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禅宗文化对废名早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2023-12-25王晓芮

今古文创 2023年46期
关键词:生死观

【摘要】废名的文学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其创作也主动贴近中国乡土文化。禅宗文化作为中国本土生根发芽的文化,更是影响废名小说中独特审美取向的重要原因。本文试从禅宗文化与废名的小说创作出发,感悟废名小说中禅味的表现,以及禅宗文化对废名生死观的影响,而废名将禅宗文化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独属于自身的“一方净土”。

【关键词】禅宗文化;生死观;中国乡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6-005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6.018

一、废名小说中“禅味”的表现

北大被迫解散后,废名避世而居于西山,接触并深入了解到佛经,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如《竹林的故事》中的部分文章已经有了禅味和诗味的有机融合。相较于许地山以基督教义来寻找人生归属感的思想不同,废名对佛教文化的借鉴更多体现在对“禅味”美学的借鉴,即“无论易、庄、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道路不是由认识、道德到宗教,而是由它们到审美” ①。于是“禅味”和废名自身的审美取向构建出独一无二的独属于废名的作品。

在废名的作品中深刻体现了“而禅宗主张‘世界’即‘佛’即‘我’——从一开始,我就是佛,三者是统一的。世界的真谛,宇宙的秘密就在‘我’ 的心中,外在的世界变成了内在的生命宇宙,把握了我,就把握了佛。” ②在这思想的影响下,废名的作品并不描写真佛,而是描写修身修心而成为“佛”的底层人民。例如《桥·沙滩》中老汉的故事,老汉从一开始赶走丑妻到后来感悟到真心的可贵,于是终于达到了解脱成“佛”的过程。废名高扬人民的个人生命体悟,将角色隐藏在周遭的环境中,达到人境合一的目的,从而将角色最为淳朴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废名从未将自己的笔墨着重于禅宗文化在人物身上的体现,而是主张“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③。废名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部分都是作者理想的体现,是无私大爱的体现,也是真善美的代表性人物。不管是《浣衣母》中的李妈,还是《竹林里的故事》中的三姑娘,她们都是佛教徒献身精神观的化身。而琴子对比其余奉献型角色显得格外不同,她和小林的感情作为串联起《桥》全篇的线索而备受关注。她与小林青梅竹马,在菊花开的时候会成为夫妻,而细竹的出现导致了琴子嫉妒心的出现,这于佛家而言是一切皆从心起,因琴子的妄念而生。对于小林的顿悟出家,琴子因自己的爱情夭折而拒绝接受,内心被这种妄念所裹挟,而导致琴子身陷困顿的心境。如果故事到此为止,这便是一个庸俗的爱情悲剧故事,但是废名以小林之口将佛性传递给琴子,在小林的循循善诱下,琴子也明白了一直困扰自己的烦恼,琴子被自己幻想中的“细竹”折磨,而细竹作为自己的姐妹与自己应该结合成“两个蚌壳”,而不应该产生如此的隔阂,由此琴子在佛缘的引领下成就了自己。这条线索本质上使讲述了一个“因缘”的故事,因小林与琴子无缘而双双坠入爱情的烦恼,也是因为顿悟了双方的“无缘”而双双开脱。琴子,一个对比三姑娘和李妈来说一个并不能更加充分体现禅宗文化的女性,却用自身的缺点将废名的佛家思想更完美地体现出来。而这样完美的女性人物不难看出是作者利用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而虚构出来的扁平人物,是众多女性美德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废名“向着恬静的田园风光,喟叹一声‘归去来兮’便津津有味地描绘起他主观虚构的、美而欠真的人情风物来” ④。而在琴子身上,废名选择用禅宗文化感化她的嫉妒心,让她从苦海中脱离出来达到一个“了悟性空”的状态,这样一个圆形人物比近乎完美的扁平人物更生动地体现出废名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

废名一度称自己为“一名真正的大乘佛教徒”,这句话所言非虚,禅宗文化对废名的創作影响深远,禅宗文化将废名的作品塑造成远离世俗的桃花源,理想化社会的描写并没有将废名的创作变成“孤岛”,而正是对人民生命观的高度重视才导致这种独特的描写方式。并且在废名的后期的创作,如《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他将视线拓展到更宽的范围,即“佛学对废名的影响逐步由个人主义式的‘修菩萨行’转变为了集体式的反抗社会现实,这正是佛学之‘禅用观’一步步深入了废名心灵的生动体现” ⑤。

二、禅宗文化与废名的生死观

“生”与“死”是“五四”时期最常见的写作内容,而废名生死观的创作是现代文坛上最鲜明和独特的存在之一。死亡书写是废名小说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点,而废名也通过死亡的书写完成了“主体(作者)对生命意蕴的探索、审美观照以及思想观念的表达” ⑥。在前期的小说创作中作者对于生死的描写中展现了禅宗文化影响下的人生的态度和独特心境。

