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居中传统纹样的创新表现
2023-12-28胡雅洁沈卓颖
胡雅洁 沈卓颖
摘 要:皖南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设计建造时大量采用了传统装饰纹样,极具现代艺术特点,常在平面设计领域中有所借鉴运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先介绍了皖南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类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创新应用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皖南民居;传统;纹样;创新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1-0-03
皖南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明清时期这里出现了中国三大商派之一的徽商,徽商让皖南的经济一度非常发达、富庶,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皖南山区自成一派的民居建筑——徽派建筑。
走入皖南徽派建筑群,不难发现其中大量地采用了传统装饰图案,以画、雕、刻等多种创作手法,将其运用在房屋的各个部分,大到房屋外部的屋脊、屋檐、檐角、栏杆、门窗,小到屋内的梁柱、屋顶及日常家具和摆件等。这些传统装饰图案的运用非常朴素自然、恰到好处,且具有很多吉祥的寓意。
笔者将皖南徽派民居中常出现的纹样做了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抽象几何类纹与动植物等具象类纹。
一、抽象几何类纹
(一)回纹
回纹是中国土生土长出来的传统纹样。据相关文献记载,回纹是由商周时期的云雷纹演变发展而来的,如图1所示,回纹的类型有以下四种。
1.方回单体型
该类型是回纹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创作方法是以图形的正中间为起点逆时针或顺时针进行横竖转折,线条干净利落并自然地在转折的过程中向外圈蔓延,由此得到一个方回单体型,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形进行间断式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严谨规整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形。
2.简笔组合型
如图1所示,简笔组合型在转折的圈数上明显少于方回单体型,因此在视觉上,少了些繁复多了些简约。除此之外,相较于方回单体型,简笔组合型在图案的结构上有了更大的突破,从单个图形变为两个单体的组合图形。
3.正反波折型
正反波折型是所有回纹类型中运用的较为广泛的一款。事实上,正反波折型是在简笔组合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构成方式的创新,其创作方式是将简笔组合型其中一半进行上下翻转,就这一小小的改动让古朴严谨的纹样立马变得生动有趣。
4.一笔连环型
这种类型的回纹与上述三种类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利用一根线条不间断地从头画到尾,用线整齐划一,规整严谨,一气呵成。这种由流畅线条的回环往复营造出的生生不息的动感让回纹多了一些生命力的表现。
回纹因其端正大方、古朴简约的造型特性,在皖南民居建筑中随处可见,并且常与其他纹样进行组合,可以说是百搭纹样。
(二)冰裂纹
除了上述的回纹,几何纹中最常用在皖南徽派建筑中的就是冰裂纹了。
冰裂纹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瓷器的一种纹理——开片。该纹理就像是冰面经过敲、砸后产生的裂纹,在二维的视觉空间里有着立体的美感。这种仿若带着些缺陷、遗憾的美十分为人所喜爱,所以开片的青瓷器得以广为流传且十分珍贵。因为开片的发展和传播,这种美学意象自然而然地被运用到了其他领域,如皖南民居建筑设计中就有这种纹理,被称为冰裂纹。
从形态上看,冰裂纹是以“人”字形为基本形展开设计的图案,通过线条开合角度、衔接位置的变化让整个图案简约而不单调,繁复而不杂乱。皖南地区的徽州人热衷于将意蕴内涵藏于雕梁画栋之中,这不同于北方人的直来直去,所以冰裂纹在皖南民居中的应用,常见于门窗之上。行人路过这些门窗,透过它隐约可见后面的景象,这种影影绰绰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非常符合徽州人委婉含蓄的表达习惯[1]。
在皖南民居中除了上述的两种纹样之外,还有很多精妙的几何类纹样,如十字纹、步步锦、龟背纹等,因篇幅有限,不再多做讨论。
二、动植物等具象类纹样
(一)唐草纹
唐草纹起源于古埃及,盛于希腊罗马,经过丝路传入中国,是一种类似蔓草形态的纹样,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唐草纹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单独纹样、连续纹样以及适合纹样。
