禽蛋、马冈鹅四大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现已基本形成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通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引导小农户利用现代装备设施和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二是通过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试点等建设,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着力点,推动小农户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体系,从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作用,规范小农户生产经营,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是通过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等项目建设,发挥茶叶、丝苗米、亚热带水果、牛大力、禽蛋、马冈鹅和淡水鱼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从而加快小农户融入社会化分工,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2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困境

1.2.1  小农户发展后劲不足

首先,农村人力资源短缺。目前,开平市农村地区发展面临人才资源短缺、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升级。一方面,一些有文化、见识广、能力强的优秀农村人才受城市经济、教育、医疗等优质因素吸引,选择进城打工并留在城市发展,造成农村人才持续流失。另一方面,因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长和经营性收入下降,导致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积极性不强。

其次,小农户综合能力差。一是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水平偏低,接受知识能力相对弱。如在运用秸秆还田技术时,掌握不好相关细节,反而在田间滋生细菌。二是缺少现代农业生产管理预见力,规避风险意识不足。如台风等自然灾害容易造成损失,但小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较低。三是市场分析能力弱,不能理性判斷市场信息。如小农户在品种选择、种养规模等关键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时,容易产生盲目跟风的现象。

1.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有限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一是处于成长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量虽大但整体实力不够强,产业链创造价值相对不高。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匹配小农户发展。一方面,服务领域不全面,现主要以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飞防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烘干等农产品初加工,农机维修等农机作业等服务环节为主,对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营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服务环节的能力不强、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小农户分散经营与规模化服务存在多种矛盾。如小农户因经营规模小、不同农户之间生产内容分散、种养要求差异等原因,难于形成一致共识,导致规模化服务难以推进。

其次,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在利益分配中,农业龙头企业在整个交易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农户大多处于弱势地位,缺少话语权[1]。如农业龙头企业掌握市场行业信息,资源调度能力强,可以通过交易谈判达到企业预期目标,而小农户经济实力弱,交易谈判能力不强,往往不能充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1.2.3  农业发展环境复杂

首先,土地三权分置面临挑战。一是由于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基层服务水平不高、竞价主体少等原因,市场竞价作用削弱,不能充分体现土地价值,从而影响小农户利益。二是土地融资保障体系不健全,小农户难以获得抵押融资。一方面,农村土地评估体系不健全,难以真实评估农村土地价值。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导致土地抵押物变现处置难。

其次,小农户生产条件不完善。一是农村农业科技装备应用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等生产条件问题仍然存在。二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对网购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但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网络销售能力受农产品网络品牌不响、农产品溯源体系不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难、农村物流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受阻。

2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对策

2.1  政府应加强政策导向,接续完善支农体系

2.1.1  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激发小农户发展动力

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遵循培养一个职业农民带动一个生产队,带动一个行政村乃至一个乡镇或一个县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渐盘活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金领”阶层[2]。首先,加快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体系,让小农民掌握更多现代农业生产本领,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小农户提供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小农户综合素质水平。其次,加强农业职称认定管理,开展乡村工匠等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二是支持本地人才发展,辐射带动小农户发展。首先,加大政策资源,培育壮大本地种养能手和专业生产大户,辐射带动小农户向产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其次,设立回归人才服务站,推动本地人才返乡服务。以侨乡情怀为纽带,引导退休技术人员、退休医生、退休教师等本地人才回乡定居,服务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发展。

三是引进社会人才,扩大小农户服务队伍。首先,健全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引入计划,继续推进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乡村计划,开展青春建功行动。其次,推动社会人才下乡,大力引进农业科技、管理、销售和金融等人才,促进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形成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生产服务队伍。最后,通过引导企业家、律师等社会人才担任乡村志愿者,以投资兴业、提供法援等方式,服务乡村事业。

2.1.2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小农户生产条件

一是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首先,强化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监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完善监督政策,规范市场环境管理,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证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其次,健全土地融资风险体系,进一步保障小农户利益。通过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联合等政策机制,设立风险赔付金,处理农村土地租赁和抵押中出现的不良资产,维护农户和银行利益。同时,健全农村土地评估体系,对农村土地进行有效评估,并持续改善金融供给服务,解决小农户融资难问题。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应用,改善小农户农业生产条件。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农户农业生产硬条件。在关于现代农业进行结合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当中具有良好的现代农业生产基础[3]。通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灌排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田块整治,实现农田升级改造,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加快仓储冷库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畅通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其次,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增强小农户农业生产软力量。通过气象为农服务,强化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小农户信息共享。通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下乡服务,完善农技推广技术员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对小农户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小农户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推广,发挥“互联网+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作用,提高小农户网络销售能力。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强化带动,巩固助农中坚力量

2.2.1  家庭农场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一是通过示范作用、提高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积极性。通过现代装备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将对周边小农户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激发小农户内在动力,促使小农户积极主动融入现代农业。

二是发挥属地优势,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方面,家庭农场是由小农户成长发展的现代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熟悉当地小农户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能够为小农户提供切实所需的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凭借在农村熟人社会的信任优势,能够畅通小农户之间沟通渠道,从而减少社会化服务交易成本,拓展对小农户社会化服务领域。

