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文的细微变化看编者改动意图

2024-01-01梁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0期

梁艳

摘要:《济南的冬天》属名篇无疑,但因它是教材编者根据老舍的《一些印象(四、五、六、七)》“拼凑”起来的一篇文章——标题也是编者“加”的,因而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是很自然的。课文注释中就出现了“有改动”或“略有改动”的字样。经改动,有些地方很好地体现了编者的美好意愿,有些地方却事与愿违,比如文末的几处改动,就有一厢情愿的意味。我们拟从31处改动中,摘选几处,与大家商讨。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 细微变化 编者意图 批判性审视

从2001年3月第1版的大纲版,到2009年10月第1版的课标版,再到今天的2016年7月第1版的统编版,二十三年间,《济南的冬天》一直都在教材里。然而伴随着教材(版本、版次、印次)的不断更新,文章本身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体现教材编者怎样的改动意图,这些意图是否合理,我们既不高山仰止,也不一概而否,而是站在探寻者的视角小心翼翼地予以批判性审视。

一、新增了11处儿化音

统编版《济南的冬天》中,儿化音多达20处,其中11处是新增的。既然大纲版和课标版都用了9处之多,那为什么统编版就不能将其补足呢?补足了好,补足了——散在课文的各个地方,让人感觉是“一篇”文章(大纲、课标、统编三种版本里的《济南的冬天》均选自老舍的《一些印象(四、五、六、七)》,也就是说,《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拼凑”起来的文章,此处“印象”用了“儿”,彼处“印象”可能没有用“儿”。实际情况也大致这样);补足了——散在冬天的各个地方,让人觉得,济南的冬天“处处”都是温暖的。

而同在一个单元的《春》,却因为删去了13个儿化音中的3个,使得原本温暖的春天,略略带上了点儿寒意。

二、新增了一个“全”字

从大纲版到课标版,不是每一篇课文都有变化的,《济南的冬天》就只分解了一个段落(大纲版第2自然段),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变化。选句时,我们不重复举例,而是在同一个例句前面标上大纲、课标版的合称“纲标版”。

纲标版|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统编版|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选句前面有句话“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既是“围”,那济南周边就不止一个山(不说“一条”,也不说“一座”)。既然“不止一个”,那就用“它们”。既然已经拟人了,那就改作“他们”。既然是“低声地说”,那“吧”字句句末(“暖和”后面)就只能用句号,不能用叹号;这是对的。若是用叹号,那小山就是“高声地说”了,那样,“小摇篮里”的小小“济南”是会被吓着的;若是用叹号,那小山上的风就是呼呼啦啦地“响”了,那样,济南的冬天还会是“没有风声”的吗?“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是微风。正因为是微风,小山才会“低声地说”。是一个小山在低声地说吗?不是。是许多个小山在低声地说吗?也不是。是每一个小山都在低声地说,每一个小山的上面都是微风习习!多暖心啊,小山们“全”安静不动地在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难怪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三、删去了两个逗号

纲标版|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统编版|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这么长的句子(注意,“露着”后面是分号),“山坡上”的后面貌似有个停顿好。

况且,山树、山尖、山腰上的雪一共也就写了90字(含标点),而“山坡上”一个地方的雪就写了85字(也含标点),况且里面还有一个绝美的长句“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有什么比人(且不说女人)的肌肤,更美、更撩拨人的!这样,你能说这个逗号不留?它是要在视觉上告诉人们:我准备说“山坡上”的雪了。

既如此,那统编版的编写者们为何要把“山坡上”后面的逗号去掉呢?没有了逗号,不表示不能停顿,但也不能停顿太久,稍作停顿便迅速阅读后面的重点内容,反能体现作者激动而喜悦的心情。

纲标版| ……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统编版| ……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這是对待同一事物的两种态度。

前一个句子,因为有了停顿,读来有些严肃,仿佛热带地方的冬天,响亮的天气还真有点那么叫人害怕。后一个句子,因为少了停顿,又加了一个让人轻松点儿的儿化音,读来云淡风轻,仿佛热带地方的冬天,虽日光还是那么毒,但响亮的天气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与济南的冬天“不冷不热,刚好温暖”的整体氛围相融合。没必要为了说济南的温暖,而把热带地方说得那么毒。

四、从“刮风”到“刮大风”

纲标版|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统编版|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为了体现全文“温——暖”的感情基调,我们没必要把热带冬天的太阳说得那么毒、那么狠,也没必要把北平冬天的风说得那么大、那么冷。既然是“刮”风,那风自然也不会小。这不很好吗?

问题是,统编版在上例中是这么说,在此例中又是那么说,缺少一个统率全文的“中心”思想。

五、从逗号到顿号,从分号到句号到独立成段

纲标版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统编版1(2016年7月第1版,2016-2017年第1-2次印刷)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统编版2(2016年7月第1版,2018-2022年第3-7次印刷)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一)先看“分号到句号到独立成段”

文末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的“这”指谁?指蓝水晶吗?那蓝水晶是不是就是冬天的济南呢?选句前面有一个永没变更的句子:“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结合选句,自上而下地看:

天上,是蓝蓝的天(统编版已将大纲、课标版中的“天底下”改作了“蓝天下”);

半空中,是红屋顶;

空中,是黄草山;

河上,有小灰色树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

你看,这块空灵的蓝水晶不就是冬天的济南吗?

