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2023-12-31刘晓涵
【摘要】21世纪,文化研究在被介绍、传播、热捧、质疑的过程中不断进军更多领域,为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与此同时,其本身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引起学界关注。于是,探析文化研究的价值与局限,从而探求摆脱困境的出路就非常有意义。从事鲁迅研究的学者薛林荣出版的《鲁迅的饭局》由于借鉴文化研究、外部研究等理论方法,自出版之后广受热议。从对此书的评价入手来试析文化研究的价值与局限,以此探求摆脱困境的出路,这不失为很好的切入口。
【关键词】文化研究;《鲁迅的饭局》;薛林荣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4-0022-04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利维斯提出了文化研究这个概念,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60年代初,英国的伯明翰学派设立文化研究中心,弘扬大众文化,从此之后,文化研究正式成了一个准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论。90年代,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的春风吹到中国,带来了我国文学研究的新潮转向,也就是“文学不断走向泛化,走向边缘化、大众化、世俗化,文学研究也再次由内向外突围转向,即由审美批评走向文化研究”[1]。文化研究这个概念的含义十分丰富,学界对文化研究有着几种理解,大体概括为跨学科;打破文本,置于社会历史文化视野下;文学观念上使文学重返社会。文化研究的到来,对于文学研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化研究突破了内部研究方法的局限,打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冰层,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研究方法,扩大了文学研究的疆域,把全新的研究成果再纳入文学研究,但另一面却隐藏着将文学研究坠入泛文化、消费主义的陷阱的危险。
薛林荣作为研究鲁迅的学者,也深感鲁迅研究的路子越来越狭窄,大多数是小圈子的学术交流,精英化的学术切磋和普罗大众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于是薛林荣在恰逢鲁迅140周年诞辰之际,将自己过去20多年的文稿汇集成了“鲁迅微观”系列,其中最受大众欢迎的则是《鲁迅的饭局》。该书撷取大量史料,选取角度新颖,从鲁迅的重要饭局切入,该书容纳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期间参加主持的大大小小饭局,以此窥探鲁迅整个生活概况、脾气性格等。薛林荣将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巧妙融合,从鲁迅日记入手撷取史料,从普罗大众都熟悉的平常饭局切入,将鲁迅圣人光环褪去,将之置于日常视角,为读者还原人间烟火中的鲁迅。并且薛林荣通过饭局,将民国市井、文人群观、文史事件等复杂庞博的信息亲切地向普罗大众娓娓道来,打造了民国文人生活现场,这些都是其作品广获好评的原因。但同时也有一些非议,如诟病该作品史料单一、论证无依据、随意揣测、认为有消费鲁迅之嫌。由上述铺陈,《鲁迅的饭局》是研究文化研究的价值与局限的一个极佳切入口,接下来本文将通过评价《鲁迅的饭局》史料研究的优劣,试析文化研究的价值与局限,希望探求出照亮文化研究的出路。
一、文化研究的价值
文化研究的到来为干涸的文学研究带来新鲜血液,如甘霖一般滋润,如洪流一般开阔,如野草一般狂放,从某方面来说,它的进军对于学界是一大喜事,现将文化研究的价值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跨越学科边界、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研究的突出性质在于跨学科性,文化研究引进众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甚至大众文化、传媒文化、饮食文化等联结起来,打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冰层,为文学研究带来多样的研究方法,拓宽文学研究的疆域。如若将学科之间的边界处理得好,分辨出哪些能跨,哪些不能跨,将会促进文学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否则会陷入文学、文化都没保住的窘境。
关于《鲁迅的饭局》,作者独出机杼,从鲁迅1912年至1936年期间组织和参加的大小饭局入手,通过鲁迅日记中与何人、于何地、食何餐的记述,联合其他相关史料,成功绘制了民国时期北京和上海包罗万象的美食地图,让读者了解了百年前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鲁迅日记中记载下来的,北京老字号65家,上海75家。作者还科普了其中饭店的经营状况、服务态度、主打菜样等细节问题,甚至记述了软炸肝尖、叫花鸡的制作过程,虽然鲁迅在日记中很少评价菜品的味道,但如若提及,一定让人印象深刻,例如鲁迅爱吃的同和居的炸虾球、稻香村的沙琪玛等。用当代的话讲,作品可另起别称为“鲁迅的大众点评”,美食文化在文学的加持下成功“出圈”,甚至大家去北京上海旅游可以根据鲁迅的美食地图走一走,这将会成为一条标新立异的旅游路线,《鲁迅的饭局》促进了美食文化、旅游文化的发展。饮食文化喜闻乐见,这也许是此书在作者“鲁迅微观”系列中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二)拓宽研究视野、呈现全新景观
