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构建城乡关系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2024-01-08张晓宁
作者简介:张晓宁(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摘 要: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构建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战略目标任务之一。城乡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对城乡关系发展理论追溯的基础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下探寻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在时代的新篇章这一关键节点推进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正确认识城乡融合的理论逻辑,遵循基本规律,有方向、有重点地推进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工作,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关系;融合发展;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1-0064-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and important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China to enter a new era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racing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structing the integrated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chapter of the times, as a key node,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urban-rural relation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llow the basic law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a directional and focused manner. We will further realiz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Key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path
城鄉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进程密切相关。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为重塑城乡关系构建新时代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要通过沟通城乡之间要素,达到自由流动的水平进而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高质量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1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探析
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思想
19世纪兴起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孕育与发展的重要源头,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乌托邦》问世,他在书中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岛国,所有人都住在里面,为了保障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岛内所有人轮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最终生产的产品按需分配。这个社会中不存在私有制,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公共的,没有工业和农业、脑力和体力、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知识水平,莫尔只是指出了我们所处的国家是怎样的,仅仅把这一构思作为一个虚幻的童话故事存在,没有对如何通往实现这个国度道路途径进行深入思考。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沙利·傅立叶在《新世界》等著作中,构建了“法郎吉”这个社会基层组织,在法郎吉里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每个人自愿参加劳动,在工作日可以参加多个工种,每种最长不超过2小时,没有脑力和体力差别。傅立叶的构想里允许大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欧文,作为英国的空想社会学家代表人物,提议创建“新村”,“新村”是集城市与农村之长于一体,既无城乡之争,又无农村之分,土地之物皆为集体之物。这个“新村”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而成立的,他认为社会劳动分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因此应当废除这种旧的劳动分工方式。但是,因为他自身及所处历史方位的局限性,让他没有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推翻私有制的中坚力量,欧文对城与村的观点,在没有人提出废除私有财产或旧有的分工情况下只能是空中楼阁一般悬浮的设想。总之,莫尔、傅立叶、欧文等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思想,未能付诸实施,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还未完全发展起来。马克思与恩格斯还指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节点,资本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得他们不了解也没有办法了解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的思想全部来源于头脑内部的想象,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也不够充分。因此,他们只是仅仅在剥削阶级中发声,而不在其时代环境中挖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力量。虽然他们的理论呈现出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但他们的城乡理论仍然是后来的城乡关系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石。
1.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空想社会主义家们的思想基础,积极探寻如何解决城乡对立的问题,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关于城乡关系的专门论述,但这一思想贯穿他们的著作中,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重要部分。
恩格斯在1844年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深刻揭露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再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剥削也会越来越严重,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化解的,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将逐渐不可调和,对应到城乡之间的关系,城乡从以前各自分离,到后来的分裂和对立越来越明显,直至造成更加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在那里,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分离、工业区和农业区之间的分离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现在只是发生一些缓慢的变化。[1]”指出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间的分离格外严重,分离演进下去的后果将是对立。马克思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城市和农村的权利平等问题,这为他之后明确了城市和农村问题的本质和消除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来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再会后,一起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们在著作中提出“城乡对立”和“城乡融合”等理念,并且详细论证城乡间对立的根源,对未来共和社会的面貌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用无产阶级革命来消弭城乡对立,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设想。再到《资本论》中,论述资本积累以及手工业工厂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带来城乡关系发生改变,进而演变为城乡对立,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进而出现城乡之间融合发展。
私有制的存在是城乡对立出现的根源。它的存在使得阶级分化进而走向对立,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对应到劳动者身上的表现就是劳动者自身发生异化并且与其劳动方式之间产生对立,“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2]”消除私有制并打破旧式的分工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马克思认为,对于城乡之间的关系,打破对立、实现融合发展,既是一种历史进程,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良性城乡关系的形成,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城乡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让城乡要素在更高的层面上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到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从而实现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城市的繁荣也使农业摆脱了中世纪的最初的粗陋状态。[3]”第一阶段在城市聚集区域中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带动的拉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乡村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分工体系将会取代旧有的分工体系,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产生冲击,但与此同时社会分工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此时工业与农业实现结合,地域的局限将逐渐被打破,工业活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市中展开,农业活动也不再仅仅在农村进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业相互融合。假如农村与城市的发展过度脱节,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会带来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现象,这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性难题,但如果能够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产业融合,留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打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壁垒,在产业层面达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让农民能够留在农村,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社会发展而导致的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涌入城市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农民能够在农村实现工业生产。在这样一个新的体系之下,劳动与分工的异化将会逐步被消除,人们不再需要为了生活而去做他们不愿做的工作,也不再有工农之分。并且,马克思明确指出科技在城乡融合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说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必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4]”这是他针对电的发明这一事实进行的论述,他认为发挥科学技术在工业和农业中的推动作用,提高工农业的生产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