三是通过规模效应,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首先,凭借规模化生产能力,为具有相同生产需求的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缓解小农户小规模经营与规模化生产的矛盾,实现小农户生产方式现代化。其次,结合农业季节性生产需要、休闲观光+家庭农场等,以劳务方式带动周边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就近就业,从而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一是保障小农户成员利益,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小农户自愿联合、统一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始终代表着小农户利益。首先,坚持小农户成员主体地位,健全盈余分配机制,实现小农户与合作社收益共享。其次,通过合作社内部价为小农户成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物流和农产品营销等服务,降低小农户生产成本,提高小农户生产能力,逐步将小农户嵌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小农户融入到现代农业大格局。最后,通过合作社盈余,为小农户成员提供资金互助服务,缓解小农户融资难的情况,提升对小农户的金融服务水平。

二是开展社会化服务,辐射带动周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小农户为根本,把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点,把服务小农户作为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着力解决小农户生产现代化难题[4]。首先,通过“科技+服务”,对周边小农户开展生产技能、病虫害治理等农业技术培训,解决小农户专业化生产问题,有效提高小农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通过“农资+服务”,充分发挥市场议价优势,为小农户提供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从而节约小农户生产成本,提高小农民生产效益。再次,通过“农机+服务”,以农业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运用农机装备设施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为小农户提供精准的农业托管服务,减少小农户生产经营问题。最后,通过“互联网+服务”,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组织小农户进行直播带货,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流通体系。

2.2.3  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一是大力發展订单农业,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优化订单农业履约环境,通过制度设计建立订单双方的互信机制[5]。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小农户协商签订规范农产品购销合同,适度将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收益让利给农户,确定合理收购底价,明确双方权责关系,构建稳定购销关系,与小农户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同时,小农户按照企业产品质量要求,自觉规范生产过程,接受企业技术指导,从而加快农业技术扩散,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二是支持生产要素入股,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首先,借鉴开平市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经验,利用项目财政资金,将企业获得财政资金所形成的资产量化到企业项目周边村集体,与相关村集体签订联农带农协议,遵循“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在10年内每年10%分红的基础上,每年增加3%的分红,实现小农户增收。其次,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生产需求,支持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设施设备等农业生产要素入股,打造“公司+农户”利益共享合作模式,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最后,通过新办农业合作经营组织,支持小农户、农民合作社等参股,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多元合作模式,提升小农户合作层次,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是打造小农户紧密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先,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开平市家禽、茶叶省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农业强镇、农业产业化示范带等联农项目基础上,结合特色资源优势,联合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从事农业生产技术、冷链运输、品牌流通等农业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构建小农户紧密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次,充分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强化联合体成员内部合作。通过加快技术扩散,推动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联合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最后,加强联合体运营管理,健全联合体章程,建立持久、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3  农户应提升现代农业参与度,强化农业最小单元

2.3.1  加强现代农业知识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技术学习,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在政策性职业教育体系扶持下,积极掌握更多农业产业本领。通过弹性学制、网络教室、农民夜校等社会组织培训方式,提升种养技术、经营管理等农业生产理论知识。通过田间指导、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方式,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实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提高农业先进技术运用能力,实现农产品增产。同时,增强农业风险管理预见力,提高规避风险意识。通过主动购买农业保险,有效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此外,通过信息共享,提升市场分析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市场滞后性负面影响,精准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避免盲目跟风,减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二是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实现农业利益关系现代化。通过主动学习农业生态环保知识,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形成生态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共生。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生态环保,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污水排放、秸秆焚烧等污染环境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习惯。

2.3.2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融入现代农业

一是凭借现代农业要素,实现转型升级。首先,树立主体意识,提升农业经营积极性。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新型经营主体等现代农业主体的技术、资源和信息,积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其次,导入现代生产要素,转化为家庭农场。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扩大单位劳动力经营规模,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收益。同时,通过农机政策扶持,增加现代化先进物质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工具技术含量,促进机械化经营,提升農业综合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进行关键环节托管,解决能力范围外困难,强化规模化经营能力。

二是多元发展就业,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引领,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投身于现代农业领域,转化为现代农业加工、流通和服务体系的产业工人。一方面,依托开平雕楼、赤坎古镇、天下粮仓、大塘面村等乡村优势特色资源,发展生产性、生活性等服务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实现创业就业,加快致富步伐。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开平市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小农户具有政策支持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生产条件不完善等挑战。随着农业强国战略的实施,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应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优化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完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政府应加强政策导向,接续完善支农体系,改善小农户发展环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强化带动,巩固助农中坚力量,增强对小农户带动能力。小农户应提升现代农业参与度,强化农业最小单元,提高对接现代农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聂向一,陈娆.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分析[J].农业展望,2020(3):94-97.

[2] 何晓琼,钟祝.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支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78-83.

[3] 徐旭初.谈谈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9(2):44.

[4] 张天佐.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J].中国农技推广,2021(2):5-9.

[5] 张益丰,史润.订单农业核心价值与创新动能的双重检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08-118.

猜你喜欢

人才战略小农户融入路径
适合小农户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
“小农户”与“大市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生产效率的比较
基于促进人才战略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探索
立志高远的人才战略缘何落地难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企业人才战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