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资源与地方院校美育课程融通路径研究

2023-12-28蔡芷若

艺术大观 2023年31期
关键词:非遗

蔡芷若

摘 要:恩施丝弦锣鼓又被誉为“土家人的交响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传承人断代,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发现,将非遗文化资源传承与地方院校美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既能发挥非遗文化对大学生的育人功能,也能借助高校平台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遗;美育课程;丝弦锣鼓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1-0-03

一、非遗文化资源与地方院校美育课程融合的意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同时又多民族融合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年轻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多民族聚居的艺术创造特性赋予了恩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民歌、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体裁异彩纷呈。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就有38余项。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和有效渠道,同时也成了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二、恩施丝弦锣鼓与地方院校融合实践

(一)丝弦锣鼓研究现状

建始丝弦锣鼓又被誉为“土家人的交响乐”,于200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始丝弦锣鼓的发源地在建始长梁旋龙村,形成至今约二百多年的历史。丝弦锣鼓最早是起源于土家人的薅草鑼鼓和耍锣鼓,到了清嘉庆年间,原昆曲艺人李世高,因戏班散伙,回到长梁,他把昆曲唱腔,以及唢呐曲牌与本地原生的耍锣鼓、薅草锣鼓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丝弦锣鼓。其后,到了明末清初,各种新的声腔和新的剧种此起彼伏地兴盛而起。在“梆子”“二黄”“西皮”三种声腔流入建始后,民间艺人们很快掌握,但因条件限制,他们把戏剧中原是人声唱的部分改成了用唢呐吹奏,用小唢呐代表女角,大唢呐代表男角。这“三条路”的流入,在经历了艺人们的“二度创作”后,很快在艺人们的各类演奏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至此,加上“丝弦”与“锣鼓牌子”一起,全套曲目牌子被叫作丝弦锣鼓。可见,建始丝弦锣鼓已不单单是“说唱”或是“戏剧”音乐,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建始丝弦锣鼓虽是湖北省音乐艺术研究的宝库,但对其的学术研究却屈指可数。从CNKI上搜索建始丝弦锣鼓,可以发现对于建始丝弦锣鼓的研究时间跨度为2002年至2020年,直接研究共11篇。2020年至今没有对其的学术研究发表。而这11篇研究论文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方向:一是对建始丝弦锣鼓传承模式的探讨。严奉江、张鹤林的《活化传承:让建始“丝弦锣鼓”大放异彩》一文主要对丝弦锣鼓的传承方式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具体记述了“烤转转火”“搂渣滓”“门内师”“跟师”“参师”等多样的传承方式,认为这些活化传承方式是实现民族文化自我传承的最佳选择,是建始丝弦锣鼓生存、发展、传承的主要方式,能最大限度地维持民族文化之“根”的纯粹性,同时也传承了一种留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与责任。陈伦旺的《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研究》一文从传承的变异性入手,先论述了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现状为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以及文化场馆传承三类,再提出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性体现在传承场域、传承方式的变异,进而引发对丝弦锣鼓传承问题的思考。相关方向的文章还有万新华、龚骏等人的《土家族“民间交响乐”活跃于丧葬文化探秘——建始丝弦锣鼓调查与研究》等。二是对建始丝弦锣鼓传承发展及变迁的研究。闫涛的《鄂西南建始县“丝弦锣鼓”的现代传承研究》一文从非遗的角度出发对丝弦锣鼓的传承发展进行了研究。而尹发艳的《建始丝弦锣鼓的文化空间研究》一文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丝弦锣鼓的文化空间概念进行了系统概述,并对丝弦锣鼓文化空间的变迁与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是对丝弦锣鼓进行的专题性研究。胡永铸、黄皎明的《肖茂荣:丝弦锣鼓70年》一文是对丝弦锣鼓大师——肖茂荣先生的采访,对肖老的生平事迹、从艺经历进行了记录,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记录丝弦锣鼓大师的专题型文章。曹艺馨的《建始“南乡锣鼓”郭家班研究》一文则是对“南乡锣鼓”这一支进行的专题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丝弦锣鼓研究的缺失。该文以“南乡锣鼓”的郭家班为切入点,系统记述了郭家班的历史渊源、生存环境,传承谱系与运营状况,并对“南乡锣鼓”郭家班的音乐进行了学术分析,记录了一场郭家班民俗音乐活动[1]。

这些研究提出了很多可供参考的传承路径和策略,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但就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对于建始丝弦锣鼓的研究多集中在“传承”这一方向上,缺乏完整、系统的研究。例如,曲目挖掘、整理、记录;对于丝弦锣鼓流传变异性的研究;甚至是溯源对比性研究,都说丝弦锣鼓有“三条路”的来源,那可从乐队编制、曲目等方面来综合进行对比研究以溯源等。可以说丝弦锣鼓的研究之路还有众多可深挖的宝藏。

(二)丝弦锣鼓与地方院校美育课程融合实践

建始丝弦锣鼓属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西南地区重要的土家音乐文化遗产,是研究土家音乐甚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材料。

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我们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也已推动建立了十余个非遗大师工作室。此次也是建立起了丝弦锣鼓大师工作室。趁着暑假的机会笔者就带领了一小批学生提前来到丝弦锣鼓的发源地——恩施建始旋龙村开展了一次特色非遗研学游。

此次研学活动为期三天,受到了长梁镇党委、镇广播电视文化服务中心、旋龙村等领导对此次研学活动的大力支持,聘请了县级传承人程国平大师进行教学,深入学习了干牌子“狗撕羊”。

