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7-01-12窦桂玉
窦桂玉
摘要: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学方法应该更加人性化和特殊化,让特殊学校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教师的温暖。本文主要从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出发,论述了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出了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特殊学校的很多数学教师没有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特殊学校的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展开学习,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障碍,所以,教师必须要分析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特殊学校的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特殊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不爱预习,一味依靠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等等。具体来说,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未贴合学生实际。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完全一样,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方式将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都不同的两类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这类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学习强度不宜过大,课程进度应适当放慢,同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为宽松,课程压力和作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计算题时,对偶尔遗漏的小数点或者运算错误毫不在意;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有的学生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求助教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关注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特殊人群一样,是社会少数弱势群体,它们缺少话语权和执行力,很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忽视。想要使特殊教育学校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所以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供不应求,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智障学生数学教学方法
1、讲述的方法。讲述是一种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讲述尤其是生动的讲述是创设数学课堂中生活化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为此,培智学校的教师要将丰富的感情寓于形象化的叙述中,以师情激生情,以师心动生心。
2、直观演示法。教师的示范和智障学生的实践相结合,通过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小操作等方法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引导智障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强烈的感知的基础上逐步熟悉概念和掌握法则,同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3、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智障学生数学的生活化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由3~4名智障智障学生组成异质的学习小组,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和小组中的智障学生共同合作、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是智障学生的思维媒介的一种,在讨论交流中让智障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的方法。
4、质疑问难法。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吸引智障学生思考、学习,可以有两种问题情境:全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全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于课堂教学初始时的整节内容概要性的问题情境。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紧扣某一个有关全课的小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
5、联系实际法。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智障学生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在智障学生的数学课堂中要多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智障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三、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许多智障学校的教师由于对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和作用在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经常导致教学情境的价值缺失,甚至出现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生活化情境很难真正起到为数学教学服务的目的。
1、走出“买椟还珠”的误区,让生活化情境为教学目标服务。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要服务于教学目标,而不能成为花架子,不能作为课堂的摆设。在吸引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智障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应该让智障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等,更好地完成数学的教学目标。
2、走出牵强附会的误区,让生活化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智障学生的教师应该在生活这个数学大课堂中,采撷、提取数学素材,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服从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与教材内容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把教学内容丢在一边,脱离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
3、走出浅尝辄止的误区,让生活化情境为教学重点、难点服务。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停留在导入部分,而是应该与后面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密切的联系,使其成为为智障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服务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4、走出流连忘返的误区,让生活化情境转化为数学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给智障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创设的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尽可能地把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智障学生的面前,让智障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然而,在进入生活化情境之后,如果时间太长,没有变化,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衰减,有限的求知欲就会淡化。因而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张弛有度,启发智障学生积极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情境自然的过度到对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田寅生,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5,04:62-68.
[2] 张岩. 聋校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