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网不欢的“Z世代”与高校网络思政
2024-01-03徐冉王威暘
徐冉 王威暘
摘 要:当前高校本科生群体已经全面过渡到21世纪出生和成长起来的“Z世代”新青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和互联网发展的见证人与亲历者,“Z世代”的青年特征和网络使用习惯正在推动高校教学和思政工作的深刻变革。面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数字互联与信息共享的新机遇,高校要充分结合时代背景与青年特征,优化网络思政工作,更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文基于T大学学生基础调研的长周期问卷调查数据对T大学本科生的网络画像进行刻画,提出“主体缺位-注意力分散-信息茧房-互动失谐”的工作挑战,并探讨了通过“理念转向-技术赋能-资源触达-关系重塑”优化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Z世代;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政
一、引言
“Z世代”青年也被称为“网生代”“数媒土著”,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Z世代”在网络信息时代出生与成长,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交互产品的影响较大,其学习、认知以及成长都与互联网、数智化紧密相关,参与意识、创新要求也更为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青少年几乎人人上网。青年在网上,团的工作就要做到网上去……要真正发挥作用,把‘线上’和‘线下’、‘键对键’和‘面对面’结合起来,增强联系服务青年的实效性。”[1]在新的时代特征中,高校需要充分考虑青年学生群体特点,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介对传统思政工作模式予以创新和拓展,高效精准地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本文拟对T大学本科生从网络使用习惯的角度进行青年画像刻画,并通过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机制进行探索与讨论。
二、“Z世代”本科生的网络画像
近年来,随着“Z世代”群体数量的增加与青年年龄的增长,学界对该群体的关注程度也随之提升,对“Z世代”群体的研究集中于人口特征、文化理解、消费行为等方面,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视角与素材。从代际社会学视角来看,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Z世代”观念与行为特征表现为高度参与网络社交文化、广泛从业新经济型业态、内卷化竞争下“躺平”心态、具备高度“四个自信”。[2]从整体与历史的视角出发,受家庭结构、人际结构、物质条件、时代条件的综合影响,“Z世代”具有生活方式网络化、社会心态矛盾化、群体结构扁平化等特征。[3]也有研究者从微粒社会下的单体化视角进行分析,认为“Z世代”群体具有家庭空间中的精细化教养模式、学校空间中的个性化教育需求、社会空间中的单体化职业规划与个体选择。[4]
作为大范围社会调查的补充,高校“Z世代”学生群体的行为模式与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对学生长期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T大学于2011年开始学生基础调研,每年按照10%的抽样比例,按照各学科和专业进行分层抽样,随机抽取在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工作已累计开展11年。本文基于近五年的基础调研数据,重点考察“Z世代”青年学生网络使用习惯、生-校互动模式的发展和变化。
(一)学生网络使用习惯
目前对“Z世代”学生偏好使用网络的概括还停留在印象层面,图1基于近5年的学生基础调研数据,为当前本科生网络使用习惯提供了数据支撑。
数据显示,本科生网络使用时长平均在每天6.15-7.48小时,用网时长近五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近两年尤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体用网时长在上升,网络社交所消耗的时间却基本稳定在2小时左右,而网络学习所占据的时间在近五年里稳步提高,这体现出学生用网注意力的结构性变迁。结合近几年的背景因素,由于高校在线教育工具逐渐普及,在一段时间里以线上授课为主,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长应当同步提升;然而,在高校普遍恢复线下教学之后,互联网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便捷体验与积极影响持续存在。这一调查发现与近年“翻转课堂”“MOOC教学”等教學方式发展是一致的,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主体性。在线教育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师生互动不足、学习注意力分散、教学效果难以把握等问题。
如果说网络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网络时代学生休闲娱乐习惯的变化就更不容忽视,图2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休闲娱乐选项近五年的结构性变化。
数据显示,学生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多元,然而,相比于需要面对面结伴而行的逛街购物、电影演出、体育运动等休闲方式,网上冲浪是更受偏好的娱乐选项。其中,电子游戏、网络视频直播两类方式占比超过半数,遥遥领先,并且其流行程度依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浏览资讯类APP、网上聊天两类方式也始终保持较高比例,受偏好程度达30%。这一调查发现与信息化社会中大众对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依赖度逐步提升趋势保持一致,进一步强调了互联网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青年学生对在网络平台中的表达交流与自我呈现的需求逐步提升,只有与时俱进优化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政工作。
(二)网络时代的生-校互动模式
教育资源匹配和支持实效是生-校互动的基本方面,学校端资源投入的扩大化只有通过畅通的途径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了测度和分析满意度这一主观概念,学生基础调研采用李克特量表构建了43个单元的问卷题目进行调查,这些题目根据内在相关性聚类为三个主要方面:学习性资源,包括培养方案、学分要求、专业选择、课程设置、科研资源等;发展性资源,包括担任学生骨干、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赛事、社团和职业发展等机会;生活性资源,包括体育设施、住宿和饮食、交通、环境、医疗服务等。图3呈现了三个资源类型对应的满意度评价在近五年的变化。
数据显示,资源匹配满意程度总体较好,在百分制评价中基本保持在74分以上,最高达82分。其中,学习性资源、生活性资源匹配的满意度曲线体现出平行趋势,这是由于这两类资源偏向于学校办学的硬件条件,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这两组数据可以作为对不同年度参与调研的学生整体态度倾向的一种参照。与此相对,发展性资源匹配的满意度则呈现出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调查发现与近年来学校大幅扩大发展性资源投放的趋势相违背,进一步强调了在近年互动网络化、教育智慧化的大背景下反而可能存在供-需匹配不良、资源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破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不满就会有互动,不论是学生自身遇到的发展问题,还是对办学治校的意见建议,只有畅通反馈渠道、进行良性沟通互动,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图4显示了反映问题不同途径的频率变化。
