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理论开展英语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Unit1 Further Exploration 为例
2023-12-27◎王建
◎ 王 建
一、背景介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指出,高中英语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倡导积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获取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用能力。
但反观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散”。很多教师缺乏整体教学意识,忽视单元教学目标,片面关注课时目标,只讲授阅读板块内容,其他板块如探究学习省略不讲,让本来成体系的单元整体变得支离破碎。二是“浅”。很多教师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检查学生的单词默写,课文教学仅仅停留在疏通文意的层面上,很少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加工,探究板块更是浅尝辄止,教学重记忆、轻思考。三是“僵”。由于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把日常教学重点放在习题讲解上,学生没有机会用语言技能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囿于固化情境,不会灵活迁移。
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围绕单元主题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目标拟定探究学习的课时教学目标,再按照课时目标实施一系列探究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从而解决教学“散”的问题。探究学习的任务难度较大,学生难以一蹴而就,这时需要教师引入学习支架,把探究大任务化解为若干子任务,降低难度。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与评判,引发深度思考,从而解决教学“浅”的问题。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学生不仅要独立思考,更要团结协作,手脑并用,让思维“流动”起来,灵活迁移英语知识,并应用于真实情境,增强用习得的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解决教学“僵”的问题。
二、搭建学习支架,开展英语探究学习
“学习支架”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最先提出。他认为:学习支架就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提供的及时帮助。支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搭建情境型、资源型、策略型、交流型和评价型等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必要支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辅助他们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笔者以高中英语教材(上外版)必修三Unit1 Further Exploration 为例,详细论述如何搭建学习支架,开展探究学习。
本单元的话题是Success(成功),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主题群为“做人与做事”。通过对单元内所有板块内容的梳理,笔者拟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1)能讲述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并描述他们具备的特质;
(2)能比较不同文化对成功的观点和态度;
(3)能识别获得成功的共性要素;
(4)能分析语篇结构,在写作中呈现因果关系,在口语表达中运用不同语速表达情感和意图。
按照上述单元目标,结合Further Exploration 板块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建立成功与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笔者制定的本次探究学习的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能根据成功人士的故事归纳相应的成功因素;
(2)能对成功的内涵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3)能进行英语主题演讲,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公式并用亲身经历解释。
以上探究目标的达成难度较大,所以笔者为学生搭建了以下五种学习支架,保证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搭建情境型支架,创建探究场景
搭建情境型支架,就是为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创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场景的创造要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努力挖掘教学主题与学生生活的内在联系。在颇具吸引力的真实情境中,教师呈现探究任务。学生在驱动任务的引领下,开动脑筋,建构新知,并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品尝成功喜悦,懂得灵活迁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该板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场景化改造,向学生呈现了以下探究任务。
下周三要召开以My Secrets to Success 为主题的英语班会,要求每位学生发表主旨演讲,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演讲中要包含自己创造的由成功因素构成的公式,并能用亲身经历进行具体解读。
与原始的教学内容相比,经过情境化改造的探究任务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更具体形象。将任务置于特定时间(周三)的特定场合(班会)的特定活动(演讲),让学生身临其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缓解学生担心无法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焦虑。二是更富有挑战性。要在公开场合发表英语演说,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这恰恰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对意志品质的磨练大有裨益。三是更科学合理。探究任务不仅让学生产出成功公式,还要用亲身经历进行佐证。意在告诫学生不能胡编乱造,要有理有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四是更具有育人价值。探究任务为学生提供了讲述成功经历、分享成功经验的平台,积极争取成功,坦然接受失败,从而树立正确的成功观,这对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搭建资源型支架,提供语言支持
搭建资源型支架,就是为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与整合课内资源。当有限的课内资源不能有效支撑学生达成探究目标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必要的课外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新知、完成任务。课外资源的选择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与探究任务的主题高度契合;二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次有关英语演讲的探究任务,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教科书上本单元已经学过的阅读文章Reading A 与Reading B,抛出了以下探究问题。
What factors lead to Steve Jobs’and Tu Youyou’s success based on their life experiences in our textbook?