文化研究的到来,让学者将视野看向文学之外的广阔社会历史中,将社会历史也一起成为研究的大文本,不再局限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小文本,而将之放在外部的社会历史中,从而呈现出前期过分强调“审美”所遮蔽的问题,提供了更多描述历史的声音。这种方法来源于沃伦、韦勒克提出的外部研究理论,即研究文学与时代、社会和历史等外部世界的关系。以《鲁迅的饭局》为例,文化研究为读者们还原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呈现出全新的文学景观。
其一,勾勒出不一样的鲁迅。读罢此书,使读者对鲁迅的印象不再只是剑拔弩张、以笔为矛的战士鲁迅,还是一个抱怨“枯坐终日,极无聊赖”的小公务员,一个把壁虎当宠物的护宠达人,一个嗜好零食、停不住嘴的吃货、顽童,一个计较客人吃他点心的小机灵鬼。
其二,讲述了鲁迅的“朋友圈”。薛林荣巧妙地通过饭局,不仅呈现了民国美食地图,还展现了鲁迅与民国作家的相交、相知、相离,让读者从文人交往中读出了文人风骨、仁者道义、铿锵大局。例如分歧疏离后仍在学术上惺惺相惜的与钱玄同之交、爱与憎交织的与刘半农之交、死后同邻的与日本内山的深切之交。
其三,科普了有趣的“冷知识”。作者通过饭局辐射到许多文学事件,以此把文学史中的重大文學事件放置在真实的民国生活现场中,让读者加深对文学事件的理解。例如达夫赏饭造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诗诞生、桥香夜饭助力“奴隶社”建立等。
薛林荣巧妙地借鉴了文化研究的相关方法,尤其是韦勒克的外部研究方法,做到以鲁迅为原点,通过饭局切入,外扩到参加饭局的文学大家和饭局中发生的文学事件,从而营造出让人垂涎三尺的民国生活现场,甚至可以说,鲁迅生命中的二三事以星火之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时刻,从而侧面展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波澜壮阔的面貌,使读者不禁慨叹万分,文学革命的燎原,这一桌桌饭局可能也在发挥着细小的作用。
(三)反哺文本研究、助力深层解读
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相辅相成、互文共生。文化研究由文学研究发展而来,后又将研究成果融入文学研究,在拥挤的文学研究中寻找缝隙,在缝隙里寻觅增长点,从而助力文学研究。如若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使文学成为文化的注脚,罗岗提出的“读出文本”和“读入文本”可以说是解决这一问题可贵的尝试。“‘读出文本是指对文学文本的解释不能封闭在文本内部,而必须把它放置到一个更开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予以理解;但仅有这步是不够的,所谓‘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不是一个先定的解释框架,而是一种需要在文本中加以检验的话语实践,这样就必须把‘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讀人文学文本,仔细地观察它们在文本中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以及文本对它们产生了什么影响和它们发挥了何种的作用。”[2]薛林荣的《鲁迅的饭局》就将“读出文本”和“读入文本”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一优点也丰厚了此书的文学价值。例如作者在某一章将饭局与作品文本对话,将作品中S城与绍兴城联系,将《在酒楼上》的小聚视作鲁迅“绍酒越鸡”之饭的现场版,薛林荣细读文中点餐的对话、菜品的描写,发现鲁迅不知不觉将乡愁寄予在了文字上;再比如作者从传叔祖母治馔饯行,探讨传叔祖母与鲁迅作品中“衍太太”的关系和鲁迅对故乡的感情和笔下的故乡写作。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将“读出文本”和“读入文本”融合的方面,薛林荣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总之,文化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开拓视野,拓宽研究边径,更在于从中塑造全新的文学景观,寻找创新的研究点,最终反哺文本研究,寻找研究缝隙,探求多重含义,促进文学研究新发展。
二、文化研究的局限
自全球化浪潮将文化研究席卷到中国,理论热、文化热让中国应接不暇,正如浪潮必将卷起粗砾细沙,中国处于文化研究浪潮的顶尖也定将受其侵扰,对于西方引进的文化研究,难免会出现跨学科边界没处理好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从而进入消费主义的陷阱,沦为闪耀但浅显的碎片,而处于高潮顶端的人们极易享受文化研究带来的福泽,而很难敏锐观察到其局限,更难谈对其困境进行反思,笔者尝试将文化研究的局限和薛林荣的《鲁迅的饭局》结合起来谈,也许这样,文化研究的局限会谈起来更加形象,并且薛林荣此书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对摆脱文化研究此时的困境有一些帮助。
(一)进入消费主义陷阱
自60年代初,英国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赋予了新的特点,此学派认为文学应拒绝高低文化二分论,将文化定义概括为广义,提倡大众文化,这也标志了文化研究在学界确立了主导地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受伯明翰学派提出的与大众文化相关的文化研究影响,消费文化思想蔚然成风,文学从精英群体拓宽到了大众边缘群体,但消费主义愈演愈烈,导致了大众文化提供的文化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以至于学界开始忧虑大众文化消费经典、消解崇高等问题。不出所料,《鲁迅的饭局》此书一出,果然遭到了一些批判:鲁迅被他的极简日记狠狠消费了!这些批判是站不住脚的,该书虽是从饭局入手,但并没有为了博人眼球,而戏谑历史,解构文学,制造鲁迅的花边新闻。每一论证都是论从史出,并且并非仅仅单从鲁迅日记,还旁征博引了目前学界可拿到的所有相关史料进行论证,而且薛林荣并没有单一地偏信史料和他人论证,而是立场客观,经常寻找多个史料印证某一观点。例如作者并没有为吸引眼球,将鲁迅日记中的“邀以妓略来坐,与以一元”[3]大做文章,而是挖掘青莲阁历史、旁引史料、分点分析,最后得出事实确实存在,但这只是借着酒劲的“打茶围”之举。