数据显示,在遇到各类校园问题时,学生反映问题的途径主要依靠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即联系老师与辅导员、社交网络吐槽以及通过学生组织进行反映,由此可见,相比于接待、座谈等线下正式接触方式,社交圈子和社交网络工具是学生意见反馈的主要桥梁。值得注意的是,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机构、通过网络公开渠道发声两种选项的选择比例持续上升,选择通过网络发声来解决问题的比例从2017年的8.52%上升至2021年的15.33%,反映出学生对通过公开方式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期待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方式也被认为是引起学校有关部门足够重视的有效手段。当然,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遇到问题“置之不理”,体现出问题反馈渠道的畅通性仍有提升空间。这一调查与一些学生自嘲的“线下社恐、线上社牛”的现象相呼应,反映了网络工具以及网络时代影响下的个性特征对于生-校互动模式的深刻影响。
三、“Z世代”对网络思政提出的要求
高校网络思政的概念根植于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它是在网络化信息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理解和实践方式。网络思政从其内涵而言,一是强调利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包括使用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互动教学工具等;二是偏好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注重启发和引导而非单向灌输;三是采用情境化的教育策略,強调利用网络化信息环境创造教育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贴近生活;四是具有全过程的教育视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形成“线上线下、学内学外、课内课外”全覆盖的教育网络。正如杨斌等学者在研究中所指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不是仅仅围绕实现“在线教学”所进行的软硬件更新换代,而应该聚焦于实现“在线教育”,让互联网教育能够在实施知识在线传播的同时形塑人际社群、培养全面的胜任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群,真正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5]
结合“Z世代”本科生网络画像的现实基础,为了让网络思政工作能够改变传统意义上学校作为创造者和生产者、学生作为消费者和接收者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学校着力通过工作方式转变与技术运用提升学生自主性,通过资源支持与诉求回应过程设计发挥学校能动性,在二者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应对互联网时代教育背景下“Z世代”对网络思政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构建和创新网络思政的育人模式。
一是要避免主体缺位。如果意识不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多元主体,就遑论网络思政的优化路径。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已经打破了时空领域的界限与壁垒,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也推动了治理主体从单方主导向多元共治的转型,教育管理部门对于教育信息的垄断地位逐渐削弱,学生的线上学习与网络参与体验应受到足够重视。结合“Z世代”画像,青年学生不仅扩大了网络使用,更是在用网中寻求获取更多教育资源,在用网中成为了教育资源的共同创造者,这进一步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青年学生不仅仅是思政教育的接收者,更是提出新需求和新观点的参与者,要将思政工作受众的体验与反馈作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
二是要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挑战。技术赋能不仅对教育领域带来正面影响,同时也为广泛的商业平台提供了新的引流手段。当今的互联网应用能够基于个体特征分析进行精准的内容投放,这使得教育活动需要与娱乐平台竞争媒介注意力:一方面,传统的标准化、同质化的网络思政工作面临被边缘化的挑战;另一方面,一旦创新形式失当,也会面临庸俗化、污名化的挑战。由调研情况可见,大众网络传媒已经牢牢占据了互联网的一席之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应在不影响工作严肃性与规范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增加活动形式、调动参与积极性、丰富工作内容、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三是要警惕信息茧房的现象。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校园生活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巨大,筛选成本越来越高,信息茧房风险逐渐加剧。信息茧房现象指的是互联网用户在特定信息环境中形成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阻碍了跨领域、跨背景的信息交流与碰撞,影响对于新观点、新信息的接受和理解,降低了协作和共创的可能性。从调查数据来看,发展性资源存在转化失灵的问题,这与信息分发与获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校园资源的协调提供与重点开发目标应依托于学生调研反馈与大数据分析,运用客观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方法,真正实现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打通供给与匹配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要改变互动失谐的状态。多元主体只有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通过同频共振的过程来进行互动,才能实现价值、放大价值,如果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习惯和范式差异较大,则可能产生互动失谐的问题,造成网络思政的“失灵”。面对“线上社牛、线下社恐”的青年群体,按照传统的面对面深度辅导的思路进行互动,可能在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调查结果中遇到问题“置之不理”的现象,因为在互动结构中双方主体都没有找到合意的工具和流程。因此,要借助信息技术改进单向度的意见传达方式,建立更具互动性的生-校桥梁纽带,让跨主体的表达和交流通过更具一致性的框架来创造共同价值。