死亡在废名的作品中不再是衬托命运悲惨的工具,而是成为美的象征。在《桥》的开头,小林和琴子的初遇在史家奶奶的回忆中镀上了死亡的色彩,但是两个“孤儿”的悲惨身世却成为点缀他们童真童趣的点睛之笔,这种在山野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两只黑眼睛猫”的画面是人性最自然和自由的一面,也是对家庭束缚感的消解。死亡便面对着新生,废名在死亡中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松树脚下的土是石碑和陈死人,而松树繁荣的生机和草地上青草都将读者沉重的视线转移到体悟静谧且充满生机的美感上。废名很少直面描写死亡,其“以景写人、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在笔下转化成另外一种模式——即“风景大于人物,风景不是用来衬托人物的,有时甚至是用来弱化人物的。而被弱化的人物,几乎失去了主体性,化为风景的一部分” ⑦。这样的描写方式突出了笔下人物的单纯自然,老程的死亡只是简单一句被带过:“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⑧仿佛他真的只是也只是消失在绿色的山坡上,青草铺平了父亲的生活过的所有痕迹,人物来自自然也消失于自然,这样淡薄的生死观体现了禅宗文化“生死随缘,求神不灭”的价值观,也包含着作者对人生困苦采取的超脱姿态。这种对于生死的思考体现了“一个自身毁灭之情,已在生命的无我之境” ⑨的禅宗思想,而这种消泯了主体并将主体融入大自然的描写方式,让“忘我”成为废名在《竹林的故事》构造出独特心境的重要原因。

这种对于死亡的超然的人生态度并不是指向废名对感情的淡漠,反而体现了作者对生的渴望。这种生的渴望也体现出了废名对底层人民悲剧命运的关照。《浣衣母》中李妈一辈子都在失去亲人中度过,生活的困苦和精神上的孤独只能让她成为众人的母亲;《柚子》中姨妈和柚子在一个拥挤的环境中努力存活,柚子的灵动和童趣都成为不断撞击疼痛阈值的工具;《火神庙里的和尚》中金喜像闹剧一样死去,她“一面踏楼梯,一面骂老张”就跌下了楼梯,离开了人世。这种无法言说的困顿成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灰色阴影,而众人在田野和乡村中充满希望的挣扎将这种隐秘的痛苦深深烙在每一个人的灵魂上。但是“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死亡贯穿于我们的全部生活过程” ⑩,废名便从这种死亡的悲哀中看到了生死循环的人生规律,呈现出与其他乡土文学作家截然不同的死亡描写风格。透过废名对于困苦生活的悲悯态度,能轻而易举看到废名展示给读者苦中作乐的坚韧的生命精神,是在困顿生活中所寻求的趣味。

死者和生者在废名的小说里距离极近,死者、坟和墓碑都成为文章的背景,来渲染一种悲哀静谧的气氛。而在这种气氛之上是废名在“因果法则”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对于死亡哲学性的思考,即死亡不再是悲伤的代名词,而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归。这种“鼓盆而歌”的描写方式深切反映了禅宗文化对废名生死观的影响,而也是这种超脱畅达的人生追求和心境为乱世提供了一处“桃花源”的存在。

三、禅宗文化与中国乡土的结合

与众多“五四”时期的作家求学经历相同,废名最初接触的文学作品都是西方著作,但后来废名“读了英国哈代的小说后,读庾信文章,觉得中国文字真可以写好些美丽的东西”。这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肯定和文化自信,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回归。禅宗文化是从中国的土壤中出生,并从中国传统环境中发展成熟的,不仅结合了佛教的文化,更是融了众多庄子的思想。废名运用诗化的文字将中国化审美注入中国的乡土美中,这是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也是将西方文学中国化的结果。

桥,是废名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而这一意象也与禅宗思想紧密相连,是中国乡土文化和废名自身审美取向的产物。尽管桥是作为一个实物横亘于河流之上,但是在小说《桥》中,桥更多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纽带而存在,强调的是渡桥后人物的“心理体验以及时空中抽象的‘桥’所代表的哲学意义” ⑪。小桥这一中国传统的意象,自古便代替着惜别、爱情、离乡等主题,过桥便是挥别过往的自己,是人格不断独立的过程。“桥者过渡之意,凡由这边渡到那边都叫作桥,不在乎形式” ⑫,《桥》中的小林每一次过桥都代表他生活和思想上的一次转变,这座桥便将小林的人生历程串联起来,小林的“缘起”和“缘灭”都于桥上出现或消逝,在此,桥不再是真正的桥,而是小林“渡”自己的精神纽带,是亦真亦假的成长的节点。废名用桥这一隐晦的象征不断将小林这一形象推向最后的“顿悟”和“了却尘缘”,于是废名就在桥这一意象中完成了他自己对于国民信仰建构的理解,而这一理解是向中国乡土传统的回归,也是禅宗文化中国化的体现。