远远地,往前看,那是济南的河,河水没有结冰,河上还能看见垂柳的倒影,因为远而“小”,因为远而呈“灰色”,也因为远,细小浓郁的藻萍暂时也就不在我们的视线里。再往上看,是济南的山,那里曾下过一场小雪,因为雪小,远远地,我们根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黄色的草山。再往上看,是济南山上的红瓦房,也因为雪小,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红色的屋顶。还往上看,就是济南的天了,蓝蓝的,漫天都是。多么晴朗而又温暖的济南啊!与“万里雪飘”的北方相比,山上没有下大雪,济南(北方)就算是晴朗的了;与“千里冰封”的北方相比,河水没有结冰,济南(北方)就算是温暖的了。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这样,从“文章表意”来看,文末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无论它前面是分号、是句号,还是让它独立成段,它都是指这块空灵的“蓝水晶”的。既如此,那为什么改到最后一定要让它独立成段呢?统编版的编写者大概是希望它能做“全文”的总结语吧。它能做吗?来看一下“统编版2”的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济南的冬天

1.总体感受:温晴(1自然段)

(1)山之晴(2-5自然段)

(2)水之温(6自然段前半截“那水……影儿呢”)

第二部分:冬天的济南

2.整体印象:像一块蓝水晶(6自然段后半截“看吧……树影”和7自然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蓝水晶”不是“水”,不能把它放在写“水”的段落(6自然段)中。这是原文出了问题,统编版的编写者似乎也没注意到。

不是“水”,那是什么呢?上面隐约说了,“蓝水晶”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喻体是它,本体是像蓝水晶一样的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和小灰色树影在内的“冬天的济南”,是“冬天的济南”,是“济南”(济南的山水济南的天)。这样,就算将“蓝水晶”从“水”中分离出来,文末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也还是指“济南”,指代不了“冬天”,指代不了“济南的冬天”,指代不了“第一部分:济南的冬天”,自然,也就做不了“全文”的总结语。

既然“单独”做不了全文的总结语,那是不是可以和前面的“蓝水晶”一起“共同”做全文的总结语呢?的确,整个第二部分——像蓝水晶一样的冬天里的“济南印象”,可看作是济南的概貌和对全文的概述。这就“逼着”我们,必须将“蓝水晶”从“水”中分离出来,让其自成一个自然段,并与文末句一起共组一个逻辑段。

济南的冬天

1.总体感受:温晴

(1)山之晴

(2)水之温

2.整体印象:像一块蓝水晶

这样,这篇被“拼凑”起来的文章,结构就非常美了!

结论1:文末句可以独立成段,但前提是,“晶”“水”必须分离。否则,从“文章结构”上看,文末句就指代不了“蓝水晶”,指代不了“冬天的济南”。

[(水)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蓝水晶)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结论2:在“晶”“水”分离的前提下,文末句可以独立成段,但不能独作全文总结语,它与“蓝水晶”一起,共同构成济南印象。

(二)再看“逗号到顿号”

将逗号改作顿号之后,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中的“红屋顶、黄草山”是本体,“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是喻体。这种看法,“百度”上铺天盖地。然而也只有“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一个词组,才叫比喻。“小灰色树影”像什么?“像地毯上的小团花”。一般我们只会说“小灰色树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现在它倒过来说,我们就叫它倒喻。倒喻强调的是本体,“像地毯上的小团花(一样)的小灰色树影”强调的就是“小灰色树影”;这是河面上“垂柳的”倒影。因此,半空中的红屋顶、空中的黄草山也就不可能像这河面上“垂柳的”倒影——小灰色树影。它们共同构成一組并列的冬景。既是并列的——若只用标点而不带“和”等连词表示的话——那它们之间,就都用顿号,或都用逗号,不能顿逗插花。顿一下、逗一下(“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只会让原本并列的关系变得一片混乱。

这只是一种感知。理据在哪里?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的一本关于标点符号用法的手册就说:“同一层次”的并列词语之间,“一律”用顿号或逗号。[1]选句中的“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就同为“包着”的宾语,为同一层次。

这样,一律用逗号的大纲、课标版“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也有一个问题,因为后面两个逗号与前面一个逗号缠连在了一起,导致整个句子的结构,层次不清。不妨,将并列词组之间的逗号一律改作顿号看看?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样,谁主谁宾,一目了然;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红……山”是本体、“地……影”是喻体的错觉。顿号的这种用法,是符合《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说法的:顿号“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2]。是“主要”,不是“只能”。显然,统编版的编写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换个角度看“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统编版1-2)。

前两个词组都“较短”,“依据人们呼吸的休止”[3],每读完一个词组都只需“稍稍歇一下”(顿号),就可继续往下读。既如此,“黄草山”之后怎么就出现了一个逗号呢?难道读完“黄草山”之后还需好好歇一歇?“黄草山”后的停顿,与其后面的词组“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的长短没有任何关系。

问题来了。如果原句是“这块水晶里,包着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黄草山 红屋顶”(站在大地上自下而上地看)呢,那又该怎么停、怎么顿?依据上述读法,是不是应该停顿为“这块水晶里,包着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黄草山、紅屋顶”?没错。但这样,语言结构就又不清了。于是我们说:当句子成分之间(如主谓之间)用了逗号时,成分内部(如宾语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一律用顿号——不管并列的词语有多长。[4]即有“这块水晶里,包着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黄草山、红屋顶”,或有“这块水晶里包着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黄草山,红屋顶”。那为何上句“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依据“呼吸休止”停顿,标点又是正确的呢?因为它恰好暗合了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一律性”。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是,早期白话文中,并列关系的词语无论长短多用逗号。如,老舍的《一些印象》。

参考文献:

[1][4]兰宾汉.标点符号用法手册[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8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34.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