1.呈单独纹样形式的唐草纹,因为不受空间、轮廓限制,创作自由度高,可以任意地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常见于皖南地区家具、建筑等装饰设计领域。
2.呈连续纹样形式的唐草纹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二方连续,其二则是四方连续。二方连续以植物为主,偶尔会穿插花鸟鱼虫甚至人物作为点缀,图形之间环环相扣没有明显分界点,循环往复不断延伸。其应用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如服饰、建筑、器具等。四方连续的唐草纹一般表现在服饰设计,因其纹样具有连贯性,可以不断复制形成繁复美丽的图案。
3.呈适合纹样形式的唐草纹多是受限于器具或物体的形状。唐草纹会根据框架形状的特点进行缠绕交错,变化繁复又条理规整,同时又很注重其在画面中的占比,一般情况下不会占据很大篇幅。
经过长期的发展,唐草纹作为纹饰已然十分成熟,适用性强,流畅度高,装饰性强,可以说几乎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的装饰设计上,现下很多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设计创作时,也常会采用唐草紋。
(二)祥云纹样
云纹是我国传统吉祥纹饰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而在皖南民居建筑中,云纹的利用也是极其普遍的,尤其是以下几种云纹类别。
1.灵芝云纹
众所周知,灵芝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灵芝云纹因其名称的字面意思,常常被人误解是把灵芝纹样与云纹简单拼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其实不然。灵芝的外形与祥云的外形非常近似,因此二者的造型存在共性,设计者正是利用了这一共性,将灵芝的形和祥云的形运用异质同构的方式结合在一块,从而创作出了灵芝云纹。在皖南,这种灵芝云纹样式经常被用作某一种房屋结构部件,如有的徽派民居的木窗把手,会直接雕刻成灵芝云纹的形态,立体饱满的云纹造型十分便于推拉窗户,再配合上其他的窗花设计,使窗框既实用又美观[2]。
2.叠云纹
叠云纹这是一种平铺展开的云纹类型,对局部进行观察会发现,叠云纹中的云纹基本上都是圆润饱满的云头朝上,细长蜿蜒的云尾向下,云纹与云纹之间相互叠压形成不同厚薄的云层,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空间美感,这也是其名称由来的原因。在徽派民居中,常常能在衣柜等家具设计中看到叠云纹的出现。
3.团云纹
团云纹是一种云头配合云尾整体呈现团状的云纹,云形聚拢圆润,一般以圆形或椭圆为外轮廓,这与适合纹样图案的概念很接近,也是团云纹区别于其他云纹的重要特点。为了形态的饱满,团云纹一般采用多片云头组合形成主体而下方共用一片飘逸云尾的做法。在皖南的徽派民居中,该纹样常常会出现在一些木制家具上,配合鸟兽的形态,显得格外端正具有深远意境。
(三)吉祥动物纹样
在皖南徽派民居中,随处可见以动物为主体的纹样设计,这些纹样在背景纹样的衬托下与建筑自然结合,相映成趣。从组织形式来看,吉祥动物纹样有两种最常见的呈现方式,一是单体形式;二是组合形式。
1.单体形式主要是指以一只动物的形态去做纹样设计,过程中讲究动物的造型、动态,不利用任何其他纹样进行衬托,这样干净利落的表现方式可以让纹样中的吉祥寓意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在皖南民居建筑中,常见的单体动物纹样有象征权力与威望的龙纹、与福谐音的蝙蝠纹等。
2.组合形式与单体形式不同,它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具有美好寓意的纹样进行组合,形成全新的纹样形式。优秀的组合纹样需要匠人巧妙的心思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有匠人会将仙鹤与松柏组合在一起,这种祥瑞的仙兽与寓意长寿的植被经过巧妙的设计后不仅图示美观,更可以让人联想到鹤寿松龄这一吉祥词。另外,在古时徽州属于文教和科举的大省,尤其是富庶的皖南地区人们对读书、科考、入仕十分向往,所以常会看到与登科有关的纹样组合,如鹭与莲花、芦苇。
吉祥动物纹样在皖南民居建筑中的设计,不仅能够符合当时当地人们的审美习惯,更是能够表达人们内心对生活的期盼,标榜自己的志向,体现对自己的祝愿。时至今日,这些代代留存下来的宝贵传统纹样,依旧有可借鉴之处。
三、皖南民居传统纹样的创新表现
(一)传统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强。在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下,现代人们对传统装饰纹样已经没有“落伍”“老土”的旧观念了,相反在如今各个设计行业领域里都有“传统纹样运用”的设计概念。而皖南民居建筑中出现的大多是历经多年沉积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纹样,自然而然成为设计行业的“新宠儿”。
