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 初中英语综合技能课教学实践

2023-12-26郭鹏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思维品质

摘 要: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語言作为思维的高级介质,在教学中需要利用不同的图示,对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设定,创设好与主题相关的语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综合技能板块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思维品质;综合技能;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郭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一、引言

思维问题来源于哲学研究范畴,后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对思维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是怎样思维的,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形式,脑科学主要研究思维活动的生理机制。教育学主要研究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进行智力活动,即人们怎样思维,并以此提出发展人的思维的策略。

思维是人们对事物达到理性认识的通道,人类所有的活动都以思维活动为基础。

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推理、分析和判断事物,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和采取恰当的行动。思维是人的创造力和发明力的源泉,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并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思维活动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质。 总之,思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具体来说,深刻性是指人对概念、理论、现象等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程度。具有深刻性思维的人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灵活性是指人在思考过程中对不同问题和场景的适应能力。具有灵活性思维的人可以通过多种思路和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自如地调整思路。独创性是指人在思考过程中能够提出独具创意的观点和见解。具有独创性思维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去看待问题,提出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案。批判性是指人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可以对问题和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敏捷性是指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快速反应并作出有效决策。具有敏捷性思维的人可以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决策。综上所述,这五个方面的思维在不同的思考场景中发挥作用,各自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同时,它们相互协调和促进,使个体的思考更加全面和高效。

二、思维品质与综合技能板块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思维品质的定义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旨在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全面发展的素质。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高层次思维的介质。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工具。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不是为了英语而学英语,而是在英语学习中发展使用英语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

英语学科中的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写是表达性技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以来,不仅高中英语教师注意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乃至小学的英语教师也在检查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先被践行,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听和说能力的培养对应教材中的听力和口语板块,文本一般较短,不超过一分钟,口语板块以对话为主,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难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行实践。实则不然。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七个课时,每个课时都会出现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或是阅读文章,或是对话,或是听力文本,整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主要是学生的输出,完成一篇指定体裁的作文。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板块,即综合技能版块,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这个版块包含一至两段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三个练习和一段口语材料。这三个听力练习的编排按照难度逐渐递增,第一个听力练习相对较短,属于泛听,学生只需要获得一些概括性信息即可。第二个练习是精听,对前一个听力材料进行扩充,学生需要获得很多细节性信息。第三个练习是对前两个练习的综合,形成一个150-200词的语篇,学生需根据前两个练习中听到的信息进行填空。口语材料主要是根据这一单元主题情境下可能出现的某一语境创编一个问答5至6轮的对话。

对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会出现以下几种误区。一种是认为这一板块主要是听和说,听力部分主要是听材料,做课本中的练习题,Speak up部分让学生阅读一下,讲解一下语言点后让学生背诵,再给学生创设一个类似情境让学生和同桌或者同伴进行对话即完成教学。另一种是处理听力与口语材料时会割裂开来,未将听力材料与口语材料整合到一个语境中。这两种误区都是就听力或者口语材料进行练习,未将读和写融入单元教学中。

在单元主题语境下,这一板块的教学安排在单元第五课时,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单元观念,能够进行一定的输出,在这一课时除了训练听说能力,读写能力也可以进行训练,听力部分的第三个练习就是一个长文本,完全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又如,可让学生根据Speak up部分的对话分析人物性格或者当时的具体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将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Integrated skills板块为例,分析利用综合技能板块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三、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综合技能课教学策略

讲解内容图示化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图示的视觉化效应对学生的思考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图示将复杂的信息用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通过图示,学生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联。

(一)合理应用图示,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在思考过程中运用逻辑工具如判断、推理、论证等对思维内容进行抽象和推演。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中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用于帮助人们对认识对象进行抽象化、运算和推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问题。常见的思维方法包括定义、划分、概括、限定、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一种较为纯粹的思维形式,追求的是精准的推理和推导,人们利用逻辑思维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在科学、工程、法律等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精密、形式化、推理和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决策和处理问题。

思维的逻辑性以直观形象感知为起点,学生对于季节的直接感知是来自视觉与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视觉的激活要靠图片或视频等图示。图示的视觉化效应有助于学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视觉图示的分类或分层,学生对与主题相关的联想会更清楚。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先通过几张秋天的图片激活学生对秋天的视觉感知。由于对温度变化的感知来自学生大脑的记忆,对于秋天的感觉,学生会给出相关的形容词,以此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更高层次的逻辑思维是分析推断。即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客观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差异,并发现产生差异的各种原因,从而推断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对南京的季节色彩和温度进行感知后,让学生探寻四季给人不同感觉的原因。学生能够给出的答案是天气和温度,由此引出这节课的主题“weather and temperature”。

Teacher:look at the two pictures. First one is a bird-view picture from Purple Mountain. Second one is fro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y are so beautiful. What season is it? What colour can stand for this season? How about other seasons? Why do we feel differently in Nanj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图示的组织结构有几十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图形应用于词汇、文本、语法等的教学中。除了图片、视频等常用的图示,还可以用思维导图,如气泡图,这是训练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好方法。常见的听力文本处理方式是在幻灯片中展示几个问题,一般是事实确认题,学生根据幻灯片呈现的题目从听力材料中获取题目答案。逻辑思维的最高层次是抽象演绎。针对本课时的听力文本,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气泡图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关键词Beijing和Nanjing填空相关的形容词。这个气泡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两地的天气差别,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明确两地的天气不同跟气候带有关,根本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也就是处于不同的经纬度。

Teacher:Let's listen and try to fill in the bubble. How is the weather in Nanjing and in Beijing? After filling in the bubbles, can you tell which season it is now? Why?