“废名早期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大多如他所欣赏、敬佩的婶母一样,虽‘穷’但‘神’,他们都超越了物质的贫乏,超越了个人的死生,达到了一种近乎‘神性’的修养。” ⑬尽管悲惨的生活让底层人民活在无法翻身的“秽土”之中,但是这些人物并没有像鲁迅作品中麻木不仁的傀儡,反而保留着中国乡土中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是中国化“心中净土”的完美体现。三姑娘生活在自给自足的传统乡村生活环境中,竹林、菜园和茅屋构成简单的生存环境与简单纯净的人性相对照,演绎了一种颇具禅意的生活态度,即心静而性美。命运悲惨的柚子并没有沉湎于生活的困苦,而是体现出了与三姑娘相同的“神性”,她善良、质朴、有童心,对“我”百般的好,全然没有被生活压弯了腰的苦态,而这种在贫苦生活中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与庄子思想不谋而合,是禅宗思想在废名作品中的典型呈現。《浣衣母》更为深刻地描写了一个中国化的传统母亲,尽管丧父、丧子以及老年丧女的令人绝望无助的厄运一直侵袭着她,但是她化身成了众多人的“母亲”,为身边的人带去爱与温暖,这种无私大爱正是禅宗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相互交融的产物,对此沈从文曾概括道:“作者所显示的神奇,是静中的动,与平凡的人性的美。” ⑭

废名对乡村封建礼制的关注点与其他“五四”时期作家不同,在众人对封建礼制视如洪水猛兽的创作环境中,废名却着重描写中国乡村生活传统的真善美和人性的纯真。《桥》中“送牛”这一习俗的描写,是废名将习俗中的淳朴民情和众人团结友爱的一面呈现在卷纸上,尽管“送牛”是为了结娃娃亲,“若以‘五四’的个性解放视角观之,其无疑属于旧社会的‘恶习’,是对婚姻自由的剥夺” ⑮,但众人行为表现的欢喜程度和用心程度无疑体现了这种“无自由”的婚姻也是“喜事一桩”。《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这一形象的呈现体现了废名将禅意与中国乡土相互融合的审美价值。三姑娘远离世俗和动荡,保持着自身独有的性格在“凝滞在一个完全固定的状态中”,而这种时间的凝固更是给予三姑娘与外界“秽土”相隔绝和保持自身美好的条件,所以三姑娘在经历老程失踪、生活困苦和亲戚之间的怂恿后仍是保持自己的恬静和乖顺,而这种“向内求‘心净’,修心、养心,化人间秽土为心中净土” ⑯,正是废名将禅意融合进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产物。这种对于中国人性的描写是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实际的,但是废名这种带着避世意味的禅意描写将社会底层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中国传统中自身的优质文化呈现出来,在当时的“社会狂潮”中颇具矫枉过正的意味。在废名的后期创作中,废名将自己的文学思想转变为“以民粹立场靠近新政权”以及“以传统文化来解释新政权” ⑰,是前期中国乡土文化自信在新时期自然而然的转变。

禅宗文化对废名创作的文学境界和他自身的生死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废名将禅宗文化的审美取向植入中国乡土生活的描写中,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站在前门大街灰尘中的人,然而我的写生是愁眉敛翠春烟薄。” ⑱这种艺术与现实分离开来的写作手法开启了废名独有的美学世界,尽管废名的创作确有一定的缺陷,但如此独特的创作“自有他永生的角落”。

注释: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9年版。

②石明园:《论废名小说中的禅宗思想》,《现代小说批评》2019年第3期,第203页。

③(宋)普济:《盘山宝积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9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页。

⑤武斌斌:《废名“莫须有先生”系列小说中的“禅用观”》,《中国文学研究》2020 年第1期,第143页。

⑥熊龙英:《情境·意境·心境_废名小说创作中的“生”“死”观念表达》,《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第145页。

⑦徐志伟:《从废名到沈从文: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第142页。

⑧废名:《废名集(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⑨废名:《废名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8页。

⑩孙利天:《死亡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⑪唐申浩:《废名的 “桥”与沈从文的“塔——京派小说悖论美学管窥》,《名作欣赏》2019年第8期,第36页。

⑫废名:《莫须有先生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页。

⑬武斌斌:《“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第39页。

⑭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⑮徐志伟:《从废名到沈从文: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第141-142页。

⑯武斌斌:《“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第41页。

⑰陈伟:《论鄂东地域文化对废名小说的影响》,湖北师范学院2015年学位论文。

⑱废名:《废名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5页。

参考文献:

[1]废名.废名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石明园.论废名小说中的禅宗思想[J].现代小说批评,2019,(3).

[3]武斌斌.“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1).

[4]徐志伟.从废名到沈从文: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9,(4).

[5]熊龙英.情境·意境·心境:废名小说创作中的“生”“死”观念表达[J].中国文学研究,2021,(1).

[6]唐申浩.废名的“桥”与沈从文的“塔”——京派小说悖论美学管窥[J].名作欣赏,2019,(08).

[7]武斌斌.废名“莫须有先生”系列小说中的“禅用观”[J].中国文学研究,2020,(01).

作者简介:

王晓芮,女,山东德州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生死观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死亡的诗意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