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14-03-11马静松岳长红任守双
马静松 岳长红 任守双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150086
生死观是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生死观教育,是通过生与死的连接,建立起生与死之间的内在张力,揭示死亡的本质与意义,建立生命因死亡而显现的神圣性与生命的尊严,引导受教育者由死观生、向死而生、提高生命与死亡的品质,从而推动完美人格的形成[1]。
生死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对医学生的职业教育、情感教育、幸福教育等教育中蕴涵的生命教育问题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生命教育中,生死观教育最应被重视[2]。为了使医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实现和谐人生,就必须重视医学生的生死观教育。
1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
1.1 可促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面对若干次亲人、朋友的死亡,最终是自己的死亡,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需要经常面对死亡,而对于频繁而又近距离的接触死亡,他们同样恐惧死亡。对于生命和死亡充满着困惑和无知,使医学生在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时,少量医学生会选择一些过激行为,如自杀等。据调查,医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43%,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6.42%。相关文献表明:生死观的教育是预防自杀的最有效的防范措施[3]。通过生死观的教育可以使医学生思考生死问题,获得对生命、死亡、事业、情爱、幸福等一系列人生问题的合理理解,从而使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1.2 可实现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是指医者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其核心就是要求医者必须关爱生命[4]。在医学生中开展生死观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通过开展生死观教育,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体恤患者, 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从而破解医患紧张的困局,实现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的回归与重建。
1.3 可有效的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质量
中国每年新发现的癌症患者有160万之多,其临终关怀群体及潜在群体庞大。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到2050年中国将有约4亿-5亿的老年人,每年大约有700万人要面临死亡[5]。当死亡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时,这一特定人群追求死亡时的尊严,实现其优逝,就成为他们最大心愿。
截止我国现有各类临终关怀服务机构数量,仅建有不足百所,这些机构又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同时这些机构存在重视医疗技术、忽视精神、心理及关怀;重视对病人关怀,忽视对其家属的关怀等问题。鉴于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迫切需要让医学生接受系统的生死观教育,以突破临终关怀面临的瓶颈,提升我国临终关怀的质量,缓解临终关怀服务的供需矛盾。
2 生死观教育的现状
生死观教育是随着死亡学的兴起而发展的学科,死亡学也是研究人类死亡的学科。死亡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菲费尔(Herman FeifeI)教授主编的《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神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医师、护士的关注,此书也成为死亡教育的标准教科书[6]。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方面在公众中开办《死亡学》讲座,另一方面在美国的各级学校开设《死亡学》课程,向学生讲授有关死亡问题,而对医学生的死亡教育则尤为重视。1987年,全美共有85%的药剂系和126个医学院,396个护理学院及72所药学院都为学生开设死亡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此同时,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加大了对国民实施生死观教育的步伐。
生死观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少数高校开始尝试生死观教育,向学生讲授死亡学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如武汉大学开设了《死亡哲学》选修课,南昌大学开设了《生死哲学》选修课。也有少数医学院校,如南方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广州药学院等,也开始对医学生进行生死观的教育。然而,医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因课程设置缺乏完整体系和专业教材存在配备问题,以及缺乏生死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等因素,导致生死教育发展迟缓。另外,开展生死观教育还缺乏良好的氛围,这也是造成在医学院校中开展系统完整的生死观教育迟缓的根本原因。为此,加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迫在眉睫。
2.1 重生忌死的观念不利于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开展
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影响,导致其生死观强调“乐天知命”,“未知生焉知死”,即一直在强调生的意义,而很少论及死。人们普遍认为,死是负面消极的,是生的终结,是生命价值的消解;对死亡采取极力回避与排斥的态度,这也是导致我国的学校教育从不涉及死亡问题的原因。
2.2 教育的功利性阻碍生死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一入学就将自己学习的目标放在将来考研、考博上,认为自己只有取得高学历才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功利色彩熏陶下的医学教育,追求的是考试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尤其是生死观教育,致使医学生普遍缺乏生命的智慧,疏于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而出现“生之困惑”。加之,长期以来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只知道追求高水准的医疗技术,却忽视了必要的人文素养培养,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人性温度。由此衍生出医学生无同情心、无责任心、无意义感、无目的性,以及与人共处时常发生沟通障碍等问题。
2.3 医学实践环境不利于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开展
医学生医学实践的环境主要是医院。在医院里,医学生所接触的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受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身心俱疲,对患者的痛苦表现出冷漠、麻木的态度,对患者的死亡现象也是见怪不怪。这些负面现象对参与医学实践的医学生的思想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开展。
3 加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对策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虽然困难重重,但意义重大。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生生死观教育,充分利用教育的各环节,破解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困局,构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多重路径。
3.1 文化路径:营造生死观教育的人文氛围
医学院校应通过创建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把生死观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大力提倡、宣传、推动生死观教育,以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死观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传媒、宣传阵地,构建生死观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校园网络建设,把含有生死观教育相关内容的影视作品、幻灯片、音乐等文学、艺术作品刊载在网上,加深学生的生命体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医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其三,开展一系列的座谈会、讲座,从而提高医学生对生死观教育的认识。
3.2 教学路径:加强生死观观教育的课程建设
学校教育是生死观教育的主阵地,医学院校要为生死观教育创造一切便利的条件,要把生死观教育纳入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师系统的向医学生传授关于死亡知识、本质、意义、权利等理论,使医学生对生命与死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学课中安排与生死观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生死问题,从而树立崇高而坚定的职业信念,提升医学生自身的医德,以珍惜和热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3.3 实践路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生命之趣在于人所感受到的生存价值、生命意义与生活乐趣。生命之趣意味着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从事有价值的活动,没有对生命之趣的体悟和感知,其他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7]。因此,实施医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必须坚持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感悟生死,体味人生。医学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为医学生创造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如参观监狱、临终病房、墓园、殡仪馆等场所,把抽象地生死观理论和实践体验相结合,从而使生死问题变得现实、具体,震撼学生的心灵,起到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医学生对生命思考的维度和厚度,培育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职业精神。
医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医学生未来职业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唯有实施生死观教育,才能使医学生真正珍惜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促其快乐的生活,并开掘其美好的人生,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1]胡宜安.论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05.
[2]何伟伟,吴小平,何细平.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基本内容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1):237-238.
[3]胡颖杰.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5):44.
[4]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1(2):60-62.
[5]岳长红,柏宁,任守双,等.在医学生中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及方式[J].医学与社会,2010,23(9):1-3.
[6]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杨雪琴.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7-59.