四、网络思政面对“Z世代”大学生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转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面向深受数字技术、互联网络的影响成长起来的“Z世代”,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克服主体缺位带来的挑战。这一理念强调将学生的需求、发展和体验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让教师边缘化,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辅导员、研究生导师是教育的躬行者、实践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探索和落地。一是要坚持学生需求导向,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性资源,例如设置“因材施教”项目,开展“新生导引课”,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二是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坚持学生体验优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成长和人际关系,涵养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和关爱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近年不少高校成立了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正是树立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有益尝试,以期更好统筹课外活动的完整体验,更加突出学生在全面发展中的主体性。
(二)技术赋能:强化与互联网思维相适应的工具运用
网络思政工作要建立与互联网世代相匹配的敏锐性和危机意识,警惕纷繁复杂的网络应用生态所带来的注意力分化的挑战。从课内教学到课外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电脑、手机、网络已经不能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相互分离,简单化的“禁令”对于引领学生专心、专注几乎毫无意义,反而是在应用一些新技术的课堂上,不经常提问的学生可以通过发表弹幕来互动,喜欢刷短视频的学生发现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录制的短视频别出新意。在互联网时代,一是要注重受众反馈及信息理解传播,意识到网络交流中人们已经不是单向受众而是同时具备信息接受与主动发布的双向主体,要适应媒介发展态势,以公众视角为出发点,提供主动解读与共享交流的平台,为网络思政工作注入新的工具活力;二是要激发学生网络参与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当前青年学生更加珍视公开展示观点的话语权及平等对话的机会,老一套“防、堵、管”手段不适用于当下思政教育现状,要探索和建立可信、可用、可爱的网络交流平台,切合学生群体网络行为习惯的转变趋势;三是要加强思政工作者对新工具的学习与使用,通过网络自媒体、APP、线上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推动传统思政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适应与融合,持续加强校园社交平台、新媒体矩阵等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拓宽网上团学组織覆盖,加强网络舆情的关注和引导。部分高校探索建立的校内学生在线社交平台正是互联网思维赋能网络思政的积极探索,通过主动开展贴近青年的线上线下活动和班团集体建设,能够更好服务和引领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三)资源触达:从扩大供给规模到提升有效覆盖
如果不能掌握更加高效、更加有效的甄别和综合利用海量信息的方式,个人将对信息茧房的挑战无能为力,当前的供需矛盾可能不是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是精心准备资源和项目的各部门做不到与迫切需要资源和项目的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高校的网络思政正是要聚焦资源配置的痛点堵点,提升教育资源特别是发展性资源的触达能力。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基于科学调研和统计分析,更好实现对学生特征的把握和学生需求的趋势性分析和预测,利用数据辅助决策;二是要联动组织体系,通过各部处、院系和学生组织形成合力,联通线上线下两个“网络”,尽可能减少学生中的“透明人”,实现优质信息的快速扩散和精准递达;三是要落实评估反馈,跟踪发展性指导支持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结构性失衡,对不符合实际需要、执行效果较差的项目实施末位淘汰。数据要素在提升资源触达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学校尝试建设的基于角色的个人数据看板、总体数据看板,正是通过对校园数据的汇聚、分析和呈现,挖掘和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为个人校园生活和学校建设规划提供帮助,提高资源配置的实效和满意度。
(四)关系重塑:建立有益校园治理的生-校互动机制
有效的生-校互动依赖于互动双方均采用对方乐于接受的互动方式,既包括对学生积极有序参与校园治理的引领,也包括对话机制、协调机制本身的优化和创新,本质上是师生关系、生校关系的发展和重塑。一是要践行由价值塑造领衔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充分尊重和爱护青年学生,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和思考的经历中提升是非辨别能力、坚定理想信念、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学习;二是要主动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学生反馈的回应性,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时效性、与时事政治相关的话题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校园事务,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促进理解和沟通,及时发布最新进展;三是要注意师生互动及相互影响,营造浸润式的育人氛围和“从游”环境,充分理解“Z世代”的文化圈层与社交结构,避免出现代际沟通壁垒或数字鸿沟等情况,在理解与融入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有高校基于传统的校长信箱建立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接诉即办”服务平台,整合学校多部门力量提供一站式的沟通和服务,构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生-校互动关系,这种有益的思路和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论党的青年工作[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2]李春玲.社会经济变迁中的Z世代青年:构成、观念与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22(8):21-27.
[3]何绍辉.Z世代青年的形成背景与群体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22(8):14-20.
[4]谢洋,王曦影.21世纪全球Z世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22(10):102-109.
[5]杨斌,黄成.超越在线课程:疫情之下高校在线教育的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20(8):25-27.
(责任编辑 刘第红)
收稿日期:2023-03-01
作者简介:徐冉,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副部长,讲师,博士;王威暘,清华大学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副主任、体育代表队工作组副组长,讲师,硕士。(北京/100084)
*本文系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基层立项课题“互联网使用新趋势下青年思政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ckt2023-06),清华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重点项目、网络文化研究工作重点课题“基于‘1911星球’校内社交平台的网络思政工作研究”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