之所以有一些读者认为作者涉及史料单一,有消费鲁迅的嫌疑,可能跟作者给作品的定位和叙述风格有很大关系。薛林荣深感鲁迅研究逐渐成为精英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并在采访中说过写此书的初衷是“我希望把他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联系写出来”(他指鲁迅)。[4]此处可以看出作者对此书的定位就不是一本精英化的学术著作,而是想打造成大众普及书目,希望它是本有趣、大众爱看的书。作者对此书的定位也影响了创作风格,此书虽采史严谨,论证有据,但笔调亲切疏松,仿佛一个鲁迅的朋友把鲁迅的故事讲给读者听,并且此书为使阅读顺畅,引用的部分文字没有在文中注明,而在书末单独列出,这样的对书的定位和漫谈的叙述风格可能会让没有细读的读者有了误解和评价的偏差。但薛林荣有些对于史料的铺陈总结确实乏善可陈,例如部分旁逸斜出的内容、反复重复的史料、大篇幅铺陈通识性的内容有凑字之嫌,像“80后、90后、公务员”这些当代用语有讨喜之嫌。
(二)沦为闪耀但浅显的碎片
由于文化研究发展势头正猛,大批文学研究的学者跃跃欲试,又由于“文化”这个概念的模糊性,一切文化都被归于其中,最后大多作品成了“四不像”“巨无霸”,但却因研究方法新奇或贴近社会现实则狠狠地蹭了文化研究的热度,这种现象将导致悲惨的学术泡沫。此外,我国文化研究的方法有单一化的倾向,巴克提出“在认识论层面,文化研究的方法有三:民族志、文本方法和接受研究”[5],而国内研究者大都集中在了自己得心应手的文本方法,并且所涉猎的文本多是学界广泛流传的史料,容易形成史料杂乱、文本整体碎片化、意义零散化的现象。也就是说,这对学界学者敲起警钟:文本方法需要打磨,并借鉴西方的民族志方法,更应亲身走进现实生活和文化群体,让所得结论的依据更加经得起推敲,以防成为“美丽”的学术泡沫。
回到这本书,薛林荣考证功夫可谓娴熟,从鲁迅日记中将鲁迅的饭局中何时、何人、何地的信息梳理出来,再顺藤摸瓜,拿相关人士的回忆性史料、其他研究者的著作作为补充,致力于还原鲁迅一笔带过的饭局细节,并刺探文学史争论、传播史略。可想而知,这样的工作量没有海量的史料梳理是做不到的。值得欣喜的是,薛林荣并没有停留于史料整理,还实地考察得到了一些珍贵影印,例如鲁迅致姚克请柬等,让读者刚一翻卷,看到赴约请柬的一瞬间,就有了自己踏入民国生活现场的身临其境之感。但笔者也不得不承认,此书极个别史料之后的见解有些浅显,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使文章有飘浮之感,这可能和文化研究的局限性就有了关系。
三、结语
关于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一直是困扰学界的一个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文化研究一直致力于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超越,将西方引进的概念取其精华,因地制宜,做到本土化,并且应该时刻注意和反思的是,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应杜绝对其二元对立地看待,将关系割裂很容易导致泛文化现象或庸俗社会学的极端。
文化研究像一把双刃剑,它的开放性、跨学科性质既开拓了研究路径,又助力文学研究的发展,但也不得不承认,文化研究压榨了文学原本的主体地位,使文学走向边缘化。那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研究者的出路在哪里呢?以文学为落脚展开文化研究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因为文化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化也必须根植于文学,从而将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重回文学中回顾,这是否会照亮文学之路呢?笔者认为虽然薛林荣的《鲁迅的饭局》也有受文化研究局限性产生的小毛病,但也不得不承认它为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分歧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薛林荣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复杂关系中找到了平衡的诀窍,选取“饭局”为切入口,让高雅文学与口腹之欢相得益彰、让普罗大众和精英学者同享书籍盛宴。
参考文献:
[1]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罗岗.读出文本和读入文本——对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关系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2(02):85-86.
[3]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9.
[4]孙行之.鲁迅的朋友圈与饭局:一部饭桌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N].第一财经日报,2021-07-02(A11).
[5]Chris Barker.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M].Sage Publications,2000:26-27.
作者简介:
刘晓涵(1999-),女,汉族,吉林延吉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