文世昌、袁希正曾在《建始丝弦锣鼓》一书中将丝弦锣鼓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纯打击乐的锣鼓牌子——“干牌子”;第二类是有吹有打的吹打牌子;第三类是以唢呐为主的唢呐曲牌,又称“堂牌子”;第四类是丝弦,也就是唢呐吹戏。“狗撕羊”就属于干牌子类别,是单纯由打击乐器组成的合奏牌子[2]。

“狗撕羊”的乐器编制就是干牌子常见的“五件头”,即鼓、锣、马锣、两幅钹。程老师此次进行的是小组式训练教学,分为鼓、锣、钹三个大的方向,先统一教习曲谱,能基本背诵掌握后按小组指导实操。

师傅教学所用的曲谱并非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简谱或是五线谱而是传统的锣鼓经。在这套体系中“一”“啊”语气词,无实意;“冬”表示击鼓,读作“撞”,表示打一下锣;“切”,表示击一钹;“卜”,表示击二钹。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点,难度不小。虽只有短短的两行谱,最终也是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算是勉强掌握。

研学的时光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却让笔者对于这一非遗音乐文化进校园有了一些切实的新思考。

三、非遗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院校美育课程路径

通过此次研学让笔者认识到建始丝弦锣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其发音方式与现代主流音乐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即使是有着乐理课基础的音乐专业的学生,要重新学习这一全新形式都面临很大挑战,对其他非音乐专业学生难度就更大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学生在练耳、多声部节奏练习方面的不足,而且丝弦锣鼓讲究的是多声部合奏,一个人的节奏出问题,那影响的是整个曲牌,因而在合奏初期,学生往往会因落差感而哭鼻子,单个学生在演奏自己声部时能很顺畅地拿下,但大家一起打拍子,就是合不到一起,会有挫败感。要想真正学会此音乐,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笔者认为,要让这一非遗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地方美育课程中,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创建文化品牌,深化活态保护与研究

建始丝弦锣鼓形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虽是省级文化遗产,也有着“土家交响乐”的美誉,但在城镇地区的知名度不如乡镇,提及其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死人子锣鼓”的刻板印象。要从文化交流、市场演出、创新剧目等手段来转变人们的刻板印象,进行产品转化,设计出一些有新意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就使得进行保护的主题不再局限于非遗传承人,拓展为包括文创产品设计者和消费者的文化传承群体。尤其是消费者,可以通过参观、购买和使用文创产品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打造好其“艺术瑰宝”的品牌形象[3]。

丝弦锣鼓是“活化”的文化传承,但与众多非遗项目所面临的难题一样,丝弦锣鼓也存在传承“断档”的难题。大批的丝弦锣鼓艺人年龄都在50岁左右,人才上出现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断层带。而学校是最具活力的地方,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搭建非遗文化平台,能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年轻力量,也给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学习非遗文化的机会,如此,能更好地传承恩施优秀音乐文化技艺,是双向的互利。

(二)搭建沟通平台,实现非遗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特色转化

非遗传承具有全民共创的社会属性,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层面凝聚共识,共同致力于保护、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进校园不是一时之功,能“播种”不稀奇,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让其在校园中“生根”。通过这三天的研学,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含义,传统音乐的腔、韵,单靠记谱是无法完整体现出来的,需要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方能表现出完整的意境。丝弦锣鼓运用的是传统的锣鼓经教学,笔者所教的学生以幼师专业为主,虽有乐理课的学习,但对这些学生来说识谱、节奏仍是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在传承人与学生之间搭建好沟通的平台,提前消化传承人授课内容,对难点先行进行消化,做好教学辅助工作,这样才能够编制出最适合的校本教材。

同时,通过这次研学发现了学生在练耳、多声部节奏练习方面的不足,学校虽有音乐基础类课程的开设,但学生的基础还是较弱,且在校时学生讲究的是“个人发展”,但丝弦锣鼓讲究的是多声部合奏,一个人的节奏出问题,那影响的是整个曲牌。笔者认为,可以在音乐基础类课程中加入多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多设置合作类音乐活动,开设以丝弦锣鼓为特色的非遗前期基础课程,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之情[4]。

(三)拓展成果转化,校企联合巩固非遗脱贫攻坚成果

文化扶贫是在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重要扶贫方式。许多民族地区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新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承是要能够实现进一步成果转化的。以非遗文化为抓手,通过挖掘其文化故事、文化符号、文化形式等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为市场设计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非遗产品,合力推动区域增收。打造了好的文化品牌,进行了专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就要让丝弦锣鼓走出山门,向外推介这一品牌。文化品牌一旦打响就能依托其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进行校企联合,可以进行如相关乐器的制作,文创产品的开发,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建设丝弦锣鼓产业园,开展沉浸式“体验游”等,搭建起定期交流、研讨的平台,“以技会友”,定期交流,能让丝弦锣鼓爱好者们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也能更好地打响知名度[5]。

以上,是笔者通过一次研学活动对非遗文化资源与地方院校美育课程融通路径的一些思考。将丝弦锣鼓引入校园,不仅能为其注入新的年轻力量,使其得到发展、传承,也可以丰富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学,增强音乐教学的本土性、文化性。希望通过特色非遗课程的开设,校本教材的研发等举措,能够让“丝弦锣鼓”这一土家音乐品牌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參考文献:

[1]尹发艳.建始丝弦锣鼓的文化空间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

[2]严奉江,张鹤林.活化传承,让建始“丝弦锣鼓”大放异彩[J].民族大家庭,2012(05):15-16.

[3]陈伦旺.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研究[J].歌海,2016(05):23-26.

[4]闫涛.鄂西南建始县“丝弦锣鼓”的现代传承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19.

[5]尹发艳.建始丝弦锣鼓的文化空间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

猜你喜欢

非遗
“非遗”视角下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
“非遗”乐种:宜昌丝竹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非遗”影片的文化接纳与精髓消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古村落非遗项目数字化展示、传播应用示范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