(二)提出层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具备独立分析和评判的品质,能对思维材料进行严格的估算和精细的检查,从而实现精准和深入的理解。在思维活动中,批判性是一种智力品质,是指人在理解和表达思想时具备深入、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同时具备在判断和决策时作出准确而明智选择的能力。思维的批判性是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人能够自我反省和总结,从而判断自身认知和思维水平的准确性和偏差性。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可以使学生具有以下技能:

判断信息是否恰当;区别事实和观点,没有言过其实的结论;指导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精确地运用证据为论证辩护,有序地呈現增强说服力的证据等。

问题能够激活思维,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七个层次,细节复述型问题、细节理解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推断型问题、评价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第一、二层次属于文本表层理解,第三、四、五层次属于文本深层理解,第六、七层次属于对文本解读的创新和超越。教师基于文本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阅历、信念、思维等方面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理解和评价。

本课时,第一段听力材料涉及四座城市,其中一座很特殊,它就是Sydney,它处于南半球。学生填完相应表格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Which season are the cities in? ”。这是对文本的表层理解问题。Sydney现在是夏季,其余城市都是冬季。接下来设置问题“Why is the temperature in Sydne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 cities? ”,这个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Sydney位于南半球,Beijing、New York、London都位于北半球,是由于处于不同的半球(different hemispheres)才导致季节不同,进而导致温度与天气不同。这是对文本进行深层理解后得出的答案。

第二段听力对话配套的练习是一篇需要填空的日记。教材的设计已经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没有直接用原文本让学生填空,而是换成了一篇日记。学生填完空之后,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文本。日记开头有一句话“Today I learned more about weather. It can be so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laces. ”,教师提问“Why is 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different?”。在前面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悉尼因为处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的城市相反。气候不同还有其他原因吗?启发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迁移,分析得出其他原因,如ocean current、sunlight、 altitude、ocean current 等。

Teacher:Listen to the tape 1.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Compare the temperature of Sydney with other cities, which season is Sydney in? What about other cities? Why different? Listen to tape 2. Look at the sentence “Today I learned more about weather. It can be so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ape 1, weve found out one reason-different hemisphere. Any other reasons?

(三)设置情境任务,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帮助人们将已有知识和经验加以整合,创造出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以独特、新颖、有创意的方式,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组合、创新应用和发明,并创造出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案或产品。创造性思维能够带来许多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例如,它可以帮助教师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因此,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并被人们广泛地提倡和培养。

思维品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合理利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对情境作出正确的合理的反应。常见的情境化活动有三种:一是虚拟情境下的事实或技能操练式活动,二是任务情境下的探索发现式活动,三是问题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式活动。第一种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简单加工操作的能力和对获取信息进行解析认知的能力;第二种活动主要依托语篇,学生需要对语篇内容进行整合,进行深度思考才能完成,这种活动能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都得到发展;第三种活动中,教师应围绕本单元或本课时的主题,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与社会、生活、学习相关的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后提出观点和建议,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听完听力录音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关于天气,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除了报告气温和天气状况,还可以有什么内容?请学生思考, 这就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或者请学生四人一小组播报五座城市某一天的天气状况。在播报之前,给学生展示中国的天气播报模式与美国一家电视台的天气播报模式(展示极端天气出现后该城市所受灾害),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播报方式,同时提醒他们天气播报应该口语流利、表述准确、要有一定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语气。给学生提供一个天气播报的模板让学生参考。针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以听力训练为基点,发展其思维的创造性。如请学生观看一段英国的天气预报。这则天气预报有中英文字幕,请学生先记笔记,之后尝试填空,提问“Is this weather forecast good enough? Is there anything missing? ”,请学生与同伴讨论一般的天气预报是怎样播报的、这则天气预报该如何改进以让观众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学生讨论之后,可以请学生上台以这则天气预报视频为背景做配音游戏并融入讨论的内容。

Teacher: Please watch the video, take some note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fter that, please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partner. Is this broadcasting good enough? Is there anything missing? Try to make it a better one and dub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

四、结语

语言、文化、思维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介质。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点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思维等方面。这些品质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水平,还直接影响着其职业能力、决策水平、人际交往技能等多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语言,了解所学语言背后的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当将思维品质培养目标进行系统化设定,根据设定好的目标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学提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好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将思维过程呈现出来,针对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选择合适的思维训练工具以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如此才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科学步骤。这样开展教学可以将语言学习、文化交流和思维训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技能課包含听、说、读、写各类内容,这个一度受到忽视未被合理开发并利用的课型,可以被充分开发并且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4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4]袁辉.“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引领的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9):47-49.

[5]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2017(2):9-13.

[6]兰春寿.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与思维品质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9(9):107-113.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思维品质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案例研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器材“一物多用”的案例研究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