但是在借鉴传统纹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不都是理想的。比如,有的设计师在运用这些传统纹样时,直接套用传统纹样的外形,表面上看作品因为纹样的填充显得繁复精美,但其实并不能真正体现纹样意蕴。
另外,传统纹样从产生到发展再到传承的这一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现代的设计师想要将传统优秀纹样应用在自己作品中时,需要对纹样进行适当的改动,在保留其典型特征的前提下,做出新的嘗试,让纹样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面将提供几种纹样创新的方式。
(二)传统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表现
1.化繁为简
相较于古时人们繁复精美的审美倾向,当下人们的审美更偏好简约与适度。因此在设计中,直接将传统纹样套用在作品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试着在大致了解传统纹样造型、内涵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对传统纹样进行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转化。
化繁为简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运用抽象、简练的线条语言去表达具象的繁复的造型图案,在经过这种简化、提炼、概括后,可以有效突出纹样的典型特征,使得形象更加单纯化。
例如图2中的凤凰纹样,在传统的凤凰纹样中凤凰的头、身、翅、足都会得到细致的描绘,配上祥云、卷草等纹样,给人一种栩栩如生之感。凤凰作为百鸟之王,自古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现如今,将这种凤凰纹样直接运用于设计中,会显得过于庄重、严谨。当作品中需要出现凤凰形象时,就可以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对传统的凤凰纹样进行提炼概括。如图2所示,以线条为主,抓住凤凰纹样姿态、造型的特征,对其进行勾画,虽只有寥寥数笔,却抓住了凤凰展翅的生动灵巧的形象。
2.夸张变形
自古以来很多传统纹样的形象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早已深入人心,直接套用并不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当我们大胆对传统纹样进行夸张变形时,就能够有效地提高传统纹样的艺术表现效果。对传统纹样进行夸张变形并不是易事,需要设计者在对传统纹样有着充分的了解与体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造型、动态、色彩等特征的夸大处理,使纹样形象特征更加强烈、鲜明,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有突出的想象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胆量[3]。
3.分解重构
分解打散是一种先破而后立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创作过程。首先挑选一些传统纹样的造型为基础,分析、拆解、归纳纹样各个部分的造型元素,选择符合要求的造型元素,提取其局部的典型特征,运用创造性思维规律及纹样构成的形式规律变化进行重组重构。这样创作出来的新纹样,在保留古典造型的基础上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倾向。
四、结束语
对皖南民居中传统纹样的应用还有很多创新的方式方法,设计者在不断地学习和艺术创新过程中会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创新形式和创作风格,作为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我们需要沉下心,去了解、探究传统纹样中的艺术价值,吸取其中的精神内涵,在继承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传统纹样不只是静默地停留在过去,而是让其在更多的设计领域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林晓洁.浅谈徽派建筑元素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8(03):132-133.
[2]陈靖雨.浅谈装饰图案在皖南民居中的运用[J].艺术学界,2010(02):267-275.
[3]孙壮.符号学视野下当代徽派建筑形式表达研究[D].兰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