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2024-01-05金盛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苏州地区民办高职教育的现状,从教师、学院和社会三方面探究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旨在让广大民办高职院校重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教师为本”,充分激发教师的潜能,让教师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体味到工作的快乐。
关键词:民办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
作者简介:金盛(1988.10-),男,江苏苏州人,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师发展、大学英语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 2035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该《意见》肯定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教师职业幸福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关乎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成长,以及学校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教师,尤其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感受到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而是普遍遇到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心理焦虑和困惑、缺乏工作激情等问题,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使教师可能产生一些离职或改行的想法。
一、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
民办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职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需求量也在逐步增长,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但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普遍面临着教学任务重、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参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学工作缺乏成就感,进而导致教师工作参与度和积极性下降,久而久之易产生職业倦怠等突出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调查研究发现,苏州市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大部分为女教师,年龄在25-45岁之间,职称水平普遍偏低,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为主,取得高级职称者较少;日常教学工作量较大,每周平均课时量少则16-20节,多则20节以上;大部分公共英语教师主要承担大学英语、专接本、选修课、英语等级考试等课程的教学和培训,同时还需参加校内外培训活动、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英语竞赛。总体而言,大部分公共英语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意识。工作之余,大多数公共英语教师还需承担养育子女和照顾父母的家庭责任。因此,日常工作和家庭责任带来的双重压力直接影响着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目前很少研究关注民办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受到教师个人、院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个人因素
1. 教师职业认同感。“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这些名言警句强调教师是一种不可或缺、受人尊重、具有崇高地位的职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还需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为教书育人而无私奉献。教师职业被社会、家长、学生、院校领导赋予了比较高的期望。因此,教师个人首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和本职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并知道其价值和意义。唯有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才能从中找到快乐,获得成就感,并为之努力奋斗。然而,当前大部分民办院校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普遍缺乏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倾向于把教师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并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本质和价值,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对于“我是谁”和“我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憧憬,日常工作中也很少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既然部分教师看不到教师职业“光辉”的一面,幸福感又从何而来?
2.教师能动性。教师能动性是指教师个体通过自己后天努力而达到的一种状态,而并不是无法预料的潜能或天生就有的特质。教师能动性对教师职业学习、成长和幸福感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能动性较强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自信满满、活力四射,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善于自我反思和学习来提升和发展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果断作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积极应对。相反,能动性较弱的教师在工作中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善于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做事相对比较被动和消极,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缺少信心和勇气,没有工作进取心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因此,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而言,增强能动性至关重要。具有较强能动性的教师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挑战决不退缩,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职业幸福感。
(二)院校因素
1.学生学情和评价。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教师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来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同时,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很难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需求,也很难让所有学生都喜欢上英语课。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学期末会让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因此得到大多数学生积极的评价和认可是大部分教师所期望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
2.福利待遇。福利待遇作为物质保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在现代社会,提到教师,人们就会想到收入稳定。以苏州市为例,苏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GDP排名常年位居全国前列。苏州的高校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苏州地区不同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因教师职称、教学经验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整体而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普遍低于公办高职院校以及其他职业。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收入主要来自每学期的课时费,其他方面的福利待遇和补助相对比较少,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的待遇有一定的差距。公共英语教师长期忙碌于教学一线,工作之余还需承担家庭重任,生活压力较大,物质方面得不到一定的保障,可能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缩小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给予公共英语教师一些额外的补助和支持至关重要。
3.工作量、管理和考核制度。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主要承担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因师资力量不足或失衡,导致公共英语课时任务比较重,授课以大班化教学为主,学生数量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平时很难关注并兼顾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据调查,苏州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工作量主要依据教师个人额定工作量以及学院教师总数进行分配,很少考虑到教师职称和教学专长等多方面的因素。而针对考核和管理,不同院校有自己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但普遍还不够健全且缺乏公平性。为了确保相关管理和考核制度的客观公正性,需多听取和采纳教师的意见,让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权。除了教学方面的考核,还要加强对教师道德品质以及科研方面的管理和考核,設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让所有公共英语教师积极参与考核并公平获得奖励。
4.教师人文精神方面的关怀。人文精神对应的英文单词是“humanism”,也可以译作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顾名思义,人文精神就是把人放在首位,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师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视,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院校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以及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工作参与度,同时保障院校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然而,当前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教师人文精神的关怀和支持。民办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资源,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民办高职院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和“打工者”的关系转变成“家”和“家人”的关系,关心每位教师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重视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人文方面的培训和活动,鼓励教师多接触、多学习、多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让教师能够感受到所从事职业带来的快乐。
5.教师学习和交流机会。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有很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主要是院校组织的一些培训,或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座,教师也可以申请外出参与一些省培或国培进修项目。不过,大部分培训和学习侧重职业教育方面,针对英语学科的专业培训和学习相对比较少。每年校外的一些省培或国培项目申报名额比较有限,一般是轮流安排教师报名,教师申报主动性不够强。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访学或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由此导致大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学习和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的意识,只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而忽视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此外,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不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比较有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鼓励公共英语教师加强院校内部的交流和学习,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与同类民办院校的教师多多交流和学习,以参与科研的形式进行合作,把外校优秀教师的一些好理念、好方法引进来,让所有教师共同学习,提高教学能力,感受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三)社会因素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被社会赋予了比较高的期望,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然而现实生活中,社会各界普遍对民办高职院校缺乏认同。大部分人认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差”“素质低”,而民办高职教师也因此深受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此外,在很多人眼中,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所教授的英语学科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重复学习中学阶段的英语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明显成效,英语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实用性也不够强。社会对“民办”和“高职英语学习”的偏见,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而认同感逐步缺失,对未来发展没有任何信心,有何幸福感可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主要受到教师个人、院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必然会削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的工作潜能无法得到激发,这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也不利于院校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当“以教师为本”,关心和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给教师更多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味到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琼.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8.
[2]张慧.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广元市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25):78-79.
[3]王景明.职后发展视域下高校公共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问题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95):87-89.
[4]高雪松,陶坚,龚阳.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能动性与教师身份认同:社会文化理论视野[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1):19-28,146.
[5]邵百艳.民办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现状与重塑[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