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
2024-01-02陆云峰
陆云峰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这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又一纲领性文件,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2年4月,教育部首次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完整的教育。”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也无论教育如何变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变,劳动在推动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根基作用不能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让他们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不仅指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还是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更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思想、新境界。
需要引起我們重视的是,劳动教育必须让学生真正经历劳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动手劳动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重视学生的动手劳动,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亲历劳动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中获得基本的劳动能力,养成终身劳动的好习惯;在“生产劳动”中感受生活必需品的来之不易,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在“服务性劳动”中学会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培育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理应给学生提供劳动的契机,开发适切的劳动课程,建立适宜的劳动基地,安排适当的劳动时间。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描绘了古代儿童参加劳动的美好画面:“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今天,我们再次将劳动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就是希望让每一个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描绘新时代的“田园风光”,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