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精准落实习作要素
2024-01-06施玉洁
施玉洁
【摘 要】 小学习作教学,应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搭建支架,实现习作教学精准知识架构下的梯度训练,由“扶”到“放”,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领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习作。
【关键词】 习作教学 搭建支架 梯度训练
习作教学难,难在何处?一言以蔽之:学生既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根据单元习作要求,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实现习作教学精准知识架构下的梯度训练,让学生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为例,通过研读教材,了解习作训练编排规律和要求,可以看出“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清楚当时的感受”,在以前的习作训练中已经有过相似的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习作知识开发和习作知识教学,就是打开儿童写作这个“黑匣子”的一把钥匙。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准研判学生习作的难点,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提供可以借鉴的支架,由“扶”到“放”,引领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习作。
一、搭建素材支架——推开记忆的大门
本次习作属于回忆类型,学生不易充分调动生活储备,“选取感受强烈的事情”会扎堆集中在“紧张、害怕、刺激”这类主题,而忽视其他心理感受。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唤起丰富的记忆储备,从中捕捉鲜活的习作素材。
教师先从“激趣”入手,展示一组表情图。学生由此捕捉到了“开心、激动、害怕、难过、生气、紧张”等情绪活动,进而开启了情感体验的大门。
教师再从自己的经历聊起:“看到这些表情,我想起了很多难忘的事情。记得我第一次登上大礼堂的舞台上公开课,台下坐着数千名老师,我紧张得喉咙发紧,手心冒汗;我曾经徒手摘下过悬在窗前的废弃马蜂窝,战战兢兢害怕得要命;当我成为母亲的那一刻,把一个小生命抱在怀里,那喷薄而出的喜悦和感动让我激动不已……这些事情都曾让我的心儿怦怦跳,是我记忆宝库中的珍藏品。”
教师接着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如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参加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第一次当众表演……请学生说一说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惊喜、害怕、焦急、激动、紧张、生气、愤怒、委屈、感动、悲伤……这些都是我们强烈的情感体验。最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呢?
教师分享故事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激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唤起记忆储备和情感共鸣,再通过头脑风暴,打开学生思路。学生寻找和挖掘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素材:有独闯鬼屋的惊险刺激,有和同桌吵架的气急败坏,有陪伴狗狗病逝的伤心难过,有考试没考好不敢跟爸妈说的紧张忐忑,有独自带淘气弟弟时的“险象环生”……
二、搭建叙事支架——“描绘我的心电图”
即便学生想好了“写什么”,但对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可能会印象模糊,从而忽略关键情节和生动细节,不容易一步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教师通过分享一篇妙趣横生的下水文,带领学生梳理范文的“心电图”(即思维导图)。
读一读:阅读《仓鼠出逃记》(全文略)。再跟随故事的情节,绘制一幅“心电图”。
说一说:看了“心电图”,你们有什么发现?(“心电图”下方是事情发展的过程,上方是每个阶段对应的心情变化。)
写一写:清代文学家袁枚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奇峰迭出才能引人入胜。请你选择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模仿老师的“心电图”,在作业单上绘制自己的“心电图”,下方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上方写对应部分真实的心理感受。
学生通过范文的“心电图”,知道了“叙事过程”和“心理感受”要交替对应着写,梳理完“叙事线”和对应的“情感线”再来讲述故事,就很容易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如:
三、搭建思维支架——锦囊妙招助通关
在表述“内心感受”的时候,学生不容易描写得生动鲜活。教师要让学生在“写清楚事情经过”的基础上,尝试着将“写清楚当时的感受”作为新的写作训练点,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片段练习,教给学生切实可用的小妙招。
写一写:在你的故事中,哪个部分最能表达心儿怦怦跳呢?请在作业单上尝试着写一段。
品一品:怎样写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心儿跟随着你的文字一起怦怦跳起来呢?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锦囊妙招”。
锦囊一:聚焦心理感受
1.我仿佛看到一个黑影在阳台晃动……是晾晒的衣服吗?是窗外的树影吗?还是……小偷?!我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内心独白)
2.我蹦起来反锁了门,关上电视,盖上被子,蒙住了头,大气都不敢出。(动作、神态)
3.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天助我也!(妙用诗句)
锦囊二:关注身体变化
1.我不敢直视他的眼睛,额头早已沁出豆大的汗珠,脸颊滚烫,身体也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2.我惊恐地瞪大了双眼,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身上的汗毛根根竖立。
3.一股暖流从心头流淌到脚底,我的眼睛湿润了。
锦囊三:巧用修辞手法
1.我像出膛的子弹一样奔向刚出闸门的爸爸。 (比喻)
2.乌云遮住了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太阳也在掩面哭泣。(拟人)
3.我欢呼雀跃,开心得要蹦到天上去了!(夸张)
学生用上这些“锦囊妙招”当堂修改片段,同桌互相读一读,评一评。教师通过范文支架,将“写清楚内心感受”具象化、可视化,学生明白了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描述自己的感受,学会了如何表达更生动,更有感染力,更有画面感。
四、搭建创新支架——匠心独具抓眼球
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开头平铺直叙,无亮点。教师尝试从设计创意开头入手,提供范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修改习作的开头。
1.“先声夺人”法:“记得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记得……”妈妈一边唠叨,一边往外走。“知道啦!知道啦!”我不耐烦地回答着,心儿却怦怦跳起来——嘿嘿!我终于一个人在家啦!
2.“倒叙回忆”法: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一想起来,心儿还是忍不住怦怦乱跳,真是太( )了。
3.“提问互动”法:你们遇到什么事儿会心儿怦怦跳?是( )?是( )?还是( )?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件让我心儿怦怦跳的事吧!
4.“天马行空”法:薄雾慢慢散去,天色渐渐明朗,开满鲜花的山坡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奔来——是小黑!我一个机灵醒了,心儿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借助所学方法,积极尝试修改,作文开头部分更加新颖有趣,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课堂也再次精准有效落实了“學会修改”这一习作要素的训练。※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