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讲台的守望者
2024-01-06秦艳
【摘 要】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是读书,书籍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关注文字传达的内容,还要关注这些内容是如何表达的。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教师也成就了自我。
【关键词】 读书 教研 顺学而导
李秀平老师和我是多年的同事,在生活中,她给我的印象是文静寡言的,可是在课堂上,她却总是能给我别样的感觉——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嗓音清亮,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也感染着每一个听课的老师。每每听她讲课,我总会惊讶于柔弱的李老师在课堂上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经过接触和了解,我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静水深流,在喧嚣的尘世中,李老师守住了一份宁静的心境。在李老师身边,你会被她的纯真感染。面对她,你总能从她深潭一样的双眸里寻觅到一些东西。李老师喜欢阅读,我想这也是她人生厚重底色之源。她乐于钻研教学书籍,她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王崧舟讲语文》等,在书中与大师结缘;她读《教育的关键议题》《师道》《教育从爱开始》等,探索教育的最佳路线;她也喜欢阅读各种文学书籍,她欣赏《瓦尔登湖》《摆渡人》《白鹿原》等文学名著所呈现出的意境之美、寓意之深。书籍丰富了她的内心世界,陶冶了她的人文气质。书籍让她的心灵远离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守住了一种空灵的心境,从而能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实施语文教学。白天,她与学生在一起;夜晚,她在长夜孤灯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她在宁静中积淀能量,丰富自己;她在宁静中释放能量,就像一湖静静的水,越深越不显示其流动的痕迹。她的宁静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也就有了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她追寻着教育教学的美好境界,先后两次荣获连云港市小学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被评为“连云港市教坛新秀”“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等。
静能生慧。“李老师秀外慧中”,这不仅是我对她的夸奖,也是同事们的共识。我吸纳她为我的名师工作室成员,多次推荐她参加省、市级各类示范课、观摩课,并鼓励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李老师在教学上也一直是且行且吟者,她知道教师绝不应被平庸填塞,而应与创造、探究为伍。李老师认为,在不少时候,学生对于作者如何能写出如此佳作,往往不做思考,鲜有研究。为此,她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关注文字传达的内容,还特别提醒学生关注这些内容是如何表达的。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进而有意识地探究作者写出好作品的内在原因。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读和说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她以经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站在课改的高度,努力成为新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和创造者。她积极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级多项课题研究,如,她申报的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言语智慧和人文精神协调性的研究”,现在已经顺利结题;她的研究论文《走出“语言痛苦”的藩篱》荣获江苏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在论文中,她说道:“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诗词文曲中炼字炼意的技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中吸取语言的精华,解决写作时无话可说、文采平庸的问题。”她关注儿童的个性思考,她说:“孩子的世界天真烂漫,让他们用真实的情感去感知别人和世界,用健康的文字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她坚持要靠学生自己去开启阅读兴趣的大门,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生成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她的课堂从来不将教师自身的感悟强加给学生,而是提供一个充满语文味的场景,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往文本深处探秘。
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主题研讨活动中,李老师执教《如梦令》一课。《如梦令》这首词语言精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李老师抓住“兴”“惊”等重点字词带领学生去品读、感悟。整堂课,李老师语言优美,特别是在解读“误入藕花深处”一句时,进行了拓展补充。学生被李老师甜美温柔的声音吸引,在李老师的引导下美美地想,尽情地说,在悠扬的乐曲中你诵一句,我品一句。最后的自由创作,让学生学有所用,有效提升自身创造力。整节课使人如沐春风。
靜以致远。李老师在心灵的恬淡宁静之中守住对教学的恒心。她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参加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优课评选的名额。李老师选择的是茅盾的散文《天窗》,她说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美了,这是童年的“天窗”,更是幸福的“天窗”。我说:“相识容易相知难,读透文本是关键。接下来你就好好解读文本,再做教学预案。”出于对文字的敏感和喜爱,不忍舍去每一处精彩,一开始,李老师的教学设计重点关注文字的美,以小见大、虚中有实、比喻、排比、想象……这使得教学任务头绪繁多——热闹有余,重点不足。我启发她:“要学会删繁就简,舍去与中心议题无关的内容,留下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就可以得到期待的结果。”
李老师领悟到要抓“想象”这个主干来设计教学环节,于是精雕细琢,重新打造教学设计。接着就是不断磨课,李老师基本每天都在试讲,我带着备课组其他几位语文老师一次次和学生坐在一起试听。在磨课之初,李老师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围绕“慰藉”一词进行小组讨论,提取关键词语,完成思维导图。李老师再把“天窗内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进行对比,意图让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形式新颖了,但淹没了“天窗”本身的美感,也远离了李老师平时言意共生的诗意课堂。我和李老师进行了商讨,我建议她还是要本色教学,教学方式要和文本相适应。李老师说她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考虑到这样高层次的大赛,她想以别样的方式呈现课堂,想出新。我打消了她的顾虑,鼓励她展现自己的本色,让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显现和释放。就这样,每一次试教下来,大家聚在一起评教案设计的可行性,评老师的教,评学生的学,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梳理和调整。每次评完后,李老师顾不上疲倦,带着大家的智慧和自己的思考,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终于在省赛中,李老师在文本意识的视角下链接实际生活,在情境设置中融通真实任务,紧扣文本表达特质,课堂在激活想象中达到言意共生。学生的想象是合理的、合情的、灵动的……在一个个顺学而导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并互相启发,开出了绚丽的花朵,也使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李老师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特等奖。
有一个词叫“守望”,李秀平老师虔诚地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浸润心灵,心怀梦想,静等花开。在教育教学这条长河中,她“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永不懈怠地追求着更美好的课堂。我深信,终有一天,她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秦艳,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