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德”的教学实践

2024-01-02曹叶挺

关键词:之德音乐作品情感

曹叶挺

(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通州湾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一、立爱国主义之德的教育实践

爱国主义指人们对祖国的支持与爱护的态度,在具有国家归属感的基础上,形成认同感与责任感。高中音乐教师的教育初心是为国育才,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的新世纪人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帮助其形成崇高信念与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之德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思维方向转变,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上,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爱国情感,因为在音乐鉴赏课上需要教师借助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展现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深化情感体验,让学生坚定思想方向,愿意听党话、主动跟党走。

(一)导入视频,创建家国情境

引入《不忘初心》教学片段。教学开始时通过导入环节设置情境,导入音乐视频《不忘初心》,在学生欣赏视频前,教师布置任务“请在观看之后,说一说你的感受”,然后在听觉与视觉上刺激学生感官,在聆听歌曲后,播放我国新时代快速发展盛况的影像,让学生观看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片段。之后让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分享想法,派代表到讲台上发表感言,阐述在欣赏视频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呈现视频前,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音乐世界。接着利用歌曲直抒胸臆的特点,使用演示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展示高质量的视频,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引出爱国主义语言,在课堂上渲染家国情怀氛围。

通过实践观察,《不忘初心》视频的播放能让学生聚精会神。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效甄别各种资源,选择适合的视频抓住学生眼球。该首歌曲是于2016 年,在“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演唱会”上首唱。在音乐渲染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被激发。利用视频展示,刺激学生多重感官,获得情感感悟,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深刻的爱国情感,使其感受到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们生活幸福,帮助学生建立家国情怀印象。

(二)演唱实践,唤醒情感共鸣

引入《我和我的祖国》教学片段。课堂上,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简谱与音频,让学生进行鉴赏。鉴赏后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通过钢琴弹唱,进行歌曲第一段的演唱示范,引导学生在钢琴伴奏下进行跟唱,在完成A、B 两个乐段的歌唱体验中,感受不同部分中的不同情绪表达,让学生交流本首歌曲不同段中涉及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先让学生倾听,然后通过交互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提升演唱实践能力。

接着,在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A 段的演唱示范后,将歌曲中包含的情感直面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进入曲目的意境中,有的学生开始跟唱。在此,教师鼓励学生再尝试进行自主演唱,从跟唱到主动演唱,成功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歌曲中包含的音乐要素与德育要素,进一步感受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记忆。

二、立自强不息之德的教育实践

在普通高中音乐学科中开展鉴赏课程,教师要有较强的自强不息品质修养,在教材内外挖掘饱含中国精神的音乐作品作为课堂上的欣赏资源,让学生在欣赏时,加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走进历史,感受前辈们的自强不息,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树立大国发展理想与个人理想,自主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另外,教师还要在开发鉴赏教学资源时,挖掘饱含中华民族优良品质与文化的资源,让高中生在感受中华儿女不怕艰辛、迎难而上的同时,活跃思维,改革创新,启发智慧,促进学生创意表达,并在此过程中体现不怕困难、刻苦前行的优秀品德,实现以音筑人。

(一)在比较中交流,体验不同情绪表达

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爱乐乐团演绎的《立志》视频,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创作背景,然后提出问题:“聆听《立志》,分析其有怎样的风格特点,以及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聆听思考,初步了解音乐的风格特点与情感,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中的《远情》视频片段,告诉学生要从旋律、节奏等角度,分析《远情》与《立志》。让学生自主比较,说出《立志》的风格特点与情感情绪。

利用比较方法进行音乐教学。开始时,多数学生没有欣赏过电视剧《乔家大院》,因此代入感不强,不能体会其中晋商团结与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教师以谈话法形式,为学生渗透《乔家大院》创作背景。再为学生播放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视频,让其感受中国音乐作品中包含的文化魅力。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共提出两次“《立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一次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马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对音乐不熟悉,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不敢主动表达,也无从分析这首作品。教师此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选择播放音乐《远情》,让学生进行两段作品的对比。如此学生能清晰地体会到《立志》节奏的明快与《远情》如泣如诉的旋律,从而了解了两种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表达。

