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3-12-25疏丽云刘荣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3期
关键词:特殊学校解决策略调查

疏丽云 刘荣

摘要: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身体有残疾,在其成长阶段对家庭的依赖性比正常的学生更强,特殊学生的家长必须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才能对孩子辅以科学的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同心同向,互相信任,携手并进,彼此信任,才能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特殊学校  家庭教育  调查  解决策略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有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文件陆续出台,指引了家庭教育事业的方向和发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家庭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大方向,家庭教育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身体有残疾,对家庭的依赖性比正常的学生更强。因此,对有特殊孩子的家庭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同心同向,紧密结合,及时沟通,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帮助特殊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成人和成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家庭教育通常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所有的教育,即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生活实践,对孩子进行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的总称。

教育孩子是一个静等花开的过程,艰巨又漫长,家长科学智慧地教育孩子需要付出很多,既要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又要把握好亲子关系,教育的内容既要入孩子心,还不能操之过急,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特殊学校中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特殊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课题组对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家长们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帮助特殊学生的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有利于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孩子可以更流畅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家校共育效果。特殊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特殊孩子家庭教育的责任者和实施者,既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日常的教育责任,又要掌握教育特殊孩子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毋庸置疑,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可谓是日新月异,这对家有特殊孩子的家长们的教育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挑战和高标准,这是新时代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需要,也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众多的特殊孩子的家长实际上承担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责任,他们承担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是正常孩子的父母不曾经历的,家有特殊孩子的父母内心必须强大。

三、研究的方法

经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讨论,结合专家的建议,我们综合考虑决定:研究主要采取抽样调查的问卷方式,配以访谈法。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孩子的残疾类型、家庭教育谁负责、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是独生子女等。第二部分主要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调查特殊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及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需求。我们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的学生家长,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共招收四类残疾学生:康复、视障、培智、听障类学生。根据各类残疾学生人数的比例,共发放了38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这些问卷由家长亲自填写,真实有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基本情况

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特殊孩子的家庭中非独生子女的比例达到77.68%,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达到66.13%,自己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达到83.43%,家庭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达到80.13%。

(二)家庭教育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家长能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认同“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的家长占90%以上,其中“非常认同”的占比为78%。能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家长达44%,偶尔或从不与教师沟通的家长达56%。90%以上的家长希望得到家庭教育指导或专业指导,大部分的家长通过班级群、微信的方式与教师联系。家长认为和教师配合度不高的原因是不懂得怎样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师,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

(三)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有特殊孩子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总之是不理性的,容易走极端。一部分家长是采取放弃式管理,大部分家庭中第一个小孩如果为残疾孩子,父母心里存在愧疚、不安、焦虑的情绪,总担心自己老了,残疾孩子没人照顾,不能自食其力。这些家长往往会选择再继续生育孩子,并希望健康的孩子成年后能帮扶和照顾残疾的孩子,并且把精力主要放在正常的孩子身上,他们认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将来很难有多大出息,不想在他们身上花太多的精力。另外,由于现实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使得许多家长在对待特殊孩子的教育上表现得比较消极,对他们采取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是放弃式的,他们对残疾孩子的教育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家长开学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期结束才接回家,平時就丢在学校或托管机构,连电话都不打一个,不管不问,家长如果长期对孩子持这样的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态度,易造成学生自卑怯弱的心理和怪僻敏感的性格。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身体有残疾总是心怀愧疚,为了补偿孩子身体上的缺陷,他们就对孩子加倍宠爱娇惯,百依百顺,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任性自私,我行我素。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哪怕孩子有智力障碍,他们仍然抱有很大期望,认为孩子只要接受教育就能考上大学或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可以自食其力,融入主流社会,时时刻刻对孩子紧盯不放,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在盲孩子的家长和培智孩子的家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期望的驱使之下,使得他们对学校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如果孩子学习不能达到他们心中的设想,他们便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抱怨学校、埋怨孩子等不良情绪,这不仅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还影响家庭的和谐气氛。这些家庭教育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不利于特殊孩子成才和发展。

2.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

特殊学校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大部分不高,家长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心理需求了解甚少,这导致家庭教育难度倍增。调查结果显示,88.66%的家长表示自己的教育能力不足,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不懂得怎样去和孩子沟通,容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和孩子起冲突,不是骂就是打,简单粗暴,很少阅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90.36%的家长从不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但89.56%的家长期望得到专家或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课题组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3.家长普遍存在焦虑的情绪

