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写作教学多样化实践

2023-12-26陈明珩胡晏军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1期
关键词:习作习惯文章

陈明珩 胡晏军

(六安市城北小学 安徽六安 23700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和教师心中的“拦路虎”。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只有自由地、主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认识,才能在此过程中获得写作的快乐。然而,很少有学生会把写作当作一种快乐的事情,更多地都是机械地应付,被动地完成。究其缘由,问题可能还是出在教师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上。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尝试并探索写作教学多样化实践,有所收获。

一、在体验中乐于写作

没有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没有他们出色的、个性化的表达。改变传统习作课堂教学“先指导,再写作”模式,而是“先活动,再写作”。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创造活动情境,开展有意思的活动,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活动中有着丰富的体验,眼睛观察到了,心灵感受到了,交流表达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就能够解决“无米之炊”的困惑,写出“原汁原味”的作品。

(一)在游戏中激发写作兴趣

马正平教授指出:“写作兴趣就是写作能力,而且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因此,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是教师的头等任务。

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时,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室内上一节枯燥乏味的习作课,而是引导学生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融入活动,积极参与真实的游戏过程,感受游戏的乐趣,丰富内心的体验,最后回归写作主题,完成习作。活动前,笔者先对此次“游戏”习作主题进行了介绍,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游戏的过程,留心观察游戏中队友、对手及其他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神态。活动后,我又有意识地对同学们进行了主题作文的细节指导:从点面结合的场景描写(由黑板绘图、电影片段讲解,到“下水文”的分析点评,层层递进),到重点词语的灵活运用(如“蹬、拽、握、扯、盯”等动词,如“摩拳擦掌、脚下生根、胜券在握、紧张激烈”等四字词语),再到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如“开门见山”式开头、“巧设问题”式过渡、“语言描写”式铺陈等)……这样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又在切实体验中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做到了有意思更有意义。

(二)在情境中点燃写作激情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文的顺序是先认识事物有感,进而产生感情的波澜,有了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这样文章就诞生了。由此可见,写作应是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下,心灵受到震撼后有感而发的结果。

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这样的想象类作文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比较棘手,为此,我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选择习作内容,并根据结局的不同,结成小组,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讲一讲、演一演。于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一个个可爱的精灵、一个个新奇的结局跃然课堂,各种续编精彩纷呈。

在学生敞开心扉的基础上,我因势利导,在第二课时进行习作指导。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梳理习作思路,激发想象思维。最后,通过范例作文的赏析,引领学生品读、鉴赏优秀例文,从而在新编思路和遣词造句上,进一步感知习作要领。总之,别开生面的“新编故事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唤醒习作情感;绘声绘色的“故事新编”绽放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点燃了写作激情……在“情”与“趣”的交织下,学生的习作大放异彩。

二、在阅读中感知写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提高见识、丰富思想、充实写作内容,阅读有助于丰富语言积累,阅读为写作提供范本……而写作亦有利于阅读:以写作视角切入阅读,有时确实能够有助于阅读理解;在阅读中介入写作,又使阅读不致流于浮泛;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易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一)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堂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指导,在阅读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具体说,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堂,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揣摩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去思考文章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谋篇布局的。文章的第一段(1至4自然段)描写大典前会场上的情况,第二段(5至13自然段)是典礼的重点部分,第三段(14、15自然段)讲大典后群众游行的盛况。文章的一大特色就是场面描写,如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等,都描绘得有声有色。单就阅兵仪式部分而言,文章描写场面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先总后分,依次写各兵种方阵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叙述顺序、内容及详略安排等,但突出场面、点面结合、聚焦典型的写法,学生就难以领会了。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叙述重点,学习细节刻画,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不在“知方法”,而在“生智慧”,即方法为我所用。因此,在学习之后,结合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我拿出平时活动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在习得方法的基础上,将方法及时内化,生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着痕迹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指向写作的阅读积累