1.3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阐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1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 4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64.72%,乡村常住人口49 835万人[5]。农村常住人口数量依旧庞大,现实情况是无法忽略乡村,单边发展城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中不断明晰乡村振兴战略目標的实现需要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对于促进实现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弘扬了我国历届领导人关于城乡关系的发展理念,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城市和农村地区各方面和多领域的协调发展,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站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一开始更多地侧重于工业化的稳步推进,长此以往形成乡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因为乡村发展的步伐没有跟上城市化的步伐,导致一直以来乡村的发展比较落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的悬殊更加明显,这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以精准把握乡村振兴的痛点,城市发展的同时带动乡村的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加速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助力。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的核心归结起来就是奋斗一体,农村城市无明确分割,无明确界限,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消除城乡对立,进而消除私有制。实现要素之间平等、自由流动,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城市或乡村。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更偏向一个终极目标,而新时代城乡融合思想在吸收借鉴了其中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境提出,是以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手段以及关键步骤而存在。进入新时代,迎接新机会同时也面临新挑战,城乡关系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也不能绕过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6]”加快构建统筹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多个层次上都有重要意义。
2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构建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实践路径
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过程,其表现为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发展。这个过程贯穿着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拓展和深化改革,实现新的更高层次上的突破。
2.1 发挥县域特点统筹联动城乡发展
中國式现代化赋予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内涵与时代使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突破发展难题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的特点,统筹联动城乡发展。县域作为基层政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单元,具有许多优势,比如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传承优势等。特别是县域作为汇通地带,承担着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结纽带,具有更好的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县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比如,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推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以此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县域也要加强与上级政府、城市地区的合作,发挥好作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作用,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当从县域的角度来看待城乡融合问题时,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来破局,可以发现县域作为城乡交汇的地方,能够起到衔接的作用,它并不是纯粹的城市或乡村,它既有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也保有乡村的特点。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关键,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县域是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和过渡区域,既是城市的边缘地带,也是乡村的核心区域。因此,在县域范围内,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实现城乡融合,才能消解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矛盾,实现全局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县域也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单元,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资源优势。通过挖掘这些优势,可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此外,县域还是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的桥梁,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互利合作,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因此,通过以县域为中心的视角,可以推动城乡融合,消解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矛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发挥县域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推动产业融合和人才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入实施。
2.2 加强文化领域建设形成文化影响力
城乡融合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和特色的体现,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乡村文化的发展和振兴可以增强人们对于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人们对于乡村地区的留恋和归属感。同时,文化可以成为吸引人们留下的一种重要因素,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力量留住人,让人们愿意在乡村地区生活和工作。在推进城乡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乡村文化,创新和开拓新的文化形式,可以激发地方的创造力和活力。让乡村文化融入到各种文化交流中,让本地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使本地文化活起来。总的来说,城乡融合需要注重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引领,让人们对于本地区和本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加强人们对于本地区和本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城乡融合的有序进行。
虽然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对于城乡融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城乡融合涉及到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除了文化因素,还有很多其他的挑战需要克服。例如,城市与农村在人口、经济、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如何实现这些不平衡因素的平衡,是城乡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城乡融合还需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城乡融合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施策,才能取得成功。从文化层面,突破城乡融合的关键环节过程中,对于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乡土文化是乡村的根基和灵魂,对于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定居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土文化需要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旅游等方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农村文化,从而加深人们对于农村的感情和认知,实现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其次,需要建立起一种共享文化的理念。城市和农村之间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服务等的交流,更是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交流。因此,建立共享文化的理念,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共同拥有、传承和发展文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这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共享等方式来实现。最后,需要注重城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和农村之间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将两者的文化简单地堆砌在一起,更是通过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文化是城乡融合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乡土文化的传承、建立共享文化的理念和注重文化创新和融合,是促进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3 结束语
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之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农村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蓄水池、缓冲带,长久以来为实现经济发展通过分工带来城乡对立的结果,现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城带城,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最终是要消弭对立,消除矛盾。现阶段对于新型城乡关系的这一思考,城乡二元结构能否就此被彻底打破,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是一个嵌入点,是一个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契机。不过,目前我国在城乡融合的进程中依然面临巨大的困境,比如在资本投入环节投入等量资本无法获得等量利润;如何促进要素逐渐呈现双向流动的趋势等严峻挑战,这些挑战都是亟待解决的。以构建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正是为了打破城市与乡村间的要素互相流通的壁垒。如何更好贯彻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但仅这一种手段是无法阻止资本向城市流动的,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推动城乡融合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5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5] 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统计局报告: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 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之十二[R].2022-9-29.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