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中心讲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2024-01-06林晶晶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新媒体时代,地方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应当积极承担起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结合文化传播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新路径。尤其在当前各地融媒体中心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整合媒体资源优势,创新应用新媒体渠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传播,成为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然而,融媒体时代,各地融媒体中心对文化传播和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传播思路,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文化传播手段仍不成熟,这就需要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经验,总结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路径。基于此,文章以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为例,探讨地方融媒体中心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文章从传承现状、传播表现和传播路径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揭示了地方主流媒体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规律和特点,希望能为新媒体时代融媒体中心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文化传承;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4-009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新疆科技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传播效果路径研究——以巴州地区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21-LRZD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已被人们淡忘,这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不仅使社会失去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使得年轻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因此,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之一,融媒体中心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一方面,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是一个典范,值得借鉴。

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传承方式单一

当前,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承仍停留在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的层面,缺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创新性的传承方式,这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十分有限,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兴趣。虽然融媒体时代已经有大量自媒体人开始在新媒体上制作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但与其他文化的传播相比,规模和体量仍显不足。加之传统主流媒体制作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团队势单力薄,使得主流媒体在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方面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一的传承方式明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感知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所以各地融媒体中心都需要认清时代发展形势,密切结合新媒体传播来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3]。

(二)媒体报道形式内容缺乏创新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支撑。虽然当前新媒体平台涌现使得传统文化信息内容激增,但也容易出现接收信息过载的问题[4]。这些过载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因为目前许多媒体机构的专业人才不足,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一些媒体在报道传统文化时甚至出现误读或误解的情况。此外,还有部分媒体为追求点击率而随意篡改传统文化内容,导致传统文化失真,如此不但无法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甚至会引发受众的信息疲劳。

(三)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5]。这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統文化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而媒体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之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部分媒体忽视了自身的教育功能,未能承担起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职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构建造成了影响。

二、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一)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概况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组建于2022年12月,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归口自治州党委宣传部管理。中心现有一报、两台、一网、一端、四微、四个短视频平台号、影视译制部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及三个广告经营实体。“一报”即《巴音郭楞日报》汉文、蒙古文、维吾尔文三种文版报纸。“两台”即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一网”即丝路楼兰网。“一端”即“我的巴音郭楞”客户端汉语、维吾尔语多板块移动端传播平台。“四微”有《巴音郭楞日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巴音郭楞零距离”、“楼兰在线”微信公众号。四个短视频平台号有巴音郭楞融媒抖音号、“巴音郭楞零距离”视频号、巴音郭楞融媒快手号、巴音郭楞融媒今日头条号。

(二)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

1.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融媒体平台[6],并在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中心通过新闻报道、专题制作、文化栏目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艺术、哲学等方面内容。如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联合巴音郭楞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巴音郭楞历史文化展”的展览活动,该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增强了受众的感受和体验,直观展示了巴音郭楞地区自古代至近现代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活动中,举办方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讲解和互动,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巴音郭楞历史文化的魅力。此外,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还积极开展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拍摄纪录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方式记录和展示当地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仍有大批粉丝和追随者,因此新媒体要与传统媒体结合,共同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在这一方面,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通过制作和播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节目,向广大观众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确保文化创新能够对接新形势下的需要和层次[8]。例如,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直播节目,邀请多位知名文化专家和学者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传统文化天天读》栏目,每天发布一篇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或故事,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和互动性较强的实践,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不仅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结合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群众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在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注重结合巴音郭楞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群众。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地方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文化讲座等,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此外,中心还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推广地方特色文化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中,极大提升了文化的普及度和影响力。

三、融媒体中心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融媒体中心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从历史、人文、艺术等多个角度去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9]。如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来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体系。再如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要素可以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鸿沟[10],因此通过人文研究,可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融媒体中心通过研究,能够更深刻地领略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融媒体中心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时还需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保护和传承工作,如此才能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融媒体中心也可以通过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来进一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从而使其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二)创新传播方式,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创新传播方式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对此,融媒体中心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价值[11],并将其与新的传播载体和手段融合,从而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在创新传播方式方面,融媒体中心可以采用新兴的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受众。具体而言,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建设传统文化网站和移动应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以更直观、便捷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融媒体中心不但运用新技术创新传播方式方法,同时也在不断“训练”新技术,并逐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植入现代技术[12]。此外,融媒体中心也可以积极举办各类线上传统文化活动,如在线展览、讲座、演出等,将传统文化活动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优化受众体验。

(三)结合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群众

结合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群众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这是因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只有结合地方特色,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13]。新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文化。基于此,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就充分把握了当地人对民族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情愫,通过组织特色文化活动搭建起与群众进行文化、情感交流的平台,在有效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借鉴这一做法,各地融媒体中心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服务地方群众的过程中,都应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特点,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注意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在服务地方群众的过程中,融媒体中心需要立足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14]。可以利用短视频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重新解构与塑造,形成新颖独特的传播视角,打造亲民的网络传播活动,如此不仅能够使大众获得沉浸式体验,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加快其创新发展的节奏[15]。

四、结语

在当前努力打造文化强国,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各地融媒体中心应清楚地认识到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传统文化在传播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积极探索新的传播路径。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入手,创新传播方式,结合地方特色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在未来的工作中予以借鉴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佳,田探.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选择:基于对“三大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0):13.

[2] 杨民仆.打造优质短视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新闻战线,2023(18):83-85.

[3] 王雷.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7):10-12.

[4] 张崇曦,高远.新媒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创新传播路径探究[J].传播与版权,2023(4):97-99.

[5] 俸姗姗.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3(1):62-64.

[6] 李莉.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J].新闻知识,2020(11):25-30.

[7] 卢华宇.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探析[J].采写编,2023(6):95-97.

[8] 赵霞.数智赋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传播生机勃发[J].城市党报研究,2023(10):27-31.

[9] 張超,王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艺术表达策略与提升路径:基于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实践分析[J].电视研究,2023(5):15-19.

[10] 袁玮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现实困境及优化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6):32-34.

[11] 黄伊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方法论探讨[J].观察与思考,2023(9):62-70.

[12] 林碧烽.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地方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艺苑,2022(4):80-84.

[13] 牛凤燕.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转换[J].理论学刊,2018(5):162-168.

[14] 沈哲琼,罗旻敏.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路径探究:以集美大学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45-48,60.

[15] 汪心馨.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234-235.

作者简介 林晶晶,讲师,新疆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新闻评论、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