一个有着作者梦的读者,才是伟大的读者,才是完整的读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文与可画竹之所以能“振笔直遂”“胸有成竹”,无非是他的脑袋里有关于竹子的大量信息,有些同学总是抱怨“没内容可写”“有想法不知道怎么说”,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读少了、看少了、积累少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致力于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如“阅读达人评比”“好书推荐会”“阅读故事会”“我的读书记录”“手绘读书手札”“共读一本书”等,引导学生从“阅读”到“悦读”,从个人阅读到集体交流。同时,我注重教给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智慧的读书方法,如读书做到“心到眼到笔到”、学会圈点勾画做批注、进行摘抄和诵读等,于润物细无声中丰富其阅读积累,为其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是一本大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泉源,也是学生写作的泉源。

(一)利用写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有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生活中发现美。教材中提供了三幅插图,分别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寻常的人物及课间教室的场景,提醒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风景。习作提示的第二条“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指出了具体的观察方法,要充分调动感官,全方位感知事物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我启发学生借鉴作者的观察方法,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勾连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为写“观察所得”做准备。比如《搭船的鸟》,作者是从外貌和动作等方面去细致观察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我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说话活动,要求学生也试着抓住外貌和动作向同学进行介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在教学完《金色的草地》后,我要求学生持续观察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事物,去发现事物的变化,既构建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又在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做好充分准备。

(二)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害怕写作,究其缘由,还是缺少题材和内容的积累,拿起笔无话可说。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有心者,并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源源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充满灵感,做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怎样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留心观察。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想写出好作文,待在教室内、坐在书桌前,一味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走出课堂,向生活取经。法布尔穷其一生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莫泊桑观察马车,成为“短篇小说之王”……很多在常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来说,其都潜藏着巨大的秘密。学生每天出门上学,所走的道路、所经的场所,似乎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路人的行色匆匆、草木的生长荣枯,又是一直在变的;耳畔的汽笛、虫鸣,鼻尖的清新与芬芳,亦时时不同。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总会发现别人未知的、忽略的细节,内心也就装满了无穷无尽的趣事,说话会妙趣横生,写作自然信手拈来,活灵活现。

其次,勤于练笔。“光说不练假把式”,写作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不断练习,观察所得、阅读感受、灵感迸发,都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勤于练笔,不仅能够“记”素材,方便日后查找使用,更在于“练”技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从中年级开始,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记事本,并逐步引导他们总结提炼“练笔”的内容和记录的方法:写景、叙事、状物,校内的、校外的、家庭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写下来,内容自选,长短不限。练笔不设具体任务,不提过高要求,以自愿为前提,以兴趣为主导,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教师的不定时查阅、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观察、练笔、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在写作中提升水平

(一)积累写作经验

很多人的文章越写越好,这就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写作经验形成的过程,是慢慢积累、逐步提高,且往往是一种不自知的过程。

首先,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积累缺一不可。成功的经验要善于总结,而失败的教训更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获得知识和成长,作文讲评与修改至关重要,就作文批改而言,我比较偏向于永正老师的观点,“多眉批、少总批”,眉批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更清晰明了地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改进的方向,更好地积累写作经验。其次,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积累至关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做好习作方法和技巧的渗透。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简单的结构章法、布局技巧、写作手法等,其文章就能做到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从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例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融会贯通,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多维度刻画人物的方法,等等。这些写作经验的渗透,无形中便积累了宝贵的写作财富,日积月累,经年累月,一篇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鲜活的优秀作文便自然而然地写了出来。

(二)感悟写作过程

写作过程是艰辛的,也是愉悦的。经历、体验这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本身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我习惯让学生当堂构思、完成创作,并且在初稿出炉后,相互介绍自己的创作经过。这样既能让学生感悟自己的整个写作过程,又能给大家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取长补短,立竿见影。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时,我便充分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写作过程,利用思维导图,从谋篇布局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丰富而复杂的素材搜集、语言组织、思维发展、修改提高等写作过程,大家受益匪浅。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少学生更是“闻之色变”。如何攻克难关,让作文教学变得“千姿百态”、让写作课堂“花样百出”、让学生作文“妙笔生花”,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和正确引领指导。

(三)养成写作习惯

杨再隋教授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习作教学一起步,我们就督促学生养成诉真情、不说假话的习惯,留心观察、用心积累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高效率完成习作的习惯,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写提纲的习惯,书写认真规范的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终身受益。

总之,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教学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反思,不断总结。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迎来写作教学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习作习惯文章
上课好习惯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放屁文章
好习惯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