口头提问学生归纳两位成功人士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并用文中相应的语句进行佐证。由于是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难度不大,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此举意在唤醒学生相关的语言储备记忆,做好必要的表达准备。
由于学生还处在高一阶段,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对“成功”这一话题不甚熟悉,仅仅依靠课内所学难以完成具有挑战性的演讲任务,所以笔者适当补充了课外资源,来增加学生相关的语言储备。笔者精选了一篇课外阅读材料:美国迪士尼公司创始人华特·迪士尼创办迪士尼乐园的故事,要求学生勾画描述主人公成功经历的关键语句,并据此总结相应的成功因素。笔者提问并进行板书(见表1 画线部分)。这样学生就习得了丰富的与探究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为最终顺利完成探究性演讲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做好了必要准备。
表1 篇章语言分析
(三)搭建策略型支架,提供探究思路
搭建策略型支架,就是指针对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保障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顺利解决问题,达成探究目标。策略型支架的搭建既要基于教师对学情的预判,又要基于课堂推进中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提问和反馈,才能对学生可能及实际存在的学困点提供准确而及时的策略指导。
关于此次英语主题演讲任务,虽然笔者已经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已经拥有了相对充足的话题语言储备,但笔者通过对学情的预估和课前的调查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成功”主题的演讲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依然处于懵懂状态。因此笔者决定带领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归纳类似主题的演讲步骤,理清思路。同时为了实现对材料的充分利用,笔者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关于迪士尼成功经历的课外材料,明确每一段的写作内容和意图,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再加上笔者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出了这次演讲任务的思路和框架,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见图1)。这份思维导图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再加上学生丰富的语言储备和独特的个人经历,为学生进行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的“成功”主题演讲,做好了充分铺垫。而且这样的思维导图编制训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建构其他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提供了绝佳的学习工具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
图1 演讲步骤思维导图
(四)搭建交流型支架,促进合作与交流
搭建交流型支架是指学生在英语探究学习中,独立探索遇到阻碍、无法继续开展时,教师及时提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交流型支架的搭建有助于学生在团结协作中互相启发,通过信息共享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为顺利解决探究问题打下牢靠的基础。
为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探究任务,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具有连续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的问题链(见图2)。每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该组问题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避免停留在浅层理解上。链条中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笔者在课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大胆分享自己的看法。同时笔者通过课堂观察与倾听,积极与学生互动,及时发现交流中的问题,并给予适当指导。
图2 问题链
问题1 引导学生对“成功”的本质进行思考,明确核心概念。有的学生表示拥有薪资丰厚的工作就是成功;有的则认为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才是成功。“成功”的内涵丰富多彩,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并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都值得肯定和鼓励。
问题2 问“导致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追溯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坚持最重要,因为半途而废无法成功;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律更重要,因为只有自律才能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取得成功。在学生交流分享后笔者做出以下小结:影响成功的因素成千上万,很难笼统地说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但在某个具体场景中,总有一个因素一锤定音。所以要善于把握关键因素,竭力使之最大化,从而顺利取得成功。
问题3 给出范例,向学生抛出爱迪生的成功公式,请他们分析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该问题基于前两个问题进行延伸和拓展。有学生给出了以下解读:爱迪生认为成功是汗水和灵感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汗水比灵感更重要,因为汗水持续挥洒于追求成功的全过程,而灵感只是一刹那的事物。当然通过讨论师生也达成了以下共识:爱迪生肯定了勤奋在成功之路上的重要性,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把成功的影响因素仅仅局限于汗水和灵感是片面的;其次过分夸大汗水的重要性又过于绝对化。该问题鼓励学生对著名科学家的论断进行合理质疑,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并给出理由,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经过前3 个问题的铺垫,笔者抛出第4 个问题“能否基于自身经历发表主题演讲,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公式?”,接着给学生发放记号笔和硬纸板,便于他们在交流中书写公式,还提供草稿纸来记录讨论中生成的要点,为展示探究学习成果做好铺垫。有了前面各种学习支架的搭建,该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水到渠成:有学生在异国他乡鼓足勇气和外国人进行英语口头交流;有学生克服惰性、坚持不懈,学会了弹奏琵琶;有学生历经挫败但初心不改,终于在野外湖中钓到人生中第一条鱼,并分别总结出具有个性的成功公式,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搭建评价型支架,促进反思与进步
搭建评价型支架,就是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和策略,让学生明确自己处于何种学习状态,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从而及时调整学习进程,强化学习目标,维持学习动机,促进反思与迭代。学生自评有助于激发内驱动力,引导学生认识和改进自我。搭建评价型支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目标性原则。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二是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与合作者。三是过程性原则。注重对学习和认知过程的评价,并在评价中进行指导和反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四是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习质量。
笔者一开始把英语主题演讲任务呈现给学生时,就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共同分析制定了学生自评表,从演讲的内容、语言、结构、声音和体态五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通过搭建各种学习支架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储备,理清演讲思路,实时对照该自评表,不断反思,努力达标。
三、反思与展望
由于探究学习任务难度较大,所以笔者搭建了情境型、资源型、策略型、交流型和评价型五种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分解了任务难度,顺利达成了探究学习目标。但是以上学习支架的搭建,基本上是笔者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在课前预先设计好的,略显机械,不够灵活。所以笔者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提问反馈等方式随时发现教学推进中学生存在的预判之外的其他学习障碍,临时补充学习支架,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帮助,排除学习困难,保证探究学习流畅开展。
探究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笔者决定今后多创造机会带领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此外学习支架的搭建在其他英语学习方式中同样适用。而且不仅要考虑如何搭建支架,还要研究何时拆除支架。因此笔者计划勤于教学观察,密切师生交流,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及时搭建与拆除学习支架,有效解决学习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