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你学习,带你玩
——浅谈学玩一体教学模式赋能小学数学课堂的减负提质增效

2023-12-26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1期
关键词:新知作业数学

刘 慧

(芜湖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安徽芜湖 241000)

2021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目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把“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处理好,是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要求。

最新版数学课标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内容、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及学段的衔接,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对于其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学生数学素养、应用技能的培养。对此,我结合自己长期一线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课前:自主预习“动”起来

有效的预习能使后续学习事半功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息息相关。

(一)学期预习

每个寒暑假,我都给学生布置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求其对下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及梳理,熟悉整册教材内容的编排,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自身学习特点,从客观上把握教材,适当做一些预习笔记,试做有关练习,有的放矢地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二)课前预习

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前一天,独立地阅读将要学习的内容,初步了解知识点,在有疑问的地方标上一个小小的问号,第二天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去寻求解决办法。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引导,如制定预习任务单、拍摄微课视频等,为学生独立自主的预习新知提供帮助,让学生在课前就积极地“动”起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中:探究实践“学”起来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立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更高效地引入新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近新知,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在教学低年级的认识钟面,年、月、日时,一个小小的谜语,立刻就能让学生兴趣盎然。

教学中年级的简便计算时,我没有急于出示运算定律,而是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关于高斯的故事:“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出从1到100所有自然数的和。大家都在奋笔疾书地计算,有一名学生——高斯却高高地举起手,表示他已经算出结果了。老师认为他又在调皮,本想批评他一番,但高斯自信地说出了正确答案及解答过程,大家都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同学们,你们知道高斯用了什么计算方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算出了正确答案吗?”学生们疑惑不解,个个眉头紧皱。这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高斯所用的计算方法,从而带领学生顺利进入简便计算的学习,使得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行设计一些过于花哨、流于表面的不合理的情境。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去直观感受数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我结合人民币的运用,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今天我来逛超市”数学活动,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顾客”用手中的100元去购物。活动结束后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买了什么商品、是怎么付钱的,“售货员”找了多少钱。学生在取币、付币、找币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学生在合作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同时,这一过程中又渗透了诚信待人,文明购物的品德教育。

(三)合理利用教具、学具,引领学生在课堂生成中形成数学思维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加快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长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使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很大的依赖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教学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发言交流,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摆一摆等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合理使用教具、学具,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在教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些苹果、桃子的图片,首先让学生思考怎么把6个苹果分给小红和小丽。大家通过摆图片,发现将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有4种分法:6,0;5,1;4,2;3,3。接着学生将结果进行分类,以分的结果是否相等为标准,把四种情况分成两类,前三种结果不相等为一类,第四种结果相等为另一类。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平均分”,同时渗透公平性原则。顺势而为,我拿出12张桃子图片,请他们帮小猴分一分,思考每只小猴分到的桃子一样多时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除”。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平均除”以平均分为基础,为后续学习“包含除”做好铺垫。

再如,在学习“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提前准备了若干张规格一致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图片学具,让他们自己选择其中某一种图形,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探究到底用哪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生在拼摆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由于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方向限制,可以密铺,最为标准,因此,用它作为面积单位最为合适。在掌握了多边形面积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提供剪刀,要求其通过折、剪、拼摆、割补等方法,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引导学生结合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一气呵成。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由于圆和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直线图形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种新的曲线图形,所以学生在探究圆的周长时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几个直径不同的小圆片、直尺、绳子,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反复实践,探索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有“滚一滚”“绕一绕”“量一量”等多种,这时又有学生提出这几种方法都很麻烦,产生了寻求新的计算方法的需求。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合作,先测量出几个直径不同的圆的周长,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观察,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呈倍数关系,而且总是3倍多一点”的结论,最终总结出圆形周长公式。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挖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内化新知,促使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课后:绿色作业“玩”起来

优化作业设计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兼顾基础性和开放性,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多方面地开发和确定作业内容。

我校几年前就卓有远见地开始“绿色作业”的探索,要求我们给学生留的课后作业的形式灵活多样,摆脱单一的书面作业模式的束缚,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科整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我在给学生设计“绿色作业”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一)查阅类作业

在学完“数字编码”后,我让学生查找了解如身份证、车牌、邮编、区号等数字编码的组成情况,并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说给家长听。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各类资料,在整理输出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还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拼摆类作业

在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用一定数量的七巧板拼一拼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巩固对平面图形特点的认识;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后,请学生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先任意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再想办法算出它的面积,既整合了美术知识,又寓教于乐。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既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提高了细心观察的能力。

(三)实践类作业

学习长度单位“千米”时,因为这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所以学生很难感知如此抽象的长度,于是,我让学生用步测法测一测1千米到底有多长,使学生对此有了具体的认知。在四年级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中,学生们有的测黄豆的质量,有的测一元硬币的高度,有的测A4纸的厚度,想法多种多样,都沉浸在解决问题的乐趣中。五年级刚接触分段计费问题时,我建议学生去乘出租车,算一算车费。

三年级“位置与方向”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用“上、下”“左、右”“前、后”这三组具有相对性的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于是教授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让每位学生分别以自己家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家周围四面八方分别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并绘制出简图。学生首先根据太阳的升起与落下辨别东、西,继而确定八个方向。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知识,培养了方向意识及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将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的生活性,拓展了课程资源。

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我结合“白色污染”问题,让学生统计他们自己家里垃圾袋的使用情况。再以自家每天的使用量为参考,算一算我们学校两千多名学生家庭每天的垃圾袋使用量、全市一百多万人的家庭每天的垃圾袋使用量。学生在经历统计及运用的过程中,即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数学素养,从而自觉自愿地站到抵制白色污染的行列中去,从小树立环保的理念。

实践类作业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调查整理、分析汇总等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基本技能的目的。

(四)游戏类作业

学习解方程后,我设计了一个猜数的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心里先预想一个数,然后用一句话说明,如“把这个数加上3,再除以3,得数还是3。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另一人利用方程来寻找答案。五年级的“可能性”是学生接触较多的内容,在学完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后,我请学生分别以顾客和商家的不同身份去设计一个抽奖转盘,使学生多角度思考,体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及引导其合理使用小括号,我给学生布置了和爸爸妈妈算24点的PK游戏,学生热情高涨,在游戏中灵活运用了新知,既训练了数学思维,又轻松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学生每一次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巩固新知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新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作业中“玩”起来,从而加深认知,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

随着当前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双减”政策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抓住这次改革契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新知作业数学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新知
新知速递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