通过调查问卷及课题组成员和家长面谈,家长们都流露出了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对“您目前最忧愁的事情是什么?”这一问题,95.43%的家长表示对孩子的未来,如升学、就业、婚恋、养老等问题感到担忧、焦虑。这种焦虑恐慌的心理促使不少家长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有家长表示孩子只要以后不冷不饿,不受别人欺负,有口饭吃就行了,至于孩子的人格品德的培养他们不做过多的要求,这样的家庭教育不利于特殊学生的长远发展。

五、解决策略

(一)指导特殊学生的家长树立科学的成才观

家里有特殊孩子的家长首先对自己的孩子应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我的孩子达到怎样的水平就算成才,而不是拿人家孩子的成才标准来对比。应该说,残疾学生成才的关键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品质和能力的和谐统一,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得到合适的发展。特殊学生的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切合孩子实际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耐心、及时地鼓励鞭策。教育特殊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分享孩子的快乐,理解孩子的悲伤,与孩子共情,做他的知心朋友,是取得家庭教育实效的一大秘籍。家庭教育对孩子三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特殊孩子的家庭教育要从观念和方法上去改变,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自尊自爱、自律自重、自强自信,不要处处以自己为中心,要有责任感,尊重别人、体贴父母、尊老爱幼。切莫因为自己的孩子身体特殊,就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期待他们成才,只要他们好好活着,这种思想普遍盘踞在很多特殊学生家长的脑海里,所以指导帮助特殊学生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指导家长正视孩子的身体残疾,因材施教

特殊孩子因为身体有残疾,行动或多或少受到限制,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正常的孩子有点不一样。父母是孩子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是教育的前提,家长只有充分地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把握孩子的性格品质,关注孩子的个性,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讲究沟通的方式,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细致耐心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分清是非,以鼓励赏识和正面教育为主,因材施教,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三)借助网络平台,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想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家校联手,形成合力。特殊教育学校要善于搭建各种平台,加强与特殊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如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授课教师和家长及时保持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動关系。班主任应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在校表现,发布学校开展的一些重要的活动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便于教师向家长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或成功的教育经验;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学校搭建的网络平台,向教师汇报孩子在家里各方面的表现,家长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慢慢地熟悉学生,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向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校齐心协力地教育孩子,增强教育合力。信息时代,网络使人们的沟通变得轻松高效。据调查统计,96.27%的家长认为班级群是家长参与家庭教育交流的主要途径,55.97%的家长认为QQ、微信聊天是与教师沟通的主要方式。之前疫情期间,学生离开学校,长期居家上网课,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激增,课题组成员就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让孩子居家学习更有效率、怎样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等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考虑到各类型学生的特点及家长的需求,活动通过家长群、班级群、微信公众号“爱的桥梁”等平台做好宣传,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召开线上家长会,为家长及时答疑解惑,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生就像地里成长的一棵小庄稼,教师就是管理者,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根据需要帮助他们浇水、除虫、施肥、除草,家长和学校就是土壤,三方密切关注孩子,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4)举办家长沙龙,缓解家长心理压力

为了倾听我校特殊学生家长的心声,为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疏导,在课题组积极组织下举办了“家长沙龙”。在沙龙里,家长们相互交流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困惑、成功的经验以及各种心酸苦辣的瞬间,特殊学生的家长还成立志愿者团队,义务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课题组成员和授课教师也会参与其中,不定时地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实践指导服务。

总之,特殊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对家庭教育的依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都会被孩子留意、观察和模仿。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家长良好的示范作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在青春期或在学业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下,学校和家庭要密切沟通,达成共识,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地重视和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和心理健康。虽然教育理想有时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家长,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工作忙碌,精力有限,下班回家已经疲惫不堪,很难在孩子回家以后再关注他的情绪。其实特殊孩子的家长更需要和孩子沟通,尤其是空闲的时候,与孩子共度亲子时光,多和孩子聊聊生活和学习,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宽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学校紧张地学习,回到家以后要让他舒缓一下压力,调节学习生活的节奏,让孩子听听音乐,做做家务,放空心灵,缓解身心的疲惫。当感觉到孩子情绪有问题时,要及时了解原因并进行疏导,引导孩子走出心灵的困境。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其特殊性、依赖性和渗透性,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家庭生活中处处存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徐丽丽.国内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现状及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1):104 108.

[2]朱玉琳.浅谈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J].时代教育, 2016(6):257.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特殊学校解决策略调查
特殊学校手工课程开发探讨
对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