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区阅读建设的价值、阻碍与举措

2023-12-29冀震茂

新阅读 2023年10期

摘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是时代要求,而通过社区阅读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下延伸”则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社区阅读建设可以更好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以良好的外部条件凝聚社区居民共识;以居民的自主力量为社区阅读提供支撑,进而在破解社区阅读建设困境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社区阅读 党的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实现精神富有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尤其需要在社区基层扎实扎牢理想信念的根和魂。社区阅读建设可以帮助社区居民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系统化学习,是促进精神富有的一项重要举措。鉴于此,社区阅读建设在新时代理应得到重视和推广。

新时代社区阅读建设的三大价值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资源的布局分配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尤其在社区阅读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短板,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均衡、便捷、多样的社区文化服务。基于此,必须大力推进社区阅读建设,为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作出贡献。

一是助力实现人的现代化。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是从基层建设维度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阅读是知识获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及情感培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搞好社区阅读建设对于人的现代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重要性。首先,搞好社区阅读建设能够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现代社会,人们除了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外,互联网途径获取亦成为主要选择。学校教育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互联网虽然增加了知识获取的便捷度,但也带来了碎片化阅读。因此,加强社区阅读建设不仅能够拓宽知识获取途径,还能够增加人的通用知识获取,有效解决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其次,搞好社区阅读建设能够提升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社区阅读带有公共阅读属性,社区阅读的书籍、报纸、杂志和音像制品等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把关,阅读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有利于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最后,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加强情感培育。社区阅读有利于在社区层面培育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学习单元,通过家庭成员间的交流,特别是通过父母的带动,对于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至关重要。

二是助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阅读是推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是从基层建设维度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助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不但要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应该根据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要求推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以需求为牵引推动社区阅读室、社区阅读角以及相关文化学习设施的建设,改变过去一段时间内社区重物质建设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其次,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助推社区文化软环境建设。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基层单位,是城市居民身心修养和精神养成的空间域。因此,通过社区阅读建设以点带面,加大对社区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在社区层面进一步实现文明和谐美丽的文化软环境。最后,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助于增强社区文化感召力。社区是居民生活相处的重要社会环境之一,社区邻里关系的和谐稳定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切实且直接的影响。通过社区阅读建设,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有助于构建广大居民的价值认同的统一性,有助于居民关系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状态。

三是助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是从基层建设维度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基层治理现代化追求基层社会的稳定性与活力性的辩证统一。搞好社区阅读建设对基层社会稳定和保持活力皆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举多得的高效治理手段。其一,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可以通过阅读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党性、原则性。将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方针政策、思想路线贯穿到阅读过程中,促使社区居民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其二,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组织社区居民阅读本质上也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成长的过程。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还能激发广泛的学习思考,并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对稳定、为公众所接受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2],为构建学习型社区营造良好氛围。其三,搞好社区阅读建设有利于提升社区法治和德治水平。社会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与德治风气。社区阅读建设不仅能够拓宽居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而且能够提升其综合道德素养与现代化的法治思维意识,进而使得居民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以更强的法律意识来推进基层法治现代化。

新时代社区阅读建设的三重阻碍

当前,社区阅读建设在组织结构、思想观念、现实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阻碍。

组织阻碍:社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和缺乏组织主体。社区居民不同于乡村居民,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给社区阅读的组织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工作场所和社区之间客观存在的空间距离,部分社区居民需要长时间长距离通勤,这就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高流动性的生活方式,长时间处于工作和社区间的高度流动状态。这种状态造成社区居民之间事实上处于一种类似于陌生人的关系状态,而阅读则需要参与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需要熟人关系和状态。因此,社区居民的高流动性状态和居民间的弱关联状态,导致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阅读活动存在较大困难。

活动的开展或活动机制的建立都需要组织领导者,否则就会陷入无人牵头、无法开展的境地。天然的社区活动组织者当属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但由于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担负着大量日常管理服务工作,部分社区存在人手相对不足的境况,“整个社区全民阅读的开展仍然缺乏专门的指导及监督组织引导”[3]。