(二)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唤起学习热情

在此以《峥嵘岁月》教学片段为例。课堂上,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对本课主题进行讨论,再上讲台讲述:本单元是由《血战湘江》《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是这样的人》四首曲组成的。学生饱含热情,主动探索音乐作品、学习知识,建立预习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第一个小组的学生在课前先通过网络收集了很多与《忆秦娥·娄山关》作品相关的资料,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为其他同学解说。在第一小组“小老师”的讲解下,其他同学在聆听音乐、观看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到当时红军不怕艰苦、向着胜利前进的精神。第二个小组的学生则是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曲为例,介绍其创作背景与语言表达方式,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音频,与其他同学一同聆听,接着再展示图片,讲述陕北“信天游”的特点与形式,并以《走西口》为扩展欣赏音乐。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直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展示成果,通过对学生展示成果的观察,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抓住”重点,音乐作品分析存在不足。教师要先肯定与鼓励小组合作,然后趁机点拨,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与创作手法等音乐知识点,例如:“《忆秦娥·娄山关》音乐作品中的重音在第几小节?”带领学生思考这么创作有什么作用。在师生交互中开展补充说明,扩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红军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之后,将第一组与第二组展示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教师用钢琴为学生演示不同乐曲,让学生直观感悟作品的豪迈气势,同时比较两者的异同,再让学生尝试自主表达,让学生对同类音乐题材的作品有所了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立文化自信之德的教育实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文化核心素养部分内容提及要让高中生在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想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之德。音乐鉴赏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等核心素养。教师要先建立文化自信,然后在音乐教材中挖掘体现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找出适合的切入点,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比较中,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建立正确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树立中国音乐文化自信心。教师还要教授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认知,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学会辨别优劣,对中华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形成正向的音乐文化态度,通过课堂欣赏与实践活动,厚植音乐文化底气。

(一)以民族文化教学带领学生纵向体验

以《高山流水志家园》教学片段为例。第一,新课导入环节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音频,让学生先猜一猜这是什么乐器;再播放《广陵散》的古琴曲,让学生辨别乐器,并在两首乐曲的欣赏中感受两种乐器的不同。第二,进行对比探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古筝与古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外形,再欣赏影视作品中古筝与古琴的演奏视频,通过引导交流,让学生明确不同乐器外形、音色上的差别。第三,为学生播放《广陵散》的片段,让学生深入体会乐曲演奏员的风格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第四,为学生讲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并提出问题:“请你认真聆听下面的乐曲,分析它的风格特征。”然后播放古琴曲《流水》的音频,让学生欣赏、思考后,在班级中交流想法,总结《流水》的风格特征。

本次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古琴与古筝,很容易出现认知混淆的情况。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与音频,帮助学生体验两种乐器音色与形状上的差异,然后进行深化学习,使学生可以正确辨别两种乐器。教师在引入古琴表演视频时,可以结合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七弦琴,探究古琴的发展历程。多数学生在此环节中情绪饱满,在兴趣中体会到了优秀音乐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信心。后期课外延伸部分,教师通过《流水》鉴赏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再总结,了解到《流水》曲目的风格特点。最后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再适当点拨,启发学生完善答案。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开展横向对比

以《快乐的女战士》音乐欣赏教学片段为例。第一,在导入新课时为学生播放芭蕾舞视频片段《守候》,然后初步介绍芭蕾舞的知识,引出新课——芭蕾舞剧《快乐的女战士》。第二,为学生播放《快乐的女战士》视频片段,让学生思考视频中描述了怎样的形象,倾听、鉴赏A、B 两段的音乐风格特点。第三,欣赏比较。在学生初步了解《快乐的女战士》后,为其播放同是芭蕾舞的《西班牙舞曲》片段。通过中外芭蕾舞剧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各抒己见。第四,扩展欣赏。为学生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第二幕《四小天鹅舞曲》,让其继续鉴赏感受。

课堂开始时,教师以《守候》芭蕾舞进行导入,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中国与外国芭蕾舞的音乐文化差异进行交流,让学生掌握音乐文化的异同点,主动发现与总结,探究中国舞蹈音乐文化的特点,以此为学生建立中国音乐文化自信心。另外,学生在比较欣赏时畅所欲言,还挖掘出了中国民间舞、戏曲、武术等元素,有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能提出中国芭蕾舞中某一方面的不足。学生在增强文化自豪感的同时,不会盲目自信,而是寻找差距尝试改进,进而在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创新改革。

综上,通过教育实践,本文作者从爱国主义之德的培养、自强不息之德的培养、文化自信之德的培养等角度,分析如何发挥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德育功能,找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方法与策略,为落实德育提供参考路径,以期快速实现音乐鉴赏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之德音乐作品情感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伦理生活与形上超越
——亚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内在张力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生“十不得”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常修“四为”之德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