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勇气不断激励自我成长
2024-01-02齐学红
【摘 要】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教育勇气来自教师的内心,教师只有不断保持开放和悦纳的心态,才能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一场师生之间无止境的相遇;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面对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教育勇气。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建设;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7-0041-02
【作者简介】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3)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于一线班主任而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需要一份教育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充满活力的学习者心态,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工作方法与策略,进而实现自我超越。顾琳老师将班主任工作自觉融入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从班主任应有的教育角色与社会担当的自我认知出发,在真心做、做至真中“炼”就教育勇气,与学生一起创造班级教育生活的精彩。
一、爱孩子的教育初心不变
初识顾琳老师时,听她分享学生给她讲的甜言蜜语,我感觉内心充盈。她总是将那些稚嫩的语言、可爱的表情动作记录下来,并坚持了很多年。这也成为她享受班主任职业幸福的精神养料。喜欢学生,喜欢当班主任,在一所学校当了一辈子班主任,在面临学校由盛而衰的风雨飘摇中,保持初心不变,是顾琳老师的教育勇气所在。
“喜欢小朋友”是顾琳老师的口头禅,她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人,是一个与学生有着天然亲近感的班主任,深受学生的喜爱。尽管后来她有很多次被引进更好的学校的机会,尽管随着学校生源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更大更好的学校,但她还是不肯离开,她舍不得这里的学生,她给自己增添了一份坚守的责任。在别人看来她太傻了,但在顾琳老师看来,却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把家长的需要变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动力
顾琳老师所在的学校经历了因时代变迁带来的变化与发展,学校生源变化的背后是家长学历和素质的变化,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急剧变化,顾老师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自觉地将家庭教育需要转化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动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的背景下,顾老师自觉承担起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自2019年开始,她尝试开设“班级家长学堂”。每月一个话题,围绕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一起讨论学习,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学习的资源。例如,针对“我的爸爸是超人”的话题,她让一到四年级的学生画同主题的内容《我的爸爸》,让爸爸们更直观地看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思“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现象。她以“开设班级家长学堂,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为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达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效果。这正是《教学勇气》一书带给她的启示:当教师和家长共同专注于一个话题,进而成为课堂的主体,透过“争论”而非“竞争”来推进大家的认知,让课堂成为一种共同体,才能彼此坦诚相待,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三、在不断学习中走向自我超越
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顾琳老师将最初的喜欢学生、喜欢当班主任变成了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而这样的学习与成长是纯粹的而非功利的。看到班上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越来越少,顾老师没有说教,而是开启了与学生、家长“共读共写”的生命历程。她给学生列书单、制订阅读计划,引导父母配合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或给书配图,或集体朗读,或分享阅读体会,或画思维导图,或发表评论,或给阅读笔记制作封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带领孩子和家长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营造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充滿信任的家校关系是顾琳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她在长期与家长的互动交流中发现问题,不断汲取班级教育的资源。每年的寒暑假,顾琳老师都会组织系列化主题分享活动:“家务小能手”“争做时代好少年”“馆中知金陵”“童心迎春,大展宏‘兔”……顾琳老师将班主任工作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区,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生命的奇妙在于“未知”,即使是一所立于长江之滨、大都市边缘的小学校,仍然能够与时代的脉搏协行。在时代的变迁中,顾琳老师找到了自己坚守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勇气——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真情与执着。这份勇气促使她不断思考: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做班主任?做一个自觉学习者,班主任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做“研究型”班主任,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
从顾琳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班主任的教育勇气来自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近乎本能的热爱,这份热爱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份勇气促使他们知难而进,永不退缩。这份勇气也是他们生命样态的自然呈现,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份勇气最终转化为自觉的教育使命与社会担当,实现了从教书向育人、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自觉转变。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BEA200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