认知阻碍:社区阅读建设共识的形成难度较大。社区阅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社区居民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造成了共识形成难度大的状况。具体来看:一是由于社区居民职业不同,社会分工不同,对于社区阅读建设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十分重视,认为是社区软性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认为阅读是自己的事情。二是社区阅读建设工作具有公益属性,部分社区居民参与动力不足。三是在如何推进社区阅读建设的共识上存在差异。社区居民的教育学历、经济水平、思想观念上的参差,使其在社区阅读建设中容易存在分歧,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保障阻碍:活动经费与阅读空间相对短缺。社区阅读建设需要空间场所和活动经费的保障,但囿于社区阅读建设的公益属性和基层属性,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存在困难。一方面,社区阅读建设需要一定的场所,但是社区绝大多数都是私人住房,公共住房相对短缺。再者,社区阅读建设所需要的场所又难与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或其他社区办公场所共用一室。此外,社区阅读建设场所所需空间大,空间独立性强且难以产生较大的附加效益。基于以上几种情况,社区阅读建设所需要的场所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社区阅读活动经费难以获得充足保障。经费来源大体可以分为组织拨款、社会捐赠、资本投入和社区居民自筹。由于社区阅读建设的公益属性,依靠资本力量进行公益性筹款建设不切实际,而捐赠、自筹等方式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足以为社区阅读建设提供长久持续的现实物质支持。

加强新时代社区阅读建设的举措

社区阅读建设是一项利国惠民的重要举措,是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社区阅读建设工作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社区阅读建设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基于此,加强新时代社区阅读建设迫在眉睫,需要党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

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阅读建设的领导。应加强党组织对社区阅读建设的领导,为社区阅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其政治号召力,促使居民,尤其是居民当中的党员、共青团员等加入到社区阅读建设的服务过程中来。二是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在社区阅读建设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导向,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加强物质保障,不断增强党组织对社区基层工作的领导力。三是结合党组织需要,使社区阅读建设成为党组织对外宣传、对内教育的窗口,在阅读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多融入党的理论学习、党的政策解读,推动社区阅读建设功能多样化,以收获更大的社会效益。

注重创造推进社区阅读建设的各种条件。社区阅读建设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能纸上谈兵,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社区居民的共同配合,为推进社区阅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一是国家层面给予应有的重视。社区阅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基层落地的重要举措,理应得到重视。要通过相关方针引导和政策鼓励,推动基层党政组织、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提高对社区阅读建设的认知水平,切实增强社区阅读的“时效性、可读性、价值性与经济性”[4],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在新的小区建设过程中,要通过规划审批和政策扶持,引导社区开发商预留社区文化发展场地;通过资源整合,鼓励现有小区提供社区阅读建设所需要的空间场所。二是要组织好社区阅读建设工作,将一些可以改造的公共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放手发动群众,动员社区当中有较高知识文化素养的居民为社区阅读建设服务。三是与相关文化单位开展联合活动,与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其他社区等单位积极接触,开展阅读鉴赏、文化交流、讲演比赛等活动,以促使社区阅读建设与势、与世、与时俱进。

注重提高社区居民参与阅读建设的积极性。社区阅读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社区阅读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一是广泛宣传社区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当前的公共社会服务看,学校有图书馆、机关单位有阅览室、城市配套有各类书店,但唯独社区服务缺乏相关阅读建设。因此,要着力“实现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与社会需求就近化、一体化发展格局”[5],进而打通知识文化学习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对在社区阅读建设中贡献突出与参与积极的居民进行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其他社区居民,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区阅读文化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阅读文化活动,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的同时,能让居民有更多机会了解、认识、参与社区阅读建设。在活动的举办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2]陈冀宏.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下社区图书馆场景化建构研究[J].图书馆,2022(03):91.

[3]董子铭,李志宏.系统论视野下全民阅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中国出版,2022(08):5.

[